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麵色不好。自從天幕出現在大唐之後, 他特彆希望神仙能夠肯定他的功績。最好再批判一下那不肖子孫的暴虐行為,為自己這個被半圈禁的太上皇平反。
可誰知道,他迎來的不是鮮花和讚美, 而是赤.裸裸地忽視。
還不等他發作, 身旁的妃子就立刻生氣地說:“這狄仁傑是什麼東西, 也敢妄議上皇?”
緊接著,天幕道出了狄仁傑的身份。
【狄仁傑是大唐宰相,在他眼裡, 大唐的開國皇帝才不是唐高祖李淵,而是李世民。】
李淵:“嗬嗬……”
他安慰自己沒關係, 唐朝宰相自然畏懼兒子的威嚴, 所以非常諂媚。宋朝,明朝應該會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
他的功績可不亞於漢高祖劉邦呢。
緊接著天幕繼續說道:【很多宋朝和明朝人也不覺得他是開國皇帝。比如朱元璋就覺得李淵的天下是靠兒子打的。
元末明初文人黃哲:“唐宗開國任房喬。”
明代三才子之首楊慎寫:“李世民, 十八歲,舉義興兵。扶立起,老令公,大唐高祖。據長安,平禍亂,濟世安民。”
在很多人眼裡, 唐朝的開國皇帝實則是唐太宗李世民,而所謂的玄武門之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李淵眼前有些眩暈,雙手止不住地顫抖,雙腿失去力氣,整個人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摔倒在地上。
旁邊的妃子驚恐不已:“來人啊,快叫太醫!”
李淵心中咆哮,這不孝子在未來的評價怎麼會這麼高?!他這個父親,在他麵前竟如影子一樣, 黯淡無光!
他是個很好麵子的人,不然也不會說出“朕會比漢高祖還要流芳百世”。
天幕的話,簡直殺人誅心。
他推開身旁的妃子,吼道:“打仗的時候,我雖然在後方,但是智謀在握,謀定天下。怎麼被說得一文不值?”
天幕仿佛聽到了他的話,繼續說道:【其實唐高祖李淵也沒那麼垃圾,文治武功也能達到及格線。那他為什麼這麼沒存在感呢?
因為人比人氣死人,劉邦、趙匡胤,朱元璋這些同行文韜武略樣樣精通,都是能騎馬打天下的人。
可是李淵常年待在後方,指望著彆人給他打天下,自然沒有拿得出手的戰功。
而且,李淵還挺會拖後腿。造反途中,李淵大軍碰上了隋朝名將宋老生。久攻不下,李淵就不想打了。還是李世民在他帳前哭了一晚,還權衡利弊,這才讓李淵堅持下來。
後來稱帝之後,北邊的突厥虎視眈眈,李淵很害怕,居然想向南逃。還是李世民勸他,現在把領土讓給異族人,以後回來可就難了。李淵這才沒有跑。
偉人隻給李淵五個字 “遇事無斷製”。
李淵這個人優柔寡斷,他的魄力好像在決定造反的那一刻就用完了。
更絕的是,他在大方向上拿不準主意,打輔助打的也不行。
李世民在外征戰的時候,經常收不到糧草,不得不就地征糧:“師有經年之舉,食無盈月之儲”。
李世民手下的人,心想既然不給糧,那我們就自己囤田吧。
結果李淵那邊並不同意:“以為煩擾,不許”。
後勤一片混亂。
如果不是兒□□秀,李淵恐怕早就跟竇建德李密等十八路反王一樣泯然於眾人。
可能這就是父憑子女貴吧。】
這一席話,傷害性極大,侮辱性極強。任何一個愛麵子的人都接受不了,這樣被公開處刑。
李淵:“……”
“上皇,你怎麼了,上皇,你醒醒啊!”妃子眼睜睜地看著李淵暈了過去。
————
隋煬帝的位麵,隋煬帝楊廣麵如冰霜,遙望著太原的方向。
不久前,他接到了表兄李淵造反的消息,心中又怨又恨。人人都要反他,連李淵都不例外,枉費他對他的信任。
他生氣之餘,很快冷靜下來,表兄手下的叛軍不多,和朝廷相比,猶如螳臂當車。等他處理完棘手的盜賊,就會把矛頭指向唐軍。
可誰能想到,天幕出現在大隋,劇透了隋朝之後的唐朝。
那唐軍居然奪走了隋之神器!
一時間,朝廷人心儘失,百姓議論紛紛,無數人向唐軍投誠。
隋煬帝楊廣一腳踹翻了旁邊的太監,疑神疑鬼:“你是不是要去投唐軍。”
太監頭搖得像撥浪鼓,哭著說道:“陛下,老奴對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鑒,怎麼會去投降叛軍。”
隋煬帝楊廣又看向其他的隨侍,雙目赤紅:“那你們呢?說話呀,都給我說話呀!”
太監和宮女們嚇得跪伏在地,連忙表示不敢。
忠心的大臣連忙說:“陛下,莫要動怒,為今之計,還是安撫好唐軍才是。既然那李世民如此有用,就招攬他吧。”
隋煬帝楊廣見過李世民,對他的印象就是個小屁孩,誰能想到未來竟有這般造化?
隋煬帝楊廣:“是你瘋了,還是朕瘋了。他執意要反,又怎會歸順?”
大臣重重歎息:“除此之外,彆無他法了,隻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如果天幕能早來十年,天下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自然沒有造反的土壤,朝廷也不至於這麼被動。
————
與此同時,太原,年輕版本的李淵望著李世民,笑容非常燦爛。
李淵現在根基尚淺,野心不大,自信心尚未膨脹。得知兒子居然讓他坐上了皇位,他心情自然很好。
能當上皇帝,是多少人求不來的福氣啊!至於吃的是軟飯,他不介意,彆人想吃還吃不到呢。
李淵:“那算命先生說,我兒乃濟世安民之才,果不其然,一語成讖。到時候若能再見他,在下一定要重重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