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皇上。”
康熙皺眉,“兄弟之間,何必這麼講禮?”
這話康熙他能說,福全卻不能全信。帝王心思深不可測,他始終得守著臣子的本分,不敢逾越半步。
早在那次皇上要他為胤褆擔責任,擔下大意放走噶爾丹的事情,他便知道了,皇上不僅僅是他的弟弟,更是大清皇帝,抬舉他又猜忌他,絕不會對他這位兄長心慈手軟。
如今,浸淫權術多年,皇上的心愈發冷酷,現在這一點點感念兄弟情義甚是難得,怕是維持不了多久。
福全眼神混沌,看了看容光煥發的康熙,不由地心生羨慕,他這位弟弟真是好福氣,十幾個兒子,數不清的皇孫,子嗣繁茂。
而他早些年孩子生一個死一個,或是因為後院爭鬥,或是因為身子虛弱,還是因為上位者忌諱,他都不想去追究了。
如今他膝下隻有保泰、保綬二子,都還隻是年輕的孩子,他這個當阿瑪的不得不多為他們考慮。
“皇上,臣最近病的糊塗,但聽保泰說,皇上您已經下令處置索額圖了。真是太好了,索額圖權欲熏心,行事愈發肆意妄為,臣先前十分擔心索額圖蠱惑太子,將來做出危害大清的事情。”
康熙眼神直盯著福全,從前二哥並不插手皇子阿哥們之間的事情,今日這麼話中有話,頗含深意啊!
“二哥,你有話直說便是。如今能跟朕說說真心話的,怕是沒有多少人了。”
咳嗽幾聲,福全捂著胸口,緩緩說道,“皇上,臣說句大不敬的話,太子並非良才,將來怕是難當大任。當年太子還在繈褓之中便被立為儲君,是因為那時正處於平三藩的關鍵時期,為了安穩民心。
可是,索額圖借著太子辦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情,太子卻不能發覺,甚至為其所用。
太子這般輕而易舉地被索額圖利用,將來若是擔下大清的重擔,臣擔心他識彆不了奸佞小人,誤我大清。
最重要的是,太子這一路太過順風順水,沒經過什麼波折,臣擔心他將來怕是守不住自己的初心,做出難以挽回的錯事……”
說完這番話,福全呼吸急促,臉色難看的很,雙手緊緊地攥著被子,目光懇求地看著康熙,想要皇上給句準話。
然而,讓他失望了。
康熙神色淡淡,看不出到底在想什麼,漫不經心的樣子。
“二哥的意思是想要廢太子?那二哥可有想要推薦的人選?”
“臣的意思,倘若日後真到了廢太子的那天,皇上不妨將目光放到其他皇子阿哥身上。臣推薦榮郡王,胤禩他是個好孩子,才德兼備,聰明好學。
征戰噶爾丹,圍場救胤褆,如今又發現了牛痘方子,種種事情,都可以看得出胤禩是個勇毅果敢,能做大事。”
沒想到二哥居然提及胤禩,康熙詫異。
“在《玉牒》上,胤禩的生母可是改成了宣妃,已經默認他沒有繼承大位的資格。”
福全眸光流轉,“皇上,都說您不願意再出一位蒙古女人撫養的阿哥為帝。所以胤禩生母身份一改,所有人都對他放寬了心,可這些都不過是旁人的猜測罷了。
您在意的並不是什麼蒙古嬪妃,隻是不希望繼承帝位的人過多看重和依賴蒙古罷了。
更何況,胤禩可是成婚之後才被改成宣妃之子,宣妃去世多年,他與蒙古的關係算不上緊密。您若是有心,一切都不是問題。”
許久,康熙都沒出聲,屋子裡安靜得有些可怕。
“胤禩……”
康熙輕聲呢喃,“二哥,病中最是忌諱多思多慮,你且好生養著病。再過幾天,朕便要巡幸塞外,等朕返京時,再過來看你。”
等到康熙離開之後,裕親王世子保泰走了進來,疑惑不解。
“阿瑪,您為什麼要在皇上麵前舉薦胤禩呢?孩兒見到剛剛皇上好像不高興了。”
福全靠著軟枕,徐徐說道,“傻孩子,阿瑪這是為了我們裕親王府考慮。自古一朝君子一朝臣,眼下皇上厚待裕親王府,未來怎樣可就不好說了。
按照規矩,世子繼承爵位要降一等,除非立下大功才可襲原有爵位。若是我去了,裕親王府怕是不會存在,而是變成了郡王府,一代又一代,我們這一支很快便會沒落下去。
所以,阿瑪隻能將奪嫡的這趟水攪渾,讓那些皇子阿哥想法設法地拉攏裕親王府,從中獲利。
當然,保泰你和胤禩的關係很好,阿瑪是真心希望他能入主紫禁城。那樣的話,咱們王府起碼還能再榮耀三代。”
看著阿瑪臉色蒼白,病到這個時候還在為王府的前程謀劃,保泰重重地垂下頭,愧疚不已。
“保泰,切記,沒有確切的把握,不要將希望寄托在皇子阿哥身上,明哲保身最為要緊。即便將來登基的阿哥你不服氣,也得忍著,凡事要多想想。”
“是!”
康熙四十二年六月,康熙率太子胤礽,以及直郡王胤禔、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禎、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胤祿北巡塞外。
榮郡王胤禩、三貝勒胤祉和四貝勒胤禛留守京城處理朝政。
這次北巡,康熙帶上太子本意便是讓他多出去走走,看看遼闊的大草原,心靜下來,不要太過浮躁。
順便也是想父子倆親近親近,談談心,不要因為索額圖一個外人而對他有所埋怨。
太子靜思己過的效果很好,不會再為了索額圖苦苦向他求情,康熙心裡舒服多了。
至於索額圖,他還得好好思量,到底還怎麼處置還是個問題,就這麼一直關著索額圖肯定不是個法子。
然而,還沒等康熙想到法子,便收到京城密信,說是索額圖已經絕食了一天。
作者有話要說:備注:“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引用《木蘭辭》
康熙四十二年六月,康熙率太子胤礽,以及直郡王胤禔、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禎、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胤祿北巡塞外。引用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