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白衍需要征調鐵鷹銳士的原因,鐵鷹銳士不單劍術超凡,而且馬戰、步戰樣樣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樣嫻熟。
其中鐵鷹銳士選拔的標準便是:身穿一副甲胄、手執一支長矛、身背二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一口闊身短劍、一把精鐵匕首與一麵牛皮盾牌,同時攜帶三天軍食,總重約在八十餘斤,連續疾行一百裡還能立即投入激戰者,方可為銳士。
故而偷襲匈奴老家,在昔日麾下部將尚未召集之前,白衍腦海裡第一反應,便是鐵鷹銳士,沒有其他大軍,能比鐵鷹銳士更合適奇襲。
至於匈奴與東胡的老家在哪裡,白衍不知道,但不代表其他人不知道。
……………………
上郡。
郡守府地內,胡進從扈從手中接過竹簡,看完之後,隨即把目光看向跪在地上的布衣將士。
“武烈君已經前往月氏?”
胡進放下竹簡,皺起眉頭詢問道。
“什麼?月氏!”
胡進身旁的勞儕聽到胡進詢問聲,一臉震驚,不敢相信的看向那名布衣將士。
月氏可是北邊外敵,彆看月氏王如今是央金,而此前央金乃是有秦國扶持,方才奪回王位,但縱觀此次匈奴、東胡南下,月氏毫無動靜就看得出,月氏早有異心。
甚至說得不好聽的,月氏恐怕,暗地裡還與匈奴、東胡有勾結。
這時候白衍居然要去月氏,而且還是獨自一人,這……
“稟大人,將軍言,破匈奴、東胡之策,不在中原以北五郡,而在更北方的匈奴部落,東胡部落……”
布衣將士對著胡進,拱手稟報道,此刻將士臉龐上,也儘是緊張,為白衍的舉動捏把汗,可一想到那日將軍白衍當著幾人的麵,一臉凝重的直言不去月氏,北疆五郡百姓內,便會有更多婦孺被擄,更多老弱被殺,更多城邑被燒殺搶奪。
匈奴、東胡晚退一天,便是對北疆百姓的不顧。
想到這裡,將士感歎將軍心憂百姓之餘,也阻攔不了白衍,眼下隻能把昔日將軍白衍所說的那些話,告知胡進大人。
“勞儕,去備馬,三日內,在整個上郡內,挑選出最為精壯的戰馬三千匹,另備好兩月的乾糧!”
胡進看著竹簡,雖說竹簡內,白衍並未提及乾糧,隻說馬匹,但作為常年領兵的將軍,胡進十分清楚,糧草的重要性,故而白衍不說,但胡進也會為白衍準備好。
對於白衍,胡進自然不會吝嗇,此時胡進心中,隻希望白衍有足夠的把握,前去說服月氏,從而解決代郡等地的邊患。
“諾!”
勞儕聞言,對著胡進拱手領命,不過就在準備離開的時候,胡進突然想什麼,於是喊住勞儕。
“聽聞城內有一商賈,常年在上郡、匈奴之間走動!”
胡進看向勞儕詢問道,腦海中依稀記得有這麼一個人,這幾年匈奴勢弱,又不敢南下,隻能通過尋找匈奴人交易的方式,得到所需,故而在上郡一些匈奴商賈之中,似乎有一個人十分出名。
而胡進記得他的原因,並非是此人善於行商,而是在數年之前,胡進記得勞儕說過,此人曾經在匈奴南下時,暗地裡幫助過秦軍,為此差點身死,也是如此,在早些年胡進得知後,曾隨意提過一句,彆讓郡內的官吏,為難此人。
“回大人,是有這麼一個人,名叫烏木呼,其人十分敬佩武烈君,其長子更甚,似乎與武烈君有過往,不過具體經過末將不知!”
勞儕拱手說道,對著胡進點點頭。
比起胡進,勞儕對那匈奴人可是印象深刻,當初若非是那匈奴人,勞儕不敢相信其後果,何況那一日除去這匈奴人給的震撼外,勞儕還見到另一個,名叫珪的少年,明知北行會死,還是絲毫膽怯,隻因為白衍尚在高奴。
這輩子勞儕見過的事情數不勝數,但真正難以忘記的不多,那一日的見聞,便是為數不多刻骨銘心的情形,沒有親眼所見,很難從言語中體會到那一份震撼。
“去把那人請來!”
胡進對著勞儕吩咐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