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119章(2 / 2)

江大鬆得了她的話,連忙往外麵跑。

薑苗拿到一千塊錢,才和他們去了煙廠。

“劉乾事,真是不好意思,我把和江大鬆的私事,扯到了你們煙廠上,這件事是我做的不地道。

我昨天沒去你們煙廠,還有今天一上午,我一共欠了你們一天半的時間,給你們湊個正,算兩天,剩下半天算補償你們的,你們看到時候是讓我加班還是啥的,這欠你們的時間,一定給你們補上。”

薑苗覺得承諾旁人的就一定要做到,她不應該這樣公私不分。

劉乾事聽到她願意加班,又驚又喜的,他以前可是聽說過,這個小薑同誌不願意加班。

“薑同誌,你可彆這樣說,江副廠長不僅是你父親,他還代表著我們煙廠,你因為他的事,不去煙廠,我能理解。”

之前林城沒有薑同誌的時候,他們煙廠需要翻譯人員,那都要跑到外省,低三下四的求人,才把人請回來,在路上就能耽擱兩三天。

請回來的人脾氣也大,必須要吃好住好,一個不順心,坐上火車就走了,撂下一大攤子,和之前相比,林城有了薑同誌之後,他們這些廠子都好多了。

不用管她住,也不用管她吃,更不用坐火車跑到外省去陪笑臉請人,他可是聽其他廠子說了,這個薑同誌來到廠子裡,外語講的好,這就不用說了,最主要的是事少,負責任。

每天按時來,按時走,不作妖,有不懂的問她,她態度也好,會耐心的和你說,壓根不像之前從外省請來的,不僅架子大,問兩句就不耐煩的,翻譯出來的東西,更是像一攤狗屎。

有次,他們煙廠請來了一個會德語的人,他們煙廠的機器壞了,就想讓他問問那個德國工程師,機器出了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那個會德語的,壓根就是個半吊子,給他們說的都是些摻假的話,後麵他們又想多問點,那個請來的人,臉臭的要命,一臉的不耐煩,整的他們廠子裡的領導都給他陪笑臉,說好話。

結束後,還要請他喝酒啥的,把他哄高興了,第二天人家才能繼續來給你翻譯,那真是折磨死個人。

所以,薑同誌和他們一比,那簡直好的沒法說,隻要你有想問的,她就會和外國人溝通,一點都不嫌煩,自從有了她,林城的廠子就不用再受外省那些人的鳥氣了。

外省的那些廠子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林城有了薑同誌這號人,前幾天,還有廠子給他們煙廠的王廠長發電報,問這件事,想借人。

……

“老江啊,你以後要處理好家裡麵的事,你不僅是江大鬆,你還是咱煙廠的副廠長,你在外麵代表的都是咱煙廠。

聽說你們兩口子上門,騷擾人家薑同誌,那人家薑同誌肯定對咱煙廠印象不好,人家薑同誌不願意來咱煙廠就對了,擱到我,我也不願意來。

現在把人請回來,你們兩口子可彆再去找人家薑同誌的麻煩了。”

王廠長聽到了點風言風語,說薑同誌是老江的親生閨女,他們兩口子還跑到人家家裡要閨女,把人家薑同誌逼的搬到了外麵住,他們兩口子又上門去鬨。

他是老江的領導,這他也有責任,他和老江在一起處事這麼多年,該批評的,他一定批評。

“廠長……”

江大鬆被說的,臉有些紅了。

“廠長,你不知道,當年我愛人生了一對雙胞胎,在醫院裡被人給搞混了,抱走了一個,她就是被抱走的那一個。

她之前怪我們,對我和宋婷都有氣,不過你放心,她現在肯認我這個爸了,我們處的很好。”

江大鬆孩子被抱錯那事,隻有劉乾事知道,因為當初宋婷就是托的他的關係,才在醫院裡拿到了薑苗的血型。

不過,他讓劉乾事替他們保守這個秘密了,劉乾事也不是那種嘴碎的人,江大鬆和愛人宋婷早在家商量好了,對外就說薑苗和江雲是一對雙胞胎。

“處的好就行。”

王廠長聽到的也是江大鬆說的這樣,他拍了拍江大鬆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

“老江,我也快退休了,你多替廠子裡做點事,到時候,我才能向上麵舉薦你。”

“廠長,你放心……”

江大鬆聽到王廠長這樣說,頓時激動的不行,正要說些保證的話,被王廠長給打斷了。

“你彆說那些冠冕堂皇的話,眼下就有一件,你隻要能說動薑同誌進咱煙廠,你這就是幫咱煙廠引進了一位高級人才,這比啥都強。”

