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私庫(2 / 2)

西洋人送來的畫集,畫的全是不著片縷的金發姑娘,比春宮圖更加露骨,十分不知羞。

這時西洋還在晚期文藝複興時期,流行矯飾主義,流行大量聖母宗教畫,距離Q版這種現代藝術還有很遙遠的距離,於是看著隻是用西方顏料在繪畫,而不是真正的西洋畫,隻當是薑嫻用顏料畫出自創的畫法來,不會惹人起疑,疑心她是如何學會的西洋畫。

在紙張上畫好物品的樣子後,再在旁邊寫上物品名字、進貢方和進貢的年份。

用這格式,薑嫻一件件的記錄好物品。

當看明白薑嫻的意圖後,鑾奇庫的宮人雖然覺得她畫的很漂亮,但卻不覺得她能真的畫完——鑾奇庫的藏品非常多,一箱又一箱的,這要全部畫完,得多長的時間?嬌生慣養的貴主子並非靠畫畫維生,又怎會有這個耐性。

薑嫻在鑾奇庫畫了一會後,發現一時半會肝不完,也不方便在這過夜,便在臨走前,將所有箱子的物品全拿出來,清點一番後又收回去:“好,我已經把它們記住了。”

這才不到三個呼吸的功夫!

看著神情淡定的薑嫻,宮人麵露詫色,以為她在吹牛。

他們不知,薑嫻在腦海裡問:【截好圖了嗎?】

【……】

它是正經係統,怎麼乾起這種勾當來了。

回到倚竹軒後,薑嫻便攤開紙張繼續畫。

這種挑燈爆肝的時刻,讓她找回了從前加班的感覺,渾身安逸得如同泡在熱水之中,倒讓身邊的宮女心疼不已。

主殿有三個房間,薑嫻遷室時將其中一個定為了辦公室,西洋鐘就放在裡麵,讓她能更嚴格地執行日程,每日隻睡四個小時,便起來肝她的《鑾奇庫書冊》。

畫著畫著,她不禁想,若是數千年後有人將它挖出來,說不定會流傳出“Q版起源在華夏”的說法。

枕秋麵露憂色:“主子每日隻睡兩個時辰,身子可受得住?”

薑嫻隨口道:“為心上人忙活,我不覺累。”

她不會下班的,她對皇宮很有感情的。

而皇上在驚訝過後,也同意了她將西洋鐘拆開——隻要是禦賜的物件,隨意損壞是殺頭的大罪,換作在民間,得了聖賜的物件,還得每日香火不斷地供奉起來呢,誰想薑嫻不走尋常路,竟想將它拆開。

西洋鐘的內部結構複雜,但在係統出品的課程圖解下,動手能力很強的薑嫻不一會兒便把它搗鼓明白了。她畫了用十二時辰的新時刻表,吩咐造辦處做出兩份,再送到倚竹軒來。

將新的時刻表安裝上去後,薑嫻又將那煩人的木鳥拔掉,改成燕赤朝較為流行的瑞獸,再研究著將特彆響亮的聲音改得沉穩些,適合在辦公時提醒時辰,又不至於被驚得打亂思緒。

薑嫻沉迷手工之外,也不忘常到鑾奇庫。

有一回,卻被剛解除禁足的馬婉儀一行人遠遠地瞧見了。馬婉儀原是沒看到的,是她的大宮女司琴眼尖地瞥到:“娘娘你瞧,那位可是顧貴人?她怎麼從皇上私庫那邊出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