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流水線隻是一個比較科學的生產模式。
而最基本的還需要機器。
如果隻是憑借手工縫製,那效率也就是可能提高一倍。
而且,每個人的手藝不一樣,做針線活不是彆的工種,比如瓦匠活,功夫好點差點看不大清楚。
沈文雖然不會針線活,但是他也是知道的,這是個很精細的活。
要麼是細心的女人才擅長,粗枝大葉的男人不擅長呢!
要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機器,做出來的衣服質量參差不齊,這個買賣肯定還是要做不成的。
要保證最後成本的質量,就得用縫紉機。
說白了,沒有機器的話,流水線的生產方式作用真的不是很大。
然而,要是涉及到了機器,那就又多了個問題。
縫紉機是稀缺資源。
沈文上次能找到宋元幫忙搞一個二手的縫紉機,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兒了。
他們沈家如果要發展生產線的話,還要多弄幾台縫紉機的。
可是,上哪兒去弄那麼多?
再說了,這也是一個挺大的投入。
一台二手的縫紉機,黑市的價格要兩百多。
走正規的渠道去購買,那是不可能的。
一來是沒有票據,根本就買不到。
就算有票據,去供銷社買,也得排隊托關係,最少也要幾個月才能到手呢!
沈文所理解的流水線,就是買上七八台縫紉機,招收幾個會用機器,懂得最基本製造衣服方式的女人,然後給每個人分配不同的任務,這樣一來,生產服裝的加工流水線就成了。
可是現在,最基本的問題解決不了,那他的這個計劃就是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