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奪得的三座城的百姓都在種植這些,他更覺得對方是在耍自己。
“這蕭大義到底想乾什麼?!”曆沉道。
曆偏看著自家三哥,在三哥疑惑地提出這個問題之後,他似乎第一時間腦海裡就有答案了一般。
兄弟倆關係不佳,麵對麵也沒說多少話,倒是一個丫鬟匆匆跑來讓曆偏跟木子出門,這才又一次結束兄弟倆的僵持關係。
曆沉看著曆偏還一副很樂哉地跟木子出門的樣子,不由地眉頭又微微皺起。
~
武國。
武國皇帝收到兩個兒子的簡陋束脩後簡直是暴怒不已。
尤其是他日日都向著把自己寶貝的太子給接回來,偏偏自從前一次失手後,太子被那武功深不可測的“蕭大義”看著,他手
下的暗衛還沒靠近就一次又一次地被發現了。
“這婦人到底想鬨出個什麼名堂!”氣憤後,武國皇帝這才咬牙切齒地問道。
身邊的大臣們各抒己見,有的說蕭大義是故意囂張威脅,有的說若是真是高產的糧食,那一定是得罪了武國又想求和並歸
順,才眼巴巴的送來。
而當後一步到的信件被呈上後,武國皇帝臉色又青了,“求和?歸順?那婦人怕是想賺我武國的銀兩才是真!”
“陛下,可是那蕭大義在信中說了什麼?”
武國皇帝是氣的陳述信中內容的耐心都沒有,他直接把信件丟給一旁的太監,讓太監給轉給下麵的群臣看。
信中出來各種真誠道歉,並強烈希望不再和武國為敵的意思,但是依舊不知道自己區區一點小小的兵力和武國懸殊極大,
態度卻根本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意思似乎是即使武國不願意成為夥伴,大義軍也不怕!
這樣的廢話大致寫了一頁後,最後便是介紹所謂的束脩,並誇讚了自己這高產糧食多麼多麼好,可以讓全天下百姓都能不
餓肚子。
誇讚一番後,又說了這些一點這些食物的吃法,這信件的嘮嗑程度,根本沒有信件是呈給武國天子的態度,態度就好像是
好友聊天一般。
最後的最後,她最重要的正題來了:若是覺得束脩不夠,儘管來找大義軍購買。給出的價格還絲毫不便宜!若是種的產量
不好,一定是技術不對,亦可派人來大義軍即將開的學府學習,不過到時候就是武國學習的人出束脩了。
“果然是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這女子簡直太膽大包天了!”
“若是按照這蕭大義的意思,那這些沒見過的糧食真能產出這麼多的糧食,乃是好事兒啊!”
“若是想讓整個武國都種上這高產的糧食,一百斤的種簡直微乎其微。蕭大義這女子果然狡詐!”
……
魔族可不知道自己一份信讓武國官員和皇帝都氣的死,但天書一事被她宣揚出去後,大義軍倒是更出名了!
甚至,在華都城和陽城,木子就已經成了不少百姓心中的“觀音菩薩”,天書的故事再一流傳,被百姓們傳的就越來越神乎
,百姓們更是坐實了她“觀音菩薩”的形象,說她是見人間罪惡,天上下凡來解救百姓的。
還彆說,這謠言倒是讓大義軍的形象提高了不少,更讓木子這個揭竿而起的普通人有了可以和皇族血統對抗的威名。
而在各種傳聞和謠言下,大義軍再也沒有曾經敢和武國叫板的囂張故事了。也沒有帶兵繼續攻城略地。
之後半年以來,在詔國各方勢力的爭奪下,不是沒有勢力想把忽然沉浸下來的大義軍滅了,然後吞了這三個城池。
但是現是遇到連武國都無法攻破的毒霧戰略,然後便是發現大義軍手中的武器和盔甲都比所有軍隊的好上上百倍!兩方交
戰,大義軍大刀一揮,就能把對方的武器砍成兩半。
這樣的情況也讓不少人更加覬覦大義軍首領手中的所謂天書了。
華都城。
在不少城池的老百姓都因為戰爭流離失所,華都城就好像是亂世中的淨土,到處都是百姓的歡聲笑語。
而華都城的繁榮和各種建設,對比半年前也像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般!
而城門口,一架又一架的豪華馬車駛入,因為城中本就繁榮,如此馬車進城後直接造成了嚴重的交通堵塞。
“這是什麼日子,怎麼這麼多馬車進城?”
看擠的不行的人群中,有人惱火地抱怨著。
“還能是什麼日子,咱們城主準備了半年的天書學府開始招生了!”一個婦女笑容滿麵地道。臉色全是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