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滁州遊山玩水,喝酒吃席,好不快哉。他大筆一揮,寫下一篇《醉翁亭記》,他認為自己寫得好棒,私信要求學生小張全文背誦。
張嫣:就離譜。
張嫣:我都當媽了,還得背書啊?
師生之間的通信多年不曾斷,蕭靖是知道且支持,絲毫不認為老婆在結交外臣。張嫣捧著《醉翁亭記》的真人手稿,背得頭暈腦脹,想哭。
小張同學不知道《嶽陽樓記》已經在創作當中,估計範仲淹再過個把月能寫完。在大宋做個文化人要有好記性,許多文章都要背,往後十幾年還有三蘇嶄露頭角,讀書人爭相背誦蘇文。
蘇文生,吃菜羹,蘇文熟,吃羊肉。
讀書人混口飯吃不容易啊。
蕭靖:你可知足吧。
蕭靖:人家廬陵歐陽修把手稿給你,多珍貴啊。
官家張嘴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儼然一副“我很有文學素養”的樣子。
張嫣不知道他曾經學過,她見他背得那麼輕鬆,納悶道:“怎麼舅舅背書,看兩眼就能背下來。我看了一早上,隻記得廬陵歐陽修也。”
“因為我是官家嘛。”蕭靖笑起來特彆得瑟,“官家總是聰明一些的。”
張貴妃白眼一翻,他是說她笨不成?她細細品讀老師的作品,評價道:“老師這日子過得滋潤啊,你看看他寫的遊山玩水,溪深魚肥,泉香酒冽,還有野味和野菜可食。”
“是挺逍遙的。”蕭靖抽空回信歐陽修,“……永叔的學問和人品,朕是信得過的。可是叫你丟下一州百姓,回來教三個姑娘,是屈才了。朕想讓你幫忙介紹人選,對於公主們的太傅有以下要求。”
“一、人品要好;二、學問要好,熟讀經義,要會寫文章和詩詞;三、性情不能古板嚴肅,要懂得靈活變通,有幾分詼諧;四、對小孩要有耐心和愛心;五、要懂得樂器,順帶給公主們教授音樂;六、書法要好……”
“先生的年齡要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年紀太小,人沒定性,不夠穩重。年紀太大的話,容易跟公主們產生溝通障礙,俗稱代溝……”
收到信之後,歐陽修的表情是——
你是在為難我胖虎啊.jpg
他關起門來跟夫人吐槽:“官家的要求這般多,是想玉帝來給他教書不成?哦,玉帝也不成,玉帝老爺恐怕有幾萬歲,他不符合官家‘三十歲到四十歲’的要求。”
夫人楊氏捂著嘴在笑:“夫君難道不明白,官家是比著你來找嗎?這一樁樁一件件的,我看夫君挺符合的。”
“啊,也對哦。”歐陽修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是那麼優秀的人。
難怪他能教出貴妃這麼優秀的學生,他膨脹了!
他對於教育大業有著極大的熱情,再次私信給小張布置作業。他在赴任的途中遇到一個遊人,對方的文章寫得相當不錯,針砭時弊,博辯宏偉,行文頗有漢朝賈誼的古風味道。
歐陽修和蘇洵秉燭夜談,得知他對方考過兩次科舉,不中。歐陽修安慰道:“我考的頭兩回科舉也沒中,第三次才考上的。明允(蘇洵的字)繼續打磨學問,你以後肯定能中的。”
蘇洵對於自己沒考上科舉的兩次經曆,雖然沮喪,但沒有太多失望。他聊起自己的兒子:“我若不中,我還有兩個兒子。我教兩個兒子自幼讀書,他們學習很刻苦,肯定能中的。”
歐陽修在心裡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哪個讀書人不是自幼苦讀?
哦,蘇洵他不是。
蘇洵撓了撓頭發,不好意思地說:“我二十五歲才捧讀經義,之前不過是胡亂混日子。要是叫我一次考中,這才叫沒天理啊……”
歐陽修:我原以為我已經夠天才了,原來有人比我更天才啊。
要是蘇洵從小認真讀書,這人得厲害成什麼樣子?
歐陽修給皇帝回信:“我認識一個人,祖籍眉州眉山的蘇洵,年紀不是很大。他雖然沒考上科舉,但是他的文章寫得很好,詞一般,但詩很棒。他工於書法,擅行草,家裡世代會彈古琴。他親自給二子軾和轍啟蒙,應該是會教書的。我把我的琴拿出來,蘇洵彈的《文王操》……”
蕭靖收到歐陽修的信,剛開始一看——
這個人連科舉都沒考過啊?
仿佛沒有大學文憑,來教他閨女?
官家不是特彆滿意,他認為科舉成績是古代含金量很高的一個文憑,能代表一個人的文化水平。他再往下看,歐陽修說蘇洵有兩個兒子,一個名字叫軾、一個名字叫轍。
“歐陽修是不是收錢了?我給他出雙倍!怎麼有人給兒子取那麼奇怪的名字呢?”蕭靖把信遞給張嫣看,“我看咱家閨女的名字起得真好,一聽就特彆有福氣。彆人家裡軾和轍,一個叫車把手,一個叫車輪印,都不好聽。”
張嫣讚同地點頭:“蘇軾、蘇轍……是很奇怪的名字啊。”
“什麼,蘇軾和蘇轍?哦,對了,他家姓蘇啊!”
蕭靖一拍腦袋,他居然剛才沒反應過來。
蘇軾的老爸是叫蘇洵沒有錯,一門三蘇,皆是唐宋八大家。官家細想一下,今年蘇軾多少歲來著?這位小朋友會做飯燒東坡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