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 93 章(2 / 2)

胤祚突然被cue,懵了一下就舉起酒杯:“雖然我不敢居功,但與納蘭大人共飲一杯便是。”

說完就仰脖子乾了,然後又和斯隆頓說話去了,隱約還能聽到“醫學院”“先生”什麼的。

納蘭明珠:“......”

納蘭明珠的話被噎了回去,隻能訕訕坐下,還被索額圖嘲諷地看了一眼,直被氣得倒仰。

......

新鮮血液的輸入使京城很快忙碌起來,康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各種工廠雨後春筍般建造起來。

大阿哥萬事不管,隻一心投入到火器製造中去,納蘭性德帶回來不少圖紙和技術,還有一個火器專家,這可合了大阿哥的胃口,如今天天除了軍營就是火器工廠,沒事輕易不回京城。

五阿哥領了新作物種植的活計,因為作物較多,康熙撥了一個大皇莊給他用。如今領了各色種子和植株,帶著懂植物學的西洋學者到郊外住著去了。

胤祚則和斯隆頓相談甚歡,探討醫術之餘請她去軍醫學院和女醫學院上課,斯隆頓對胤祚的醫術十分敬服,對他主管的醫學院也十分感興趣,十分上心地準備了課程。

軍醫學院和女醫學院的人聽說有西洋醫學專家要來都十分驚喜,他們學的課程本就有很大一部分西醫,自然十分期待。

然而上了一節課後,軍醫學院的學生就發現斯隆頓厲害歸厲害,比起六貝勒還是差了一截,登時就失去了興趣。倒是女醫學院的學生對斯隆頓十分熱情,但比起和斯隆頓學習醫術,她們更在意的還是斯隆頓以女子之身成為醫學專家,還能出訪他朝,被大清朝廷以貴賓之禮相待這件事本身。

斯隆頓給了女學生們信心,讓她們更有動力學習了。斯隆頓也喜歡這些女學生,她們身上有種難以言喻的生命力,所以她甘願在這裡做先生。至於軍醫學院那裡,隻是偶爾去上一兩節課罷了。

除了上課,胤祚和斯隆頓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翻譯醫書,這次納蘭性德從西洋帶回來最多的便是書,包含植物、醫學、化學、數學、物理、天文等等方麵,涉獵極廣泛,自然書籍也極多,八阿哥帶著幾位傳教士和懂西洋語言的官吏一起翻譯,進度雖然不慢,但在那麼多書籍麵前就差遠了。

等八阿哥翻譯不知道得等到什麼時候,胤祚又不能讓他先翻譯醫學類,畢竟大阿哥和五阿哥也等書看呢,所以胤祚能翻譯的便自己翻譯,也是替八阿哥減負的意思。

三阿哥對西洋技術不感興趣,但他不是傻的,知道百官和百姓會感興趣,所以專門在《京城日報》上開辟了一個版塊報道相關事宜,偶爾也打打廣告招招工之類,果真在民間引起不少關注,一座座工廠建起來,少不得許多人手,許多百姓也因此得了活計,每月固定領錢,日子過得更好了。

就連在黃河上忙碌的四阿哥都叫人快馬加鞭回京,找皇上要了兩位物理和數學學者去。

一波又一波的熱度使出使西洋之事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許多百姓這才對西洋有了點了解,對這趟出使能給大清和他們生活帶來什麼改變也十分期待。

但在他們不知道的時候,康熙為了工廠的事也愁得慌。

工廠是建了,技術也就位了,但是誰管?

正如前麵說的,年紀大些的幾個兒子各有各的事忙,太子沒管這攤子事,但他要幫著康熙處理政務,根本沒有多的精力,七阿哥倒是沒事,但康熙問過,他對此不感興趣。老九隻在經商上靈光些,工廠他玩不來,老十就知道跟著老五後邊吃。再往下就太小了。

算來算去,竟沒有哪個兒子能管事。

納蘭明珠和索額圖倒是想管,現成的功勞啊,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尤其索額圖,當初出使西洋的差事沒爭取到,平白便宜了納蘭明珠,如今這個一定要爭取到!

