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年,整個紫禁城熱熱鬨鬨了一整月,內務府更是忙忙碌碌,準備著康熙皇帝的萬壽節。
冬去春來,萬物生長,綠樹成蔭,草長鶯飛,剛剛吐露出綠芽的樹上掛滿了彩色綢帶,璀璨奪目。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皇宮各處張燈結彩,喜慶洋洋,慶賀皇上五旬大壽。
清晨,薄暮冥冥,天空剛剛露出一抹魚肚白,嫻玉一家三口乘坐馬車,早早地進了宮。
馬車上,弘晏躺在胤禩懷裡睡的正香,這麼早起床,小家夥還有點不適應,這會正在睡回籠覺。
“咱們祝壽的禮物準備好了嗎?確定沒有什麼問題了?”嫻玉靠在軟枕,閉目養神,輕聲問道。
胤禩嘴角微勾,小聲應著,“嫻玉,你提的點子真是太有用了,我已經讓人反複試驗了,效果非常顯著,想必皇阿瑪一定會滿意這份禮物。”
說著,胤禩眼神溫柔地看著嫻玉,“多虧了你,不然我是絕對不會想到那處去了,你的功勞最大。”
“那是。”嘴上這麼說,實際上嫻玉多少有點心虛,畢竟她是從後世穿越過來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受之有愧啊!
沒過多久,馬車便停下了,到了宮門口,胤禩一把抱著弘晏,慢慢地走到乾清宮。
這會子皇子阿哥們陸陸續續地都到齊了,眾人笑著點頭見禮,寒暄一番,打聲招呼。
今日可是皇阿瑪的萬壽節,眾人臉上都洋溢著大大的笑容,說話都和聲和氣的,全沒有往日那等針鋒相對的樣子,端的都是兄友弟恭。
許是人多吵鬨著,弘晏小家夥終於醒了,雙手環抱著胤禩的脖子,揉了揉眼睛,叫了聲“阿瑪”。
胤禩帶著二人找到位置落座,極其自然地給她們母子倆的添些糕點吃食,離開席還有一會,先吃點東西填飽肚子。
弘晏小小年紀,已經有意識要講禮儀,不僅不要嫻玉喂他,小身子還要做得端端正正的,小口小口地吃著鳳梨酥,沒有在嘴邊留下任何殘渣。
一旁的四福晉烏拉那拉氏見了,不免感歎道,“八弟妹真是會教孩子,瞧瞧弘晏規矩學的多好。”
“是啊!弘晏聰明伶俐,像個小大人似的,都不用人操心。這要是在蒙古,小孩子吃的滿手都是,哪裡像弘晏這般愛乾淨?”十福晉博爾濟吉特蘇日娜跟著應道。
許是聽到有人誇獎他,弘晏耳朵紅紅的,不好意思地低著頭,一點一點地吃著東西。
見狀,嫻玉笑開了懷,“快莫要再誇他了,弘晏都不好意思了。”
說著,四福晉和十福晉都笑了起來,小孩子天真單純,她們都喜歡的很。
不一會兒,康熙聖駕便到場了,一邊走著,一邊跟太後說說笑笑聊著天。
兩位尊貴的主子身後,跟著的是各宮有頭有臉的嬪妃們,這種盛大的場合,那些數不清的貴人、常在、答應是沒有資格出席的。
見皇阿瑪已經坐到乾清宮首位,眾人以太子和太子妃為首,齊聲喊道,“皇阿瑪萬福金安。”
瞧著滿滿當當的一家人,皇子皇孫都看不過來了,康熙心情極好,笑著讓眾人落座。
這會子太後和嬪妃們也都按照各自次序依次入座。
已至上午,乾清宮前風和日麗,陽光明媚,這樣好的天氣,仿佛是老天爺也在慶祝人間皇帝的生辰。
這時,乾清宮太監喊道,“請眾王公大臣、朝堂百官上殿。”
先是皇親宗室陸續進殿,向康熙請安之後,分彆在乾清宮兩側入座。
隨後文武百官分為兩列,穿著各自的朝服,緩緩走了進來,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洪亮,氣勢磅礴,轟轟烈烈,如此壯觀的場麵,令人震撼。
大臣請安完畢後,有權有勢的能夠入座,地位低的隻能站在乾清宮前。
隨後,蒙古諸王、朝鮮等國家的一眾使臣紛紛進殿祝壽,送上精心準備的好禮,恭賀大清皇帝萬壽無疆。
這是嫻玉第一次親眼看見這麼盛大的萬壽節,因著今年是康熙的五旬大壽,意義非凡,規模遠遠超過前幾年萬壽節。
此時此刻,大清統治之下,萬國來賀,河清海晏,國泰民安,整個清王朝都處於繁華鼎盛的時期。
不免想到日後被挨打被欺辱的場景,嫻玉唏噓不已,由盛而衰,這是一個王朝難以抗拒的命運,乃是曆史大勢。
而她能做什麼呢?嫻玉頗有些迷茫。
這時,奏樂聲響起,步履輕盈的宮女們端著佳肴美饌入場。
乾果四品、蜜餞四品、餑餑四品、醬菜七品、膳湯一品、禦菜五品如流水般的席麵,美味的食材,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欲大開。
等到康熙動筷之後,眾人這才開始食用,一邊享受著美食,一邊敬酒,觥籌交錯,熙熙攘攘,賓主儘歡。
膳後,便到了祝壽環節。
首先是太子領著一眾皇子阿哥出場,三跪九叩,“兒臣祝願皇阿瑪福澤康泰,永享康樂。”
再是由太子的庶長子弘皙領著皇孫們上前祝壽。像弘皙、弘昱這些年長的皇孫行事沉穩,正是少年風華,充滿著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