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找人加工部件,這個會提高生產效率,但是沈家乾這個事兒,也要考慮人力成本的。
要怎麼定價,還是王梅香有經驗。一個活好不好乾,要花多少力氣多少時間,沈文確實是個外行。
王梅香想了一下:“縫製一條袖子,一毛線,一件上衣的主體兩毛錢,一件領子一毛線,一條褲腿兒加褲兜的話就是兩毛錢,褲腰一毛錢。“
“布料鎖邊,一個部件是五分錢。縫扣子,一個扣子一分錢,扣眼的話,一個是兩分錢。”
“裁剪我先自己來,不用彆人插手,這個等以後有合適的人幫著做,我們再定價格也不遲。”
“最後一個步驟,合在一起,這個一件給五毛,是個技術活,必須要手藝夠才行的,要是活不好,那我就自己乾。”
聽完了王梅香這個話,沈文的心裡也有了譜。
哪個部件要多少錢,他也都弄小本子記下來。
到時候,李海棠去找人說的時候,也好有根據。
不過呢,話也不能說死了,要留有一個可以變動的餘地。
畢竟,他們沈家這個買賣還處在初級階段,很多事兒都是第一次乾,這其中又不知道會出現多少預料之外的事兒。
所以,規矩在最開始的時候,就不能定的太死。
要是有什麼新的問題,要隨時可以改變。
這些話,沈文也交代李海棠都給說清楚了。
李海棠聽了他的叮囑,就去了孫芹家和周老六家去說這個事兒。
李海棠先去的是朱家。
畢竟,朱長安是大隊長,如果朱長安和孫芹都願意乾這個活,那村裡人知道了,就會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活,也就沒什麼阻力了。
不過呢,去之前,李海棠還是有點擔心的。
原因也簡單,因為孫芹人家不是一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