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門內不興太過溫情的舉止,是以德穀真人也隻是微微頷首,道:“三日後便是大典,屆時天下皆知道子之名。”
道主定下的繼承人自然要廣為告知,一來是因為天地大劫在即,需要各方相助道子行事;二來則是敲打心懷不軌之輩,莫要因己身貪欲而陷天地於水火。大典之後,上清問道門也可將資源傾斜於一人,全力幫助道子曆劫飛升。
道子的存在對於三界有何意義,自然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即便是魔道修士,也不會在這種關鍵時候鬨幺蛾子。
“思源明白了。”道思源低頭,神念往儲物戒中一掃,便已是心裡有數,嘴上卻還勸慰著道,“師兄不必愧疚,這本是思源之責。”
德穀真人麵無表情地看著自家的小師弟,實在不明白為什麼這小孩總是能看透自己的內心,還總是說教一樣地勸他彆為難自己。他雖然生了一張嚴肅又不好親近的容顏,但德穀一直很想跟其他宗門裡的首席弟子一樣當一位溫和親切的大師兄,怎奈何天不遂人願。
這點願望不能被滿足,還總是被年紀這般幼小的師弟說教,德穀想想都覺得渾身不得勁。
師兄弟之間彼此相對無言,德穀終於受不了自家師弟一針見血的言辭,有些心累地道:“師弟你自去吧。”
道思源神情淡然地頷首,拿著儲物戒便離開了德穀的道場。
回了自己的房間,道思源沉默不語地看著儲物戒中的事物,指腹輕輕摩挲著戒麵,一時間沉默無言。
五年以來,每一日的夢中,道思源都能看見紅梅白雪,清風明月。
他明明不曾在記憶的深處找到這一隅的風景,但是不知道為何,他總覺得那景致是那樣的熟悉,熟悉得仿佛早已烙印在了骨子裡。
他生性寡言,亦不曾與他人提起夢境中的景象,但是他總會覺得,夢境中才是他的真實,而如今的現實才是夢境。
道思源記得自己的父親和母親,也記得自己有一個幼弟,但是記憶隻止步於父親身死道消的那一日裡,之後便模糊得仿佛隔水而觀的花影。
五年來,他修行暢通無阻,沒有任何瓶頸,水到渠成一般的自然,仿佛是將曾經走過的路再走一遍一般順利。
雖然一切順遂無憂,但道思源對於夢境中的場景始終都存著一份困惑與在意,他也不知曉這是何原因。
而且——
道思源低頭,看著自己攤開的手掌心,掌中紋理清晰,仿佛早已既定的命運的軌跡。
他總覺得,自己的生命裡少了什麼,而那缺失的東西對他而言相當重要,重要到拿得起,便再也放不下了。
——因為缺失了這一角,就連那早已看慣的風景都成了寂寞的光影。
一時間心緒不寧。
道思源盤腿而坐,為了壓製這樣莫名的情緒,他讓自己的心念沉入虛靜裡。
他剛剛突破心動期,修為就已有凝丹之像,於他而言,是禍非福。所謂的“心動”自然不是指心悅,而是指心念神動,靈魂可神遊太虛,觸及一絲大道真意,故而名為“心動”。但在這個時期,人性與道之真意產生最劇烈的衝撞,是“情”之一字表現得最為激昂洶湧的階段。
心動期修士,嘗儘人間離合悲歡,堪破情網,方可成就金丹。
這個階段對於道思源而言並不算陌生,畢竟在他的記憶裡,父親身死之日,他應當已經到達煉虛合道之境才是。
雖然不知曉為何一切重來,但對他來說並不是壞事,畢竟千錘百煉,亦有爐火純青。
隻是……他依舊還是很在意,自己缺失的那一部分,到底是什麼?
失去之物本不必強求,拿得起就應當放得下,但是在情緒翻湧之際,他隻覺得即便是強求,他也想留下那缺失的一角。
從迷茫中清醒,與天光中睜開眼睛,一片恍惚中,道思源好似看見了一道模糊不清的人影。
那人坐在窗台邊,百無聊賴地撥弄著瓊花,墨發如流水般披散而下,一張雪白的麵具遮蓋了她大半張臉,上頭遊魚相伴,紅梅如血。
道思源一時愣怔,看著那莫名出現的少女,仿佛察覺到他的視線一般,少女也朝他投來了目光。
四目相對,陽光中氤氳著清淡的花香,就連拂麵而來的風,都仿佛融了繾綣溫柔,如水般溫柔的情意。
然後,他看見她眼眸一彎,笑出了一個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