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第 123 章 掃盲結業(2 / 2)

我在古代替弟充軍 爾徽 11715 字 11個月前

“而且火炕不可能直接在炕底下燒的,人會被烤熟了的!”姚芹強調。

雲破軍無奈,隻能答應著:“這幾天我幫你看著掃盲班,你去搞清楚火炕怎麼做吧!”

其實姚芹想到火炕,主要還是因為掃盲班的原因。

掃盲班要開辦大約三個月,因此一開始的時候天氣還算不錯,現在就已經入秋,隨時會有雪下下來了。

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條件穿棉襖,何況北疆的緯度在這裡,不是穿棉襖就管用的。

天氣冷的要死,人手伸出來就凍僵了,還怎麼寫字?

姚芹立馬就想到了取暖的方式。

此時,人們普遍還是用火盆取暖,但是姚芹很快發現了問題——以往識字都是有錢人家的專利,所以他們可以一邊用大量煤炭一邊開窗,保證供暖的同時也不用擔心一氧化碳中毒,但是現在自己要掃盲,意味著普通民眾都會學會認字,但是火盆中煤炭的熱量不注意供給他們伸手寫寫畫畫,如果需要寫寫畫畫,開銷實在是太大,那自己普及了全民識字,還是有很多人一年有小半年都沒辦法練習。

此時此刻,姚芹認為自己不得不進行取暖方式的變革了。

其實剛到北疆的時候,姚芹就已經想過要普及火炕,但是因為姚芹前世並不是北方農村孩子,不僅沒建過火炕,甚至也沒見過火炕,隻是通過各種媒體和網絡得知這一神器的存在。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儘管知道火炕這一過冬神器的存在,但是姚芹真的不知道它要怎麼造,於是和雲將軍提了一嘴,漸漸就把這玩意甩到腦後了。

或許真的是有了壓力才有動力,此時姚芹認為自己需要這一神器,苦思冥想找前世記憶,加上和工匠們反複交流請教,還真的找出了火炕的建造方法!

“灶台壘在屋外,和屋內相連,裡麵修築煙道,煙氣帶著熱量,自然讓屋內溫暖如春。”姚芹和大家反複解釋道。

但是這也有一個技術難點,就是雲破軍提出的,煙氣往上走,怎麼保證它們進入煙道,而不是直接通過灶台燃燒的口子逸散了呢?而如果把灶台的口子都堵住,那燃料又沒有足夠的氧氣燃燒,完全沒辦法提供熱量了。

姚芹和工匠師傅正是卡在了這一點上,所以才決定把掃盲班的工作暫時托付給雲破軍,自己和師傅們一起好好攻堅一番,搞定這個問題。

姚芹心想,火炕也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工匠們也是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沒理由平行時空能搞出來,現在搞不出來啊!

姚萬裡等人在姚芹死磕火炕幾天之後,都對這玩意感興趣了起來。

下值之後,姚萬裡回家就會問孫子們:“姚芹那個火炕,今天成功了嗎?”

姚蒙搖頭:“今天進去煙道的煙還是不夠多,她覺得熱度不夠。”

姚萬裡不由笑道:“他可真夠能折騰的,隻要彆把咱家房子燒了就好。”

就在姚芹被火炕折磨的第十二天、和工匠相互折磨的第十一天,她終於給工匠們放了一天假期,讓大家回去好好思考一番,然後自己來到了掃盲班。

掃盲班要結業考試了。

結業考試采用的是姚芹提出的現代版本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判斷、填空和問答題,確保全麵考核大家有沒有掌握好掃盲班的知識。

為了這一次考試,姚芹再次自掏腰包:“考試滿分的,每個人都可以領取毛線一捆!”

“毛線是什麼玩意?”大家疑惑。

“是不是線啊?女人知道的東西?”有男人問道。

虎妞連忙說道:“我們可沒聽說過,想來是姚少爺搞出來的新玩意,估計和棉線也差不多。”

“不知道毛線這東西值不值錢啊!”

“值不值錢都是白送的,隻要考試滿分就能拿到,有就不錯了!”

“我倒是覺得這玩意肯定值錢,姚少爺可是滿腦子的新奇事物,至今就沒看他搞出過沒用的東西!”

在眾人的翹首期盼之下,考試卷子被下發了下來。

南朝目前的科舉考試,基本都是印刷量不大的考法,而且一年最多也就一次,而在姚芹的主持之下,掃盲班是三天兩頭地開展考試,因為姚芹對於題型的設置,卷麵的字非常之多,和科舉考試中題目一句話答題紙一張完全不同,抄寫人員的壓力會非常大。

針對這一情況,姚芹也把油印給蘇了出來。

在打印機和複印件普及之前的年代,油印是學校裡非常流行的方式,姚芹小時候親眼看過老師們的操作。

說起來也簡單,就是用沒有墨水的鋼筆在蠟紙上抄寫卷子,然後寫過的部分就會形成空,在蠟紙下麵墊上紙上,上麵刷油墨,一張卷子就完成了。

油印這事說簡單也簡單,但是說複雜也複雜,複雜的主要是兩樣東西的製作——蠟紙和油墨。

好在這事姚芹早就開始琢磨了,有之前的一些基礎,加上科學的“壓榨”古代匠人發明家,蠟紙和油墨也不是技術含量多麼高的東西,最終工匠們還是做出了差強人意的作品。

雖然比不上後世,但是也能用了,隻要能用,姚芹就滿足了,工藝是可以滿滿改善的嘛!

