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玉搖頭, 緩緩說道,“想要讓皇阿瑪中途改道回宮自然是難以做到, 但是讓胤祥早日回京見到章佳庶妃倒是有可能實現。
皇阿瑪無非是擔心胤祥年紀小,回去路上不安全,若是有年長一點的阿哥陪伴,想必皇阿瑪能放心許多。”
“你是說,讓我陪同十三弟回宮?”
胤禩詢問著,心裡想著這件事可不可行,對他而言有沒有利。
胤禩在深宮長大, 從小不受重視,勢單力薄,經曆過種種算計,做事情已經習慣先盤算是否有可圖。
皇阿瑪一向喜歡兄友弟恭,希望他們兄弟們能夠和睦相處, 不要互生嫌隙。
若是他千裡護送胤祥,儘了兄長的情分,一來可以讓皇阿瑪對他刮目相看, 二來也可拉攏胤祥這位頗受皇寵的小阿哥。
確實不錯!
胤禩頷首,沉思片刻,說道,“好, 既然如此,明天早上向皇阿瑪請安時,我便跟他說一下這件事情, 請求他答應。
若是事成,就讓我先行一步,畢竟旅途奔波, 又要快馬回京,擔心嫻玉你會受累。
乾脆到時候你跟著皇阿瑪的大部隊一同返京,又安全又輕鬆。”
既然胤禩考慮得這般周全,嫻玉也不想累著自個,便點頭應了。
翌日,請安過後,胤禩表示,出於一片愛弟之心,他願意陪著十三弟回宮。
康熙大為震撼,在胤禩的再三請求之下,權衡左右,最終同意了,並派了精銳部隊護送兩位阿哥回京。
“胤禩,你是個好孩子,善良貼,孝順懂事,能關愛底下的弟弟們,很好,很好,很好。”
接連道了幾聲“好”,可見康熙心裡多麼高興。
身為皇帝,他不得不以天下蒼生為重,以國事為先,可章佳庶妃陪伴他多年,又為他生了兩女一兒,多少是有些感情的。
如今胤禩能想他所想,友愛弟弟,踏實辦事,這讓康熙很滿意,老懷欣慰。
很快,康熙便下了口諭,準八貝勒和十三阿哥先行回京。
消息很快便傳遍了,前頭其他幾位阿哥私底下都讚歎八弟是個人精,太會算計人心。
而胤祥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望著胤禩,深受感動,沒想到八哥居然能對他這麼好。
很快,胤禩等人便從水路出發,從杭州啟程,日夜兼程,不辭辛苦,花了大約十來天的時間趕到了京城,這時已經是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
一進入紫禁城,胤祥還沒歇息片刻,便火速趕到了永和宮側殿。
見到額娘臉色青白地躺在床上,兩位妹妹正在一旁默默哭泣著,宮人們都跪在下首,神色戚戚。
“額娘,額娘,您快睜開眼,我是胤祥啊!兒臣回來了。”
見額娘神誌不清,胤祥靈機一動,勉強擠出笑容,大聲說道
“額娘,是胤祥回來了,胤祥跟著皇阿瑪一同快馬加鞭地趕回來了。現在皇阿瑪的聖駕已經到了玄武門,馬上就要過來看您了。”
“真的嗎?”
重重地咳嗽幾聲,章佳庶妃終於睜開了眼睛,驚喜地看著胤祥,她的兒子,她的皇上,終於回來了。
摩挲著胤祥的臉,章佳庶妃臉上散發著光彩,無比虛弱地說道,“好,額娘終於等到你們了。”
突然,猛的一下,章佳庶妃吐出一口血,手無力地垂了下來,嚇得胤祥立馬握緊,流著眼淚,祈求上蒼不要帶走他的額娘。
“好孩子,人總有一死,如今我已病入膏肓,大限將至,太醫們也是沒有法子了。
額娘這些天一直撐著這口氣,就是希望能在臨終之前見到你,見到皇上。現下好了,額娘已經如願以償,可以高高興興地地走了。”
胤祥極為悲痛,嘴裡一直念叨著,“額娘,您再等等,皇阿瑪這會已經進紫禁城了,馬上去要到永和宮了。
自從知道您病了,皇阿瑪擔心不已,立馬半途改道,迅速返京,就是期望著您能好好的。”
章佳庶妃出身微薄,本是滿洲鑲黃旗包衣人,經內務府選拔,後來做了禦茶宮女。
原以為隻能等到二十五歲年齡到了,被放出宮,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
或者成為官女子,沒名沒分地待在皇上身邊,無兒無女,孤苦伶仃,任人欺淩。
幸得皇上垂憐,蒲柳之姿,進了後宮,成為皇上的宮妃。這些年又得皇上庇佑,她才能平安生下胤祥和兩位格格,遠勝尋常宮女。
此生大幸,她無怨無悔,唯有一點遺憾,她已經撐不到見皇上的最後一麵了。
不過,皇上能因她提前回宮,這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了,她非常幸福,非常滿足了。
“胤祥,額娘要走了,以後就靠你們兄妹三人相依為命,你要多多照看兩位年幼的妹妹,為她們撐腰。你自個好好的,額娘會在天上念著你們,願我兒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