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人程頤望著天幕, 麵色很不好。
或者說,從天幕出現在大宋,他的麵色就沒好過。天幕透露-出來未來的信息當然是好事,或許能幫北宋避免滅亡的命運, 他對此是高興的。
可是他並不喜歡古青青。
他攥著書籍, 骨節凸顯, 心中不高興:“未來的世界也太過荒唐, 先不說沒有君主,就連女子也可以如此拋頭露麵嗎?”
“這天幕背後的神仙也很不知所謂,那麼多好男兒不選, 偏偏要選一個女子來給皇上說未來的事情, 簡直荒謬。”
在他眼裡,合格的女人就該老老實實待在家裡,相夫教子。結果古青青這個女人跑來說書, 還經常說笑話,一看就不是個正經人。
未來的世界他管不著,他很擔心大宋的女人看了古青青之後,學壞了!
當然,這些話他不敢直接說出來, 隻敢在心裡說。擔心觸怒了天幕背後的神仙, 導致遭受天罰。
更重要的是,他還很討厭蘇軾這個口無遮攔的人, 認為他一點也沒禮貌。
他腹誹道:“果然是一個女子,排出的榜單一點也不可信, 唐宋兩朝比蘇軾厲害的人可多了,換成是我,我都不會讓他排進前十。”
“沒想到陛下居然快駕崩了, 蘇軾這豎子居然還能被高太後賞識……蘇軾怎麼老是被女流之輩看重?”
他心裡貶低蘇軾,其實也隱含-著一點豔羨和期待。這個視頻播放之後,蘇軾肯定會比之前還要風光。他也是個知識淵博的文人,和哥哥一起編著書籍。
他和哥哥在未來的評價是怎麼樣的?
他心裡把握挺大的,他發展了孔聖人的學說,桃李滿天下,不敢說自己能比得上孔聖人,但應該能和董仲舒做比較吧?
他滿懷期待地望著天幕,渴-望聽到自己的片段。
好消息是,很快就聽到了。
壞消息是,很難聽。
.......
天幕繼續播放:【司馬光被蘇軾嘲諷了,當然不會高興,可惜他也沒有辦法。
宋哲宗年紀太小了,祖母高太後,也就是高滔滔才是實際意義上的皇帝。
她鐵了心想保的人,誰搞也不行。
高太後重用蘇軾兄弟二人也有原因,這對兄弟為人比較正直、兩袖清風,不怎麼結黨營私。
高太後希望用這對兄弟來平衡朝堂的鬥爭。
蘇軾這一生不僅有“弟弟,撈撈”,還有“太後,撈撈。”
蘇軾背靠大樹好乘涼,嘴欠的毛病那是從來沒改過。
程頤,就是搞程朱理學的文人。他跟蘇軾是同齡人,還先後進京趕考,在各自的領域闖蕩,都闖出了一片天。
如今,他們在朝堂上當同事。
蘇軾並不喜歡他,覺得他太古板了。】
與此同時,天幕出現新的畫麵。
蘇軾從黃州回來沒多久,司馬光就去世了,算下來砸缸的司馬光當了八個月的宰相就嗝屁了,宰相府於是開始辦葬禮。
巧的是那一天,宋哲宗正在把宋神宗的靈位送入太廟。事情辦完之後,文武百官都急著去宰相家裡吊唁。
程頤的演員不知道是不是想抱皇上大-腿,於是攔著那群人不讓他們去:“論語裡麵說過,哭過之後就不能歌唱了。我們剛剛給神宗辦了吉祥的典禮,怎麼可以又去參加葬禮呢?
慶典和喪事不能一起辦。所以彆去司馬家了!”
蘇軾的演員很真性情,他不喜歡司馬光辦事極端,但這隻是就事論事,他還是很尊重司馬光的。
司馬光這一輩子都在為大宋操勞,他活著當宰相的時候,程頤多熱情啊。現在人剛死,程頤就冷著臉劃清界限了。
人走茶涼,未免太過小人作態了!
司馬光曾經還舉薦程頤當皇帝老師呢,要是沒有司馬光,他還不知道在哪個地方摳腳。
他嘴上說著孔聖人的話,一點也不乾人事兒。
蘇軾於是發動了嘲諷技能:“這又不是孔子製定的禮儀,這是那個鄉下人叔孫通乾的好事,渾身汙垢,和泥裡爬出來的一樣。”
叔孫通是秦漢時期的儒學家。蘇軾這麼說,就是在含沙射影地嘲諷程頤像個老學究一樣食古不化。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哄堂大笑。
程頤麵色漲得通紅,咬緊牙關,暗暗記恨。
......
天幕下,程頤不悅,在心中憤憤地罵了一句蘇軾。
他覺得自己明明說得很有道理,蘇軾卻胡攪蠻纏,真是無-恥狂徒!
他仔細地看著彈幕,希望有人能支持他,誰知這些網友鋪天蓋地地說。
(哈哈哈,蘇軾罵得好!)
(原來蘇軾罵過程頤,對不起,我爽到了,更加喜歡東坡了。好活,當賞!)
程頤整個人麵色瞬間不好了,眼睛瞪得老大,不放過任何一條彈幕,希望找到一條支持自己的留言,結果一條也沒有。
天幕說了他很出名,但好像不是好名聲。
他突然有些失去力氣,一屁-股坐在地上,自己在未來的名聲這麼差?
不可能啊,他和哥哥編著的學說都是真理啊,沒有一個人識貨嗎?
