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夥眼睛水靈靈的,下麵還掛著幾點小小淚珠,直盯著嫻玉看,好像認識她一樣,頓時笑了起來。
孩子的笑容讓嫻玉覺得心裡一股暖流流過,血脈相連的孩子,在這個世上,她又多了一個牽掛。
鼻尖酸酸的,熱淚眼眶,這一刻,嫻玉突然覺得自己已經是一位孩子的額娘了,不由地生出一種責任感,要為他遮風擋雨,讓他平平安安的。
胤禩眼裡溢滿了笑意,讓嫻玉母子靠在他的懷裡,充實的感受,便像是擁有了全世界,心裡生了根,漫長歲月裡,他愛新覺羅胤禩的人生已經有了歸屬感。
“嫻玉,你還未出月子,現在又是孝期,弘晏的洗三我打算請幾位兄弟過來熱鬨熱鬨,王公大臣那邊便不請了。”
聞言,嫻玉點頭,她最愁舉辦宴會這些事情了,迎來送往,應付那些皇子福晉,真是心累。
“不過我身子不便,到時候不方便出席。你招呼幾位阿哥,皇子福晉那邊我請四嫂幫忙招待一下。”
“那好。”
兩人聊了一會,討論著洗三的相關事宜。
弘晏到底還小,聽著阿瑪和額娘的說話聲,躺在額娘熟悉的臂彎裡,沉沉地進入夢鄉。
小家夥小小的一團,安靜地睡著,不哭不鬨很是乖巧,軟軟的小臉真是可愛極了,嫻玉瞧著,忍不住地上手捏了捏。
洗三那天,因著孝期的緣故,並沒有大肆張揚,府裡張羅了幾桌宴席,除了皇子阿哥帶著福晉過來,便是嫻玉的幾位舅舅和叔叔到場了。
後院皇子福晉有四福晉烏那拉那氏幫忙招呼著,前院則是胤禩在忙裡忙外,這會子熱鬨的很。
按照民間習俗,洗三是為了洗儘汙穢,消除災難,祈求福氣,一般都會有專門以此為謀生手段的的收生嬤嬤。
但弘晏是皇子皇孫,胤禩的嫡長子,自然特地請了宗室一位蒙古出身的郡王福晉擔任。
用過午膳後,胤禩抱著弘晏,見過幾位皇子阿哥,好在今日天氣暖和,陽光明媚,他才敢這麼早將孩子抱出來。
胤禩積極地顯擺自己的寶貝兒子,春風得意,臉上的笑容就沒消失過。
滿人抱孫不抱子的說法,胤禩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孩子,不疼著寵著,難道要等他長大後生分了才後悔?
胤褆看著老八熟練地抱著孩子,眉頭一挑,他這個弟弟還真是寵孩子。
走過去,瞅了瞅弘晏,這孩子真是乖巧聽話,見人就笑,笑得讓人心都要化了。
“來,弘晏,再對大伯笑一個。”
太子走過來,取笑道,“弘晏還這麼小,哪裡聽得懂你在說什麼?”
誰知,話音剛落,弘晏好像真的聽得懂似的,甜甜地笑著,眼神瞄瞄胤褆,看看太子,最後目光一直放在太子腰間那塊錦鯉模樣的玉佩上。
見孩子喜歡,太子將玉佩取下來,掛在弘晏的脖子上,好讓他慢慢欣賞。
聊了一會,這時候洗三禮開始了。
小太監們手腳麻利,設上香案,擺好了供奉的神像,將盛有以槐條、艾葉熬成湯的銅盆以及一切禮儀用品依次擺放在大大的桌麵上。
這時候,開始添盆了,皇子阿哥們按照尊卑長幼,以太子為首,依次往盆裡添一小勺清水,再添一些金銀錁子、桂元、紅棗、花生等喜果。
一邊添盆,郡王福晉開始說著收生嬤嬤固定的祝詞。
添清水的時候說“長流水,聰明靈俐”,添紅棗、花生喜果時“早兒立子”等等。每添一樣東西都說一句吉祥話,場麵和樂融融,喜慶的很。
添盆結束後,郡王福晉輕輕地將弘晏抱進盆裡,用清水從頭到尾洗了個遍。
弘晏這小家夥,不哭不鬨,洗澡開心極了,眼神亮亮地看著眾人,笑得天真無邪。
洗澡後,郡王福晉輕柔地用著一棵大蔥往弘晏身上輕輕拍打三下,念道,“一打聰明,二打靈俐。”
之後還讓人將這顆大蔥放到屋頂上,寓意著祈求孩子將來聰明絕頂。
洗三結束之後,胤禩便讓袁嬤嬤將孩子抱回屋裡去了,畢竟還小,不敢讓他在外麵多待。
瞧著弘晏這般聽話,幾位阿哥都羨慕了。
胤禟更是眼巴巴地看著弘晏被抱回去了,依依不舍,“真希望爺的福晉也能給爺生個大胖小子,這樣就能跟弘晏一起長大了。”
聽了這話,眾人不由大笑。
其實原本欽天監已經挑好了大婚吉日,恰好是七月份。當康熙已經準備定下的時候,胤禟和胤俄不由而同地懇求皇阿瑪暫且等等。
因為他們想著八哥生母逝世不久,故而推遲了婚期,改成了明年四月,兄弟情深,康熙自然應許。
曆經世事,胤禩終於明白,他並不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
即便生母冷漠,但人生在世,有珍視愛惜的妻子孩子,有情深義重的兄弟,此生足矣。
那日,眾阿哥喝酒聊天,偷得浮生半日閒,忘卻平日煩惱青絲,杯酒交錯,歡樂儘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