納蘭明珠原本無可無不可,但見索額圖上心,他便也上了心。納蘭明珠比索額圖有個優勢:他兒子是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做為使團主官立下汗馬功勞,朝臣自然更願意他這一係的人管工廠,若是他能在康熙麵前說句話更頂用了。

為此納蘭明珠特意去納蘭性德府上找他。

是的,納蘭性德搬出來住了,原是封爵之後納蘭明珠一直要他為大阿哥效勞,搞得他煩不勝煩,揆敘自覺受了冷落,臉色也不好看,納蘭性德懶得與他們糾纏,乾脆搬出來住了。

理由就是皇上賞的宅子空放著不好,納蘭明珠也無話可說。

新宅子距離納蘭明珠府上距離不近,納蘭性德住了這段日子心情非常愉悅,不用看揆敘臉色,也不用聽阿瑪絮絮叨叨,日常看書寫詩作畫,日子實在清淨舒服極了。

沒想到都跑到外麵住了,納蘭明珠還不肯放過他,納蘭性德聽著納蘭明珠叫他在皇上麵前美言兩句,讓他這一派的人負責工廠的話,心裡還是有點不舒坦。

但他不是從前的納蘭性德了,在經過了這麼多風風雨雨後,他已經能夠坦然麵對固執己見的阿瑪,故而麵上還是淡淡的,甚至點點頭:“我會和皇上提起此事的。”

納蘭明珠以為納蘭性德答應了,登時十分高興,好生敘了會兒父子之情才離開。

納蘭性德隔日進宮,康熙果然問起此事:“朝臣推舉的這幾個人都不錯,你覺得誰合適?”

康熙已經做好了納蘭性德推舉納蘭明珠的人的打算,他可能會不高興,但還是願意給納蘭性德這個麵子的。沒想到納蘭性德隻笑道:“奴才隻知道把這些東西帶回來,旁的就不知道了,皇上彆為難奴才了。”

康熙詫異地看了他一眼,這才點頭道:“那便罷了。”

納蘭性德突然撩袍子跪下:“奴才有事求皇上。”

康熙親手叫梁九功扶他起來:“有話說便是了,不必行此大禮。”

“多謝皇上,”納蘭性德道沉吟,“奴才阿瑪年紀不小了,這兩年越發多病起來,身子大不如從前了,奴才等從前不爭氣,隻能辛苦阿瑪,如今奴才該不用阿瑪操心了,因此......”

康熙聽明白他的意思了:“你想叫明珠告老?”

納蘭性德說:“阿瑪必定不願意告老,奴才隻想著...是不是可以把阿瑪調到什麼閒差上,叫他安度晚年也就罷了。”

可若納蘭明珠沒了實權,明珠黨頃刻就該散了。

康熙看了納蘭性德一會兒,歎氣道:“叫朕想想吧。”

到底是多年老臣,康熙總想給納蘭明珠留幾分體麵的。但他確實對納蘭明珠忍耐良多,且納蘭性德如今更得聖心,他的想法康熙也要顧慮。

康熙暫時壓下這件事,納蘭性德離開後則去找了胤祚。

胤祚正在奮筆疾書翻譯醫書,見著他還有些驚訝:“你怎麼來了?”

“皇上召奴才進宮說話,順道來給您請個安,”納蘭性德笑道,“還沒多謝您呢,若沒有您,便沒有今日的納蘭性德。”

胤祚擺擺手:“你如今的榮耀都是你自己風裡雨裡得來的,和我沒有關係。”

納蘭性德卻不這麼覺得,胤祚或許做的不多,但每次都在關鍵節點點醒了他。若不是胤祚,當初他的病可能會一直拖下去,然後在康熙二十四年或者二十五年不治身亡;若不是胤祚,他還在納蘭府和明珠對峙,或許永遠解不開心結,早早鬱鬱而終。

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和胤祚脫不開關係,但胤祚既然不居功,他也不多說,隻把這份感激記在心裡,然後和胤祚說起西行的經曆。

康熙在意西方的情況,胤祚卻對使團在海上的種種趣事十分感興趣,二人說了一會兒天色便快黑了,納蘭性德提出告辭:“時候不早,奴才該離宮了。”

胤祚還沒聽夠,不由有些失望。

納蘭性德朗笑道:“您要是喜歡聽,奴才下次還給您講。”

胤祚說:“你下次進宮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呢。”

想到還要等上好幾天,胤祚就想歎氣了。

納蘭性德覺得好笑,想了想道:“奴才在路上一直寫筆記,貝勒爺可要看?”

胤祚眼睛當即亮了:“我要看!”

第二天納蘭性德就送來他的筆記,整整一個小箱子,除了四五本裝訂好的冊子,還有許多散亂的紙張,上麵寫的都是詩詞。

胤祚拿起一張瞧了瞧,忍不住拍案叫絕。

納蘭性德的詩詞還是那麼細膩生動,情感豐富,但少了幾分憂鬱淒苦,多了幾分舒朗壯闊,讀著就仿佛看到了茫茫大海和烈烈陽光。

再看那筆記也很是精彩。

胤祚若有所思:“你有沒有意願將這些整理刊發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