所以當掃盲班的學員們拿到試卷之後,都小心翼翼,因為油墨蹭到之後,不僅容易沾滿手,還容易導致試卷上的字變的模糊甚至花掉。

雖然姚芹沒設置什麼卷麵分,但是出於對讀書的崇敬,大家都很注意的。

看到埋頭考試的眾人,和雲破軍、楊家父子等人一起監考的姚芹一本滿足:老娘辛苦這麼久,終於有了第一批識字的可以用的人了!

明天就把羊毛工廠建起來!用羊毛經濟搞垮匈奴人!

剛剛這麼一想,姚芹又立馬懺悔:不不不,不能這麼說,匈奴人也是華國人,咱們五十六個民族姚相親相愛,我就是幫匈奴人認清單於的真麵目而已!咱們這是共同富裕啊!

說實話,姚芹一開始的時候,以為自己的充軍經曆是利用力大無窮的金手指,和姚萬裡一樣成為先鋒,勇於殺敵累功晉升,最終成為一員猛將。

但是實際上,因為雲居安對於自己天馬行空的一些想法的欣賞,姚芹的充軍是不停搞研發提高生產力、解放勞動力,不斷發展民生和軍工。

理想和現實可謂是南轅北轍,但是姚芹漸漸也覺得樂在其中。

不說彆的,就說讓姚芹殺匈奴人,雖然為了生存、為了北疆人民,姚芹完全下得去手也毫無心理負擔,但是如果讓姚芹在屠儘匈奴和匈奴內附中選一個,毫無疑問她回接受匈奴人歸化。

畢竟現代人嘛,誰還沒有個蒙古族的朋友呢?

姚芹想到當初大學隔壁宿舍有個蒙古族的妹子,和大家一起去劉徹的茂陵玩耍,聽導遊說衛青霍去病的事跡聽的熱血沸騰,回來就各種搜索惡補了衛青霍去病的功績,而後“汪”地一聲哭了出來。

眾人但是都一臉懵逼、麵麵相覷,不明白為什麼妹子哭的這麼傷心。

好不容易等妹子冷靜下來了,大家一問,才聽到妹子說:“我看衛青和霍去病打匈奴,看得我熱血沸騰,結果一查,發現匈奴竟是我自己!”

眾人:啊這……就很難評。

總而言之,對於接受了民族融合的姚芹而言,雖然身處這個時代,能夠感受到匈奴的可惡,但是她從內心又能夠理解遊牧民族的特性導致的匈奴劫掠。

隻要草原在那裡,隻要生產力沒有達到近現代社會的水平,就是沒有匈奴,也會有其他名稱的遊牧民族占領草原,效仿匈奴之舉。

所以當雲將軍把姚芹放在了民生科技研究員的位置上,姚芹一開始彆扭了一下,而後已經很自然地接受了,並且已經開始幻想通過經濟戰擊垮匈奴,獲得一大片草地和一大群草原勞動力。

經濟戰怎麼能沒有碾壓性生產力呢?要有碾壓性的生產力怎麼能沒有流水線工廠呢?

姚芹看向掃盲班的工廠儲備軍,眼神彆提多慈愛了。

姚芹奇怪的眼神看的抬頭走神的虎妞一抖,不小心就在卷麵有了一個墨團,連忙收心認真回答起題目來。

但是看著這些題目,虎妞越看越覺得離譜:自己之前真的學過這些玩意兒嘛?

然而憑借殘存的記憶,虎妞知道之前課堂上老師真的提過,隻是自己記得老師提過,不記得答案是什麼了!

這一刻,虎妞感受到了後世學生們相同的痛。

就連考試結束了,虎妞和同學們聚在一起,還不忘和後世學生一樣聚眾辱罵出卷人:“他出的什麼鬼題目!有這樣出題的嗎?”

“就是!他這樣出題,就根本沒想讓大家拿滿分吧?”

“什麼滿分不滿分的,隻有你們幾個人才敢肖想,我現在都懷疑我能不能及格。”

“說到底都是出卷人的錯!出這麼難的題目,就是故意委屈我們!”有學生說道。

邊上一群三四十歲的中年男女紛紛附和:“這就是課間門小故事裡麵說的魔鬼在人心吧!”

偷偷路過眾人的姚芹聽到大家的話,不由心想:還好當初保密,沒說是我出的卷子,不過這中年人遇見考試,煩惱也和青少年中考生高考生一樣嘛!

那是不是可以多套用一些後世鍛煉學生的方法?——並不魔鬼的姚芹想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