王廠長嘴裡的讓薑苗進煙廠,是成為煙廠的人,而不是像這樣外聘。

隻要薑同誌成了他們煙廠的人,那他們煙廠就不用再排隊了,什麼時候用就能什麼時候用,旁的廠子也要朝他們借人。

那這樣他們煙廠在林城的地位,可就壓了酒廠一頭,往前排了。

要知道,林城這塊地方,排在第一的是城西的汾安酒廠,排在第二的是城東的白山酒廠,白山酒廠的廠長是沈文清,而第三才是他們煙廠。

“廠長,她是我閨女,我一定會說服她,讓她來咱煙廠。”

江大鬆看著前麵被人圍在中間的薑苗,那可是他親閨女……

下午的時候,吳淑蘭提前從廠子裡走了,她沒有急著回家,而是去菜站買了一筐子的菜,回到家後,乒乒乓乓的在案板上剁著大骨頭。

沒一會兒,她就燒了一鍋醬大骨,然後又拌了個黃瓜,蒸了兩條糟魚,做了一鍋的乾菜豬肉渣餡的包子。

包子她用家裡包糕點的油紙給包了起來,醬大骨盛進了黃色的搪瓷盤裡,蓋上蓋子,拌黃瓜和蒸糟魚都用家裡的鐵皮飯盒給裝了。

熬了一天的筒子骨,湯已經變得奶白奶白的了,她把湯盛進了吃剩下的罐頭罐子裡。

這個時候,工人也都下班了。

吳淑蘭把給三閨女帶的飯都收拾好,走到了樓下,

“媽,你等等我,我騎車帶著你,和你一塊去。”

身後傳來孫英子的聲音,吳淑蘭站在樓下等兒媳婦。

“老吳,去看你家薑苗兒啊?”

“對,我給她蒸了鍋包子,她一個人住在外麵,吃不好。”

吳淑蘭和人說著話,她沒注意到,一個女同誌正要進筒子樓,聽到她們話裡的那聲薑苗兒,突然轉過身,一個勁的盯著她瞅。

這個人就是江雲,她看著要去給薑苗送飯的婦女,這個人就是她的親生母親,對方穿著一件花汗衫,布很稀,很廉價的感覺,她媽從來不穿這樣的衣裳。

她下麵穿的是一條粗布做的褲子,她媽夏天一般都穿的確良的,大多時候都穿布拉吉。

她腳上穿著一雙黑色的舊布鞋,她媽從來不穿這種鞋子,就連她也不穿,她平時穿的都是她媽給她買的運動鞋,皮鞋,涼鞋啥的。

眼前這個婦女,瞅著要比她媽老很多歲,很土氣,放在人堆裡,她壓根就不會瞅一眼的那種,聽說她隻是個棉花廠的老工人。

這個老工人,壓根就沒法和她媽相比。

“媽,走吧。”

換了身衣裳的孫英子出來了,推起筒子樓下麵的自行車,帶著吳淑蘭去看望小姑子去了。

江雲收回了視線,進了筒子樓,來到了四樓,靠著打聽出來的東西,她摸到了薑家,隻見薑家大門開著,裡麵啥樣一覽無餘。

她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從他們門口過去,瞥了屋裡一眼,隻見裡麵很狹窄,地上沒有鋪地板,家裡客廳隻有幾個掉了漆的板凳。

家裡的大門,很破,皮都翹起來了,上麵還有亂七八糟的顏色。

灶台竟然放在外麵,給她的感覺就是臟兮兮的,尤其是爐子上的那個鋁鍋,用的都變形了,上麵還沾著很多臟東西,一看就知道是用了十幾年。

她見從屋裡走出來人了,連忙移開了目光,用餘光打量著對方,隻見他下麵穿著個褲衩,上麵套了個汗衫,頭發亂糟糟的,左手端著碗,右手拿著一塊沒有肉的骨頭啃,像是八百輩子沒見過葷腥似的。

她離這麼遠,好像都能聞到他身上的那股臭汗味,她從包裡拿出一個手絹捂住了鼻子,等那個人回了屋後,她來到了他家的灶台。

她隻看了一眼,就忍不住想吐。

“同誌,你找誰啊?”

出來洗菜準備做飯的張桂蘭,就見一個穿戴講究的女同誌,正站在吳淑蘭家的灶台前。

江雲被身後的聲音嚇了一大跳,連忙轉過了身子,

“我來找我朋友的,跑錯樓層了。”

她說完,就跑了,一路捂著鼻子,她剛剛進來的時候,就發現了,這樓道不僅黑還有一股子說不上來的怪味。

她從小生活的地方,接觸的人,和這些完全不一樣,她家裡有地板,有沙發,有彩電,像剛剛那樣的板凳,她家是從來不用的。

她家有專門做飯的廚房,很乾淨,就在屋子裡。

她平常喝的是牛奶,吃的是餅乾,麵包。

像肉之類的,她家從來都不缺,過年過節,她家甚至還有海鮮吃。

她的衣裳都是從上海那邊買回來的,多的家裡的櫃子都塞不下了。

作者有話說:

第二更在十二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