【後來蘇軾又罵程頤是個奸臣。
程頤也回懟蘇軾是個攪動風雲的縱橫家、不搞事心裡不快樂。
即使沒有這件事情,這兩位皇帝的老師最終也會結怨,因為他們的思想差彆實在是太大了,都是對方最討厭的類型。
看事物需要辯證來看。程朱理學並非沒有進步性。它是為統治階級準備的,是為了鞏固統治。學說的創始人活著的時候沒受到什麼重視,死後被抬到高位。
可是老百姓就不高興了,“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很多說法都很違反人性。
所以這東西自古以來就是負.麵評論居多,有人說它是個虛偽的邪說,毒害了社會千年。】
天幕下,程頤豎著耳朵,還想聽更多東西,結果便聽到了一句毒害千年。
他麵色唰地一下變得雪白,感情上他不想再聽下去了,但理智告訴他,他想知道到底是怎麼毒害的。
可天幕沒有繼續說他了,話題回到了蘇軾身上,畢竟他隻是蘇軾生活的一個配角,不值得古青青費那麼多口水。
他聽了很久也沒聽到自己的信息。
很快,他的一些學生悄悄收拾了行囊,趁他不注意,跑了。
程頤伸手想攔,但想了想,手還是無力地垂了下來,枯坐在地上,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他的學說對社會穩定來說很有利,他本來能憑借這個學說飛黃騰達。這些學生跟著他學習是為了前途。
可是現在天幕直接說了程朱理學的破爛名聲,可想而知,大宋的百姓會有多討厭這種東西,再也沒有前途可言了。
那些追名逐利的學生當然趕緊跑了。
有些心思單純的學生還想繼續跟著程頤學習,他們不是為了功名利祿,隻是為了純粹的知識。
程朱理學是個完整的體係,內容非常多,還是有些真東西的。
可程頤整個人仿佛老了十歲,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根本不見人。
他懷疑人生,孔聖人流芳千古,蘇軾青史留名,他遺臭萬年嗎?
......
【蘇軾惹了程頤,理所應當被他的學生聯手報複。
他們又搞了一次烏台詩案,說蘇軾不尊敬皇上。
結果高太後比宋神宗好多了,鐵了心保下蘇軾。
當時還有官員表示不滿:“為什麼太皇太後老是要偏袒蘇軾呢?”
高太後嘴上不願意承認:“老身哪有偏袒他,他又不是我的親戚,隻不過是因為神宗喜歡他,經常誇他是奇才罷了。”
事實上,高太後連宋神宗的變法都不支持,會僅僅因為宋神宗的幾句話保護蘇軾十年嗎?她是真的非常相信蘇軾。
當時司馬光死了,守舊黨派群龍無首,宰相的位置空出來。
高太後有一次接見蘇軾,散會的時候,讓侍從把禦前的金蓮花燭撤下來,送蘇軾回翰林院。
這可不是普通的蓮花,金蓮花燭相送是一種非常特彆的恩寵。
唐朝的時候,令狐綯,就是李商隱恩師的兒子,也是李商隱曾經的好兄弟。
他晚上被唐宣宗接見,臨走的時候,皇上用禦前金蓮花燭送他離開。不久,他榮升宰相。從此,這就成了一種政.治信號。
蘇軾馬上要升宰相了!
蘇軾受寵若驚,可是當宰相有什麼用?
當時他們這些守舊黨派內部也開始廝殺。蘇軾的朋友黃庭堅、秦觀……總是被不停彈劾。他的弟弟蘇轍當諫官的時候,也得罪了不少人。
蘇軾厭煩了黨派爭鬥,如果自己不離開朝堂,那麼他的朋友就一直會被攻擊。
他所以申請外任,到杭州當市長。在朝堂之中隻能天天搞鬥爭,一點實事乾不了,還不如到地方治理百姓呢。
他的態度非常堅決,高太後隻能放人。
他在杭州治理瘟疫,建立了最早的“火神山醫院”,給百姓熬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藥方是他自己提供的。
沒錯,蘇軾還擅長中醫,他經常親自上山采藥,給人治病,和沈括一起整理藥方。
他有個醫生朋友,醫生手裡有個藥方特彆好用,連自己兒子都不願意傳,蘇軾苦苦哀求,終於求來了藥方。
這種藥方叫做“聖散子”,藥材的價格非常便宜。巧的是,這個方子特彆對症,治好了無數百姓。
他把這個藥方傳給了當地的名醫。名醫把這個藥方記在了《傷寒總病論》,直到明朝嘉靖年間,這個藥方已經廣為流傳。】
古青青順手把蘇軾用的政策以及配方全部都放在了屏幕上。
.........
聖散子方在古代人眼裡,已經非常先進了。比如漢代巫醫不分家,還流行請巫師驅鬼呢。
很多朝代的人趁著這個機會,瘋狂抄錄文章。
東漢名醫張仲景連忙記下藥方,東漢時期疫病流行,短短二十年,死了許多萬人,居然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亡,導致十室九空。他把這種病稱為傷寒。
如果這聖散子方能對傷寒有用,那就太好了!
這方子的材料非常便宜,張仲景試著熬了藥,給自己的患者服用。
對有些患者來說沒用,而另一些患者病情好轉。
傳染病分不同種類,聖散子方並不萬能。但能治好一些人,已經非常難得。
後來,不少被治好的人如同天幕中的杭州百姓一樣,千恩萬謝,家中掛著蘇軾的畫像,每到吃飯必定拜一會。
....
李白望著天幕,有點發呆,心中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會寫詩,會治水,會畫畫,會做飯,還會治瘟疫……好像沒什麼他不會的事情。
他以一己之力拉高詩人這個榜單的技能數啊!
高適也深有同感,忍不住說:“太白,我覺得你肯定能上榜,也就是第一第二的區彆。第三的蘇軾居然如此博學,你有什麼能壓倒他的技能嗎?不然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