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1 / 2)

陰雨綿綿,嫻玉看著不遠處吐出芬芳的嫩芽,歎道,“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郭羅瑪法已經離世快三年了,安親王府算是沉寂下來,舅舅們守孝,都從朝堂上退了下來,不卷入外麵的是是非非。

而康熙還算是厚道,時不時派人來看望,每年除夕都會送來“福”字,以示隆恩。

當初她將郭羅瑪法交給她的紅木盒子呈給康熙,康熙麵色沉穩,看不出是個態度,不過隨後又讓她多進宮玩耍,想來是對安親王府滿意的。

這幾年也發生了很多事情,先前康熙三十三年溫僖貴妃因病離世,胤俄當即哭暈在葬禮上,後來是胤禩安撫著他,才讓他慢慢從悲痛中走出來。

之後便是康熙三十四年五月太子大婚,瓜爾佳氏正式進門,被冊封為太子妃。

嫻玉遠遠見過這位太子妃一麵,確實是端莊得體,落落大方,不過相貌太過大氣,符合康熙選太子妃的標準,卻不得太子胤礽的歡心。

更何況,太子早已經有了得寵的側福晉李佳氏,又有疼愛的兩位庶子,嬌妾幼子陪伴,身邊又有那麼多鶯鶯燕燕,高高在上的太子哪裡會滿意瓜爾佳氏呢?

為著生育嫡子的緣故,太子勉強進了瓜爾佳氏的屋,卻遲遲沒有好消息,早已經讓太子不耐煩了。

尤其是死對頭胤褆終於有了嫡子,得意洋洋的樣子讓太子極為不爽,暗諷大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因為接連生育身子變得虛弱,已然時日無多。

後來大福晉病亡,沒有賢妻勸阻的胤褆愈發嫉恨太子,認定了是太子詛咒,是太子嫉妒,才讓他痛失愛妻。

隨後太子與大阿哥胤褆的矛盾愈發尖銳,朝堂上風雲變幻,鬥爭激烈,而這一切都被龍座之上的康熙看得清清楚楚,隻是沒有過多在意。

此時的康熙並沒有理會兩個兒子爭來爭去的小事,而是將目光放在漠北準噶爾部落。

早在康熙二十九年和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便已經兩次派大軍出征準噶爾,大勝敵軍,眼看勝利在即,可惜棋差一招,噶爾丹太過狡猾,見形勢不利,立馬棄兵逃走,最後還是讓噶爾丹帶著幾十名騎兵僥幸逃走了。

康熙自幼戰天花,鬥鼇拜,平三藩,收台灣,哪一件事不是千難萬難?最後不都讓他辦成了?什麼大風大浪沒有闖過,康熙怎麼能容忍噶爾丹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挑起事端?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大清兵強馬壯,區區一個噶爾丹自然不在話下,康熙堅信噶爾丹隻會是他榮耀功績碑上的又一筆記載。

這一次,眼看戰機來臨,康熙決定再一次親征,勢必要消滅準噶爾,一舉掃清漠北,還天下一個太平。

康熙此番是鐵了心要將噶爾丹的勢力一舉全部殲滅,早在年初便每日都在跟朝中大臣商討出征事宜,隨後又有人提及封爵一事。

眼看著他的阿哥們都長大了,前麵幾個阿哥都已成親,尤其是大阿哥胤褆,他的長子,都當了這麼多年的光頭阿哥。

想到這,康熙決定是時候要分封爵位了,為了更加順理成章,以及考驗皇子阿哥們,康熙準備這一次出征噶爾丹時帶上除了太子以外的前麵八位阿哥,讓他們能積攢戰功,攢攢名聲,將來分爵位的時候也能高一些。

轉而又想到安親王府,嶽樂這個老狐狸,臨終前居然還交代郭絡羅氏呈上他的勢力,真是老謀深算。

看在嶽樂儘忠職守的份上,而這幾年瑪爾琿等人又十分老實,康熙決定啟用瑪爾琿等人。

一來他們從小接受嶽樂的教導,精通戰術,算得上是可用之人。二來康熙也得刷刷名聲,他如此厚待安親王府,讓那些宗室老親明白該怎麼辦事,也讓旁人知道他的仁心。

康熙三十六年一月中旬,康熙正式下旨,決定再次出征噶爾丹,命太子胤礽留守京中,暫管朝政,命除太子以外的前八位阿哥準備出征等等。

太子得知自己留守京師,自然是非常高興,唯有他,能名正言順地幫著皇阿瑪管理國事。

可一想到這次皇阿瑪居然要讓那麼多阿哥上戰場,想來是準備分封爵位了。

歎息一聲,他的這些兄弟們都要成長起來了,這讓太子極為不爽,可一時沒有辦法,隻能想著等皇阿瑪出征,他要多在關鍵職位插一些自己的人手,擴張他的勢力。

心裡這般想著,太子麵上高高興興,恭祝康熙凱旋,又笑道,“皇阿瑪,兒臣有件喜事要說,今日太醫前來請平安脈,發現太子妃已經懷孕兩月有餘。”

“好,太好了。”康熙龍顏大悅,他的胤礽終於要有嫡子了,立馬關切地詢問太子妃的情況,又派身邊的老嬤嬤去照料太子妃,賞賜了許多東西等等。

太子高興,皇阿瑪這般看重他的嫡子,等到太子妃生子之後,他的地位便會更加鞏固,說了好些感激之言,十分孝順的樣子。

父子情深的樣子讓其他幾位阿哥心裡微微發酸,同樣都是皇阿瑪的兒子,可偏偏太子得天獨厚,得皇阿瑪偏愛,真是不公。

尤其是胤褆,想到他為了拚嫡子,足足生了四女,才得了兒子,為著這個緣故,大福晉都沒了。

可皇阿瑪哪裡有像今天這麼高興過?太子妃有孕,皇阿瑪便如此重視,若真是生了位嫡子,豈不是太子要更加囂張了?

胤褆心裡不服,隻能勸著自己馬上要上戰場了,他要好好表現,讓皇阿瑪知道他的才能。他可是皇長子,生母又是惠妃,皇阿瑪怎麼也應該給他封個親王才對?

其他幾位阿哥低著頭,都不服氣太子,都是皇子阿哥,憑什麼他們低人一等?

胤禩看著太子和皇阿瑪高興地討論太子妃有孕一事,看著大阿哥等人鬱悶的神情,聰慧機敏的胤禩自然是明白他們的心思。

不過他不在意,隻想著嫻玉快要出孝了,正好他要去積攢戰功,等他回來,便能風光迎娶嫻玉,娶得嬌妻。

這般想著,胤禩便不在意皇阿瑪的偏心了,左右他都習慣了,從來沒有得到過,何談失望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