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前189年到公元前6年,不過是幾代人的時間,全國人口從一千萬飆升到六千萬。
那是什麼概念?
簡直全國都在嫁嫁嫁生生生。
高祖皇帝太棒了,惠帝也很厲害啊。即使往後的西漢皇帝都不是惠帝這一支的,但他們也挺感謝這位早婚青年,犧牲小我,來給全國男人做榜樣啊。
雖然蕭靖穿了過來之後,他沒像曆史上的劉盈那樣喪心病狂地加稅。但是劉邦的那一條為增加人口而想出來的法律,他沒辦法廢除。
祖宗法度不能擅改,他要是敢伸手碰這一條,彆說是朝堂上的大臣會極力反對。
連呂雉都要撕碎了他。
張嫣今年才十四歲了,他看著覺得還是個孩子,依舊一臉稚氣。但所有人都覺得她是大人了,要肩負起皇後的責任和義務,甚至
呂太後對於張皇後把持著皇帝不放,已經頗有微詞。
拿太後的話來說,皇後最大的責任就是讓皇帝綿延子嗣。
皇帝都二十多歲了,登基七年了,宮中彆說新生的皇子皇女,連個懷的都沒有。
長樂宮那邊早就放出話來,甭管是誰生的,隻要給皇帝生了娃,那就是大漢的大功臣。
“張氏你年紀小生不出來,還不許皇帝跟彆人生,哪裡有這樣的道理?”
“當年先帝尚未發跡,屋裡也有伺候的曹氏,還生下長子劉肥,本宮才新嫁進來,有說過一句不樂意的話嗎?”
“張氏你真是被皇帝慣壞了,一點兒規矩都不懂!”
呂雉的話像是刀子一樣,傳進去張嫣的耳朵裡,她聽得多了,卻從來不會跟舅舅抱怨。太後娘娘喊她去“教導”,小姑娘的態度很好,聽得很認真,做了筆記,還時而點頭附和。
然後一回到椒房殿,皇後便是——
虛心接受,堅決不改。
她喜歡舅舅,不願意與彆人分享。就如同太後“喜歡”高祖皇帝,所以才會那麼討厭戚姬和其他伺候過先帝的女人。
戀愛腦兼中二少年的張嫣想起上一代的恩怨,她甚至覺得太後肯定愛慘了高祖皇帝,才會因愛生恨,想要虐死戚姬的。
她笑得天真,哢嚓一下,便拿剪子把開得最好的白薔薇剪了下來。嬌嫩柔軟的白色花瓣上還沾著露水,旁邊是綠葉相襯,幽幽香氣很好聞,模樣也格外惹人垂憐。
之前有個家人子在發髻上簪了一朵白薔薇,說是家中父親去世,她在宮中不能服喪,隻能以此寄托哀思。
正逢皇帝見到了,覺得她是個可憐人,便賞了一筆錢,讓她回家料理喪事。
“這朵薔薇花多好看啊,可惜了。”
少女將剪下來的花朵隨手丟到筐裡,懶得再看一眼。
彆以為她不知道,那個家人子看到皇帝的眼神,就像是蜜蜂看到了一大壺蜜漿,恨不得一頭紮進去才好。那人的頭發烏黑油亮,靠近還能聞到濃鬱的薔薇香氣,她頭上的薔薇花開得很美,再加七八分美貌……
倒像是薔薇花修煉成精的美人。
嫵媚動人極了。
“應當是將數斤的薔薇花瓣泡在油裡,浸透出花香襲人的頭油,
然後塗在發髻之上。”張嫣一眼就看穿了,“真是好心計,弄來那麼多薔薇花,恐怕費了不少功夫吧。”
漢宮中的家人子,都是進宮的妃嬪後備役。
沒被蕭靖寵幸過的家人子,都等十八歲的時候放出宮去,青春還在,依舊貌美。她們進後宮鍍過金,算是有見識的,能平安出宮的女子都代表著品德端正沒犯錯誤,擱在婚戀市場上還挺受人歡迎的。
可偏偏就有人等不及了。
花叢中的皇後甜甜地笑著,她本生得貌美絕倫,陽光灑在她的身上,仿佛給她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猶如花神下凡似的。
“舅舅教我要善良啊,我聽話,便幫她一把。”她對身邊的人吩咐道,“鄭氏思念亡父,真孝順啊。我感動極了,決定賜她一份好姻緣,嫁予東平侯府裡的世子,待她守孝三年之後完婚。”
底下的人都讚歎皇後的決定仁慈極了。
東平侯府就隻有這麼一個兒子,世子又沒有兄弟相爭,以後他絕對是要繼承爵位的,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這樣一門好親事,若不是皇後親口賜婚,又怎麼輪得上鄭氏這種出身低微的女子來當侯爵府的夫人?
眾人都道是鄭氏好運氣,在帝後麵前都露臉了,才得此機緣。
張嫣的臉上高高興興的,還吩咐給鄭氏準備好嫁妝,她替鄭氏從舅舅那兒求來賜婚的聖旨,連同服飾和財物送到她的家中。蕭靖說她傻,鄭氏死了爹是真事,想要“偶遇”也是真事,就她這個小傻子還樂嗬嗬地給人送嫁衣。
什麼珍珠玉石的,跟不要錢似的,皇後大方地送了一箱子。
連皇帝都肉疼了。
他怕她被人騙了,還給她分析:“這種女的就是小白花啊,以後你遠著點,彆跟她們玩。她們表麵上哄著你,說不定心裡罵你是大傻瓜呢。”
“我分不清楚嘛。”少女聽他這麼說,似乎害怕得縮了縮頭,“舅舅可要護著我,彆叫小白花欺負我才好。”
“好好好,朕護著你,護著你一輩子。”
“真好。”
少女把臉埋到舅舅的身上,無人能看到她的神色。她的眼底都是輕蔑和不屑,舅舅以為她不懂,其實她都懂。
鄭氏想讓皇後喜當娘,那倒先叫她自己嘗嘗其中的滋味吧。
侯府的世子是尊貴,但他已經十六歲了。東平侯府隻有這麼一根獨苗苗,會不會叫世子早早生子留後?
等鄭氏結束孝期,當上世子夫人的時候,恐怕世子屋裡的婢生子都能跑著去打醬油了。
誰都不知道愛笑愛吃糖的皇後,看著是個傻白甜。
實則她內心裡藏著的瘋狂和執拗……
絲毫不亞於太後呂雉。
作者有話要說:張嫣是個白切黑的小天使啊。
真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