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0章 葉修文與提爾的秘密!(2 / 2)

當然了,一些傳統的東西,的確不能丟。例如禮義廉恥。

要說這禮義廉恥,其實也是有典故的。

春秋時代齊國的管仲把禮義廉恥稱為國之“四維“。他認為“禮“就是不能越出應有的節度,即思想行為不能超出道德規範“義“,就是自己不推薦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為符合道德標準“廉“,就是不隱瞞自己的缺點錯誤,即廉潔不貪“恥“就是不與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即要知羞恥。他認為“禮、義、廉、恥“與法相比,比法更為重要,把它們認作支撐國家大廈的四根柱子。

而五代史馮道傳則論曰:“039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039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所以,曆代的統治者和思想家,一但掌握政權而麵對治國安民之要務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治民的首倡:“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禮、尊敬適當的態度和行為義、公正無私的道理或舉措廉、不貪不汙及純正高潔恥、為不當的言行舉止有羞愧之心。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是兩千七百年前振興齊國,成就霸業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

而在管仲看來,廉恥是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亂敗亡亦無所不至。然而事實上廉潔這一品質的養成卻遠非那麼容易,作為廉潔的對立麵,腐敗問題伴隨著私有製和階級社會而生,它是一個自古以來就困擾著各朝代政權的一大頑症。

儘管各朝代滅亡的原因並不完全相同,但是都無法逃脫興亡周期率的輪回:從王朝初期狠抓反腐敗鬥爭,到王朝中葉後反腐敗製度漸漸鬆弛,變得有名無實,再到王朝後期便腐敗盛行導致王朝滅亡,然後新王朝又從頭開始一輪新的輪回。而清廉自持的官吏之少,也是屈指可數。

翻翻二十四史,人們就會明白,有名有姓並且貨真價實的清官,不過幾十位。明末清初優秀的文學家、史學家張岱,在所著《夜航船》卷7039清廉類039,扳著指頭數了很久,也不過隻找出四十位清官。

所以不管到什麼時候,禮義廉恥這四個字是不能丟的。

但葉修文卻認為,一些老舊的東西,的確需要丟掉。例如這西歐的機關術,已經與這個世界脫軌了。對付一般的毛賊,綽綽有餘。但想要擋住一群訓練有素的軍人,那便如同天方夜譚一樣。

“黑狼先生,你說的很對,那既然這裡不能用了,那這原液,應該放在哪裡呢?”提爾壓低了聲音問向葉修文。

“提爾先生,你這樣,這樣,然後在這樣,”

葉修文與提爾耳語,任誰也聽到,這兩個人,到底在說些什麼。不過那提爾卻笑了:“哈哈哈,黑狼先生,你真是妙招啊,哈哈哈!”

“提爾先生,您不要光笑,我這裡,還有一些其他的事情跟你說。”葉修文與提爾道。而提爾則擺出了一個請的手勢道:“走,我們到我的辦公室去談,與黑狼先生在一起,我真是勝讀十年書啊?哈哈哈!”

“哪裡,哪裡,提爾先生請,”

葉修文與提爾一邊客氣,一邊兩個人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