其餘各家都想召開聖道文會,但聖道沒有大幅度的提升,沒有條件召開。
因為參與文會的人數太多,僅僅出入口就超過一百個。
從淩晨開始,會場就對外開放,開始連續不斷有人進入。
京城附近的所有官兵都負責維持會場秩序。
大多數讀書人隻能根據時間先後被安排到指定區域的地方落座,但文位較高之人,或眾聖世家之人,或手持景國高官名刺之人,都可以自己選擇區域。
不過,隻要是非法家之人,無論是誰,都不可做到中間位置,國君也不例外。
在聖道文會之上,國君隻有資格在法家大學士席位的左側貴賓席就坐。
而在法家大學士席位的右側,便是各家大學士席位,可見貴賓席何等重要。
貴賓席最前麵是各國國君以及少數人,貴賓席中間則是眾聖世家閣老和嫡係子弟的位置,普通世家子弟都沒有資格位列貴賓席。
貴賓席最後,則是人族各地的重要人物或名士,諸如豪門家主,翰林十老,三境妙手等等。
在貴賓席不起眼的地方,有多位年輕人聚在一起。
他們坐在一起,隻是暗中傳音交談,並不高聲喧嘩,稍遠一點的人都沒有關注他們。
但是,凡是看到他們的人,神色必然會出現細微的變化。
這些年輕人,或曾經與方運一起進入聖墟,或一起進入登龍台,或一起參與進士狩獵,或一起在崇文院修習,都與方運有或多或少的關係。
他們現在已經是各國青年領袖,乃是人族未來幾十年的希望所在,每一個人在大名鼎鼎。
顏域空、宗午德、華玉青、賈經安、李繁銘、陳靖、張知星、姬守愚、孔德天、韓守律……
這些人分布在十國各地,分布在各家各處,並沒有統一的勢力,但是,早有好事者將這一批人統稱為方係。
和景國完全依附方運的方黨不同,方係十分鬆散,但隨著這些年發展,這些方係青年天才竟然因為方運的關係,相互走近,已經由一開始的聖墟好友擴展到現在,具備一定規模。
一開始沒有人在意所謂的方係,認為隻是年輕一代天才的遊戲而已。
但是,在方運進入葬聖穀後,在以贈詩方運為主題的第二次嶽陽樓文會也就是俗稱的方運文會之後,方運的年輕好友們自發組織起來,形成了現如今的方係。
方係依舊鬆散,但是卻有一個共同的使命,振興人族。
這個使命更具體的一些,便是主要通過方運的學問、根據方運的成就以及跟隨方運的思想,來完成振興人族。
所以,當方係的共同使命傳出後,一些勢力利用各種手段破壞,但是方係已經穩固,而且人員暫時處於封閉狀態,沒有任何勢力影響到方係。
和那些普通方運的支持者相比,方係成員的做法與眾不同。
比如論榜之上經常有關於方運的論戰,這些人隻在極少情況下參與,他們不會把過多時間用在論榜上幫方運說話。
他們把更多的時間都用在學習、傳播和擴展方運的學問。
比如工家的張知星,憑借張衡世家的身份,厚著臉皮利用各種手段從家族那裡接管一批工坊,騙了一大筆錢,而後全力學習方運,文位不高,但在工家聖道方麵,已經是張衡世家四十歲以下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如果不出意外,他恐怕會成為張衡世家曆史上最年輕的家主。
比如華玉青,竟然完全放棄之前的醫道,在方運的指點下,開始循著先祖華佗的道路,全力研究外科醫道,而且已經小有成就,甚至在《聖道》之上發布了一篇獨自署名的文章。,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