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分吧。”
“你這孩子……”
打開了作為放映間的父母住的屋子房門,看了一眼還在自己屋中寫作業的女兒,確定寶貝閨女沒偷懶,於珍這才說道:
“其實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我記得……我第一次拍電影的時候,我也覺得我拍的片子是世界第一。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嘛~所以我能理解,但事實是,雖然你的片子從劇本構思、立意、到那種讓我眼前一亮的內核,都足夠證明你的文采。但你要知道,一份好的劇本更需要一名好的導演。而我們身為導演的意義,就是把一份隻能附在文字上麵的意境化作最直白的熒幕形象,呈現給觀眾。”
“所以……謝謝師公。”
剛要說話,見並不是電影從業者的王文宇給他遞過來了一杯水,許鑫趕緊道謝。
接著問道:
“於老師,我這片子拍的差在了哪?我覺得已經很完美了啊。無論是場景構造、鏡頭語言……難道是演技?”
“一方麵吧。”
坐在沙發上,於珍點點頭:
“就一名學生而言,其實你的表現已經很完美了。甚至,如果不是你上半學期落下來了很多專業知識的話……”
“於老師您放心,這一期我肯定好好學。”
“嗯,我知道,我看得出來。”
看著自己學生那雙目亮起的光芒,於珍自然不會不信。
可為人師表其實就是這樣。
雖然知道有些話會打擊到學生,但為了給他指明正確的方向,她還是要說:
“演技是扣分項。但對於你們學生而言,已經可以了。不管有沒有台詞,你們的表演其實都可以給出一個合格的分數……”
“那如果不是以學生而言呢?”
看著自己學生眼中燃起的勝負欲,於珍便明白……
這孩子挺軸的。
想了想,她問道:
“你是想做一名導演,還是演員?”
“當然是導演……雖然這部戲是我自己上的,但我還是喜歡站在幕後。主要是那種演一條就回去檢查一條的感覺很難受。”
“唔……那演技方麵你其實倒不用太在意。完全可以跟著課程走,等到了大二,自然會有教你如何分辨一名演員演技的課。我現在對你說反而會誤導你。如何?”
“……好。”
“那咱們就來說說這個劇本我覺得差在哪吧。”
在許鑫下意識坐直了身子的動作下,於珍說道:
“還是那句話,對於一個剛上了半個學期……或者說半學期都沒好好學的人,你對鏡頭語言的那種敏感,足以證明天賦。但是,你這部片子如果放慢來看,其實你會發現,很多鏡頭都被你表現的很淩亂。”
“……淩亂?”
“是的。”
於珍拿起了茶幾上的一個本子。
本子一片空白。
而她拿起了筆,在空白的紙張上畫了一個點。
黑點。
在白紙上很惹眼。
“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
“黑點。”
“對吧?就算這黑點隻占據了這張紙百分之一的篇幅都不到,但你還是看到了它。”
聽到這話,許鑫皺起了眉頭。
“您的意思是……”
“有沒有想過電影到底是靜態的藝術還是動態的藝術?”
“當然是動態藝術。”
“沒錯,那你覺得它的動態之中有沒有靜態美?”
“當然有。”
“瞧,這就是問題所在。”
她的筆尖點在了紙張上麵:
“這張紙,就是你的熒幕。他是動態的。而這個點,就是靜態的。或許不多,但你卻能一眼就記住它。而你這部片子的缺陷也就在這。首先,你采用的是跟拍的方式,鏡頭雖然努力做到了平靜,但本質上,你的靜態做的不夠好……或者說幾乎沒有。
而你剛才也說了,你這電影拍的很順,幾個小時就搞定了十幾分鐘的鏡頭。快麼?肯定的。但你有沒有想過,你覺得拍的順,到底是因為片子中的鏡頭語言符合了你心中的想法呢?還是說,通過無數個拍攝細節,對於演技、對於鏡頭,對於燈光、畫麵等等一係列的環節,通過它們,把你需要的鏡頭詮釋出來而順利呢?”
“……”
許鑫的眉頭皺的越來越緊。
思考了片刻,問道:
“您的意思是說……感覺對了……但是……卻隻是因為我覺得這麼拍,符合我心裡的感覺,所以才合格。而不是說,是讓燈光、演員的演技這些東西每一個環節都符合我的要求,從而量變引起質變,把它詮釋成為了我心中的那種風格?”
他的話雖然有些繞,但實際意思很簡單。
前者是:你按照我的想法拍,那就沒問題。
而後者則是:這裡合格了,下一個也合格了,下下個也合格了。無數的合格組成了絕對堅固的支撐點,構築出了他想要的“沒問題”。
二者乍一聽類似。
可實際上……就像是法拉利與奇瑞QQ。
都是車,可一個是藝術品,一個是工業流水商品。
天差地彆。
而聽到這話,於珍露出了滿意的神色,點點頭:
“許鑫啊……”
“?”
看著弟子那疑惑的眼神,她語重心長,滿眼期盼:
“答應老師,好好學。從前者,努力成為後者,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