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在儲秀宮學了這麼久的規矩,終於等到檢驗的時刻,這日,眾人聽從召見,來到儲秀宮正殿,進入複選環節。
站在正殿門外,秀女們按照太監的唱名整隊,排排站好,等待複選,等待著上位人的考察。
此刻,大殿內,康熙和太後坐在上首,鈕祜祿貴妃、佟妃、以及後宮四大妃——惠妃、宜妃、德妃和榮妃分彆坐在左右兩邊。
所有秀女都得畢恭畢敬地等待著太監念到名字,按照順序,幾人一組進入殿內,不得出半點差池。
複選便是秀女們選秀的最終環節,一般來說,到了這個階段,根據秀女們的表現,會有三種結果。
第一種是撂牌子,即落選,隻能回家自行婚配。不過能到了複選環節,說明秀女總體上還算是可以的,家世容貌都不差,也能有個不錯的姻緣。
第二種就是留牌子但是不記名,這是預備著留給宗室親貴指婚的。幸運的秀女能被指給皇子阿哥或者是有權有勢的宗室,差一點的也能嫁到門庭不顯的破落貴族,最不幸運的便是那些留了牌子卻沒有等到指婚的人。
因著皇上事務繁多,若是內務府一時遺漏,皇上根本不會記起到底有哪些秀女留牌子不記名,故而可能會有人被忘記指婚。
而這些留牌子不記名的秀女是不能自行婚配的,若是不幸沒有被指婚,隻能在家中等候著,等候有一天皇上能想起來,能給一個姻緣,不求好壞。
第三種就是留牌子記名,這是專門用以充盈後宮,侍奉皇上。能進入紫禁城,成為大清宮妃,這是此時大多數秀女心中的願望。即便康熙已經有了許許多多妃子和眾多子嗣,但仍然擋不住那些想要直上青雲的人。
嫻玉思緒繁雜,看著前頭那些蒙軍旗秀女一個個假裝鎮定地走進去,一個個臉色蒼白地走出來,周圍的秀女們也是緊張不已,被這樣的氣氛渲染,嫻玉不由地心跳加速,有點小激動。
等到太監念到嫻玉的名字,嫻玉才發現和她一起的還有先前認識的納喇月岩和索綽羅淑芬,真是不巧。
進入殿內,眾人齊齊跪拜,“皇上萬安,太後金安,諸位娘娘安康!”
康熙淡淡地掃視著眾人,龍威逼人,秀女們皆是大氣都不敢出,老老實實地站著。
一旁的太後看上去心情不錯,臉上笑意連連,“都平身吧!秀女們個個如花似玉,真是賞心悅目。”
“太後說的是,天家尊貴,有靈氣的姑娘都彙集到紫禁城,能有幸見一麵皇上和太後,這才是她們的福氣。依臣妾看,這屆秀女都是極為不錯的,家世、相貌都是佼佼者,想來皇上能選出合心意的皇子福晉了,太後又能得可心的小輩,到時候可彆忘了臣妾啊!。”
宜妃率先應道,隻見她笑臉盈盈,妙語連珠,將太後哄得極為高興。她將自己的大兒子胤褀交給太後撫養,性子爽利,能言善道,在太後麵前極有麵子。
這時,惠妃在一旁大大咧咧地說道,“宜妃妹妹,這秀女當中也有一位郭絡羅氏,可比你那遠在盛京的郭絡羅氏一族底蘊要深厚多了。而且這位郭絡羅秀女性情可是與宜妃妹妹極為相似,都是生性瀟灑、不拘小節,貌美如花,倒是可以與宜妃妹妹年輕時候相比了。”
這話不可謂不毒,既將嫻玉抬得高高的,讓所有人都關注到她,又暗貶宜妃家世差,如今更是年老色衰,不比往昔了。
惠妃和宜妃可是恩怨頗深,當初惠妃在後宮當了那麼多年的庶妃才當上嬪位,偏偏宜妃仗著年輕漂亮初封為嬪。
再者,宜妃盛寵那些年正是惠妃漸失皇寵之際,逼得惠妃不得不推出覺禪氏爭寵。這些年,為著榮寵,為著子嗣,兩人不知明爭暗鬥多少回了。
如今,宜妃再怎麼會保養容貌,也比不得那些十五六歲的庶妃們嬌俏可人,恩寵也是漸漸淡了下來,可不得讓惠妃抓著機會諷刺一番。
倒是宜妃不惱,看了看人群中的嫻玉,親切地詢問幾句,隨後說道,“郭絡羅秀女是安親王的外孫女,是正藍旗郭絡羅氏。臣妾乃是滿洲鑲黃旗郭絡羅氏一族,這滿人入關以來,姓氏相同也是常有之事,總不能個個都要比較一番。
若真是如此,那惠妃姐姐納喇氏不知道要有多少個親戚了。妹妹若是沒看錯的話,底下那位穿著嫩青色旗裝的是惠妃姐姐的嫡親侄女吧,真是像極了姐姐的容貌,不仔細看還真發覺不了,太不起眼了。”
“好了,兩位妹妹,開始挑選秀女!”溫僖貴妃鈕祜祿氏恬淡地笑著。
惠妃氣極,偏生這愛做好人的溫僖貴妃打了圓場,隻能將目光看向秀女,不與宜妃這個牙尖嘴利的小人爭長短。
看著惠妃和宜妃打打鬨鬨,康熙並不阻攔,反而習以為常,這會子興致勃勃,突然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