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他就著這一杯果汁,把老爸的發小是怎麼撞死的人,怎麼進去的之類的都複述了一遍後,說道:
“我就是聽到這個故事後,想寫一些……關於自己家鄉的事情。師公您也知道,我家不是陝北的麼,寫這些東西我也熟悉……而我有了幾個點子後,都在腦子裡模擬過……就覺得味道不對,特彆平庸。就……平平無奇,感覺特彆套路化,無非最後是正義得到伸張的故事……”
“套路其實就等同於故事的框架,並不用那麼排斥,它更像是你已經清晰明了的主線,而編劇要做的就是在主線之中通過不同的手法在細節處凋琢,可能上限不高,但下限實際上是挺穩定的。所以,對於新人作者而言,不一定非要標新立異,想著:啊,我要推翻套路,我要創立自己的個人風格。……這些是沒意義的,雖然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有著那種一書成名的天才,但更多的作者其實是靠著一點點完善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以及愈發成熟的想法,來創作出一篇好的作品……”
憑心而論,王文宇的話挺中肯的。
可許鑫還是搖搖頭:
“主要我過不去自己那一關……”
他不會說什麼“這是我繼承了媽媽的遺誌”這種話。
沒必要,太扇情,而且也太矯情了。
並且這是他自己的標準,而不是衡量彆人的標準。
這種事,隻要在心裡衡量“我做這種事媽媽會不會擔心”、或者“有沒有必要”之類的就可以了。
而王文宇對許鑫這種情況也不陌生。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很直觀很直觀……甚至可以說是“標準”的新人心態。
他見過許多新人作家投稿時,都是一副“啊,我的書一定要吊打誰誰誰”、“藝術性絕對前所未有”或者“我這本書你能看是你的榮幸”的態度……
從業時間長,見的就多。
而也正是因為見得多,說的多,他才明白現在這孩子的心態其實不碰壁的話,學不會成長,很難轉換過來……
從這一點上來看,其實王文宇是誤會了許鑫。
因為許鑫說的自己的標準,並不是比肩誰,而是純粹一種自己的不接受。
他也沒攀比的心態,純粹的是覺著比起自己見的、聽的、經曆的來講……他找的那幾個切入點有些薄弱。
不過,雖然驢唇不對馬嘴。
但確確實實,許鑫聽的認真,王文宇也沒湖弄許鑫。
以一個編輯的角度,給了他不少建議。
比如先把故事進行碎片化,把你想表達的段落寫出來,然後通過連線的方式連接,先把故事概括建立起來。
又或者是找同類型的故事進行參考……注意,是參考,不是抄襲。
說的真的挺認真的。
當然了,餃子也沒少吃。
而許鑫這才發現……於老師這兩口子……也挺能喝啊。
等於老師重新開始煮餃子的時候,兩口子一人二兩酒已經下了肚。
而就在許鑫和師公就著涼菜聊他這個故事裡想要展現出來的閃光點時,於珍的電話忽然響了。
誰也沒當回事,直到於珍走出來,看到桌子上的電話來電人後……忽然一愣……
拿著手機就往廚房走:
“喂,馬導……”
而許鑫見於老師有電話,也降低了說話的動靜。
結果聲剛壓下來,忽然就聽見於珍一聲:
“啥?……現在!?”
聲音裡滿是驚訝。
許鑫不在說話了,想著先彆打擾於老師。
王文宇也納悶的看著廚房。
然後倆人就聽到於珍說道:
“這……文宇剛出差回來,我們倆還喝了些酒,這一嘴酒味的……”
接著又停頓了一會兒:
“行,我明白了,那我這就過去。……嗯嗯,一會兒見。”
“?”
“?”
“?”
連帶著王馨在內,桌子上的三人都疑惑的看著於珍。
王文宇更是直接問道:
“怎麼了?誰找你?要出去?”
於珍點點頭:
“馬導找我過去,張導不是本來說下周一回來麼,但忽然提前了,現在剛下飛機,喊著團隊在的人去碰下頭。”
許鑫不知道倆人說的是什麼,可王文宇一聽後,下意識的說道:
“那我去送你……”
“不用,我自己開車……呃……”
忽然,兩口子都有些傻眼了。
接著,於珍反應過來後又來了一句:
“那我打車去吧……”
“彆啊,於老師,我送您一趟不就行了。我又沒喝酒。”
許鑫從兜裡拿出了奧迪鑰匙:
“這天寒地凍的,哪能讓您打車呢。”
“呃……”
於珍一聽,上上下下的沒頭沒腦的看了許鑫兩眼,忽然點點頭……
“也行,那……你和我一起去吧。”
沒辦法,誰讓看自己這個學生順眼呢。
是個好苗子,該提拔的時候,得提拔。
這不也是老師的責任麼。
而許鑫倒沒想太多,聽到這話後,忽然扭頭……
“馨馨,你的餃子還吃不?”
不明所以的王馨搖搖頭,就瞧著這個許哥哥端起了盤子一陣扒拉……
七八個餃子一起塞進嘴裡後,衝著她一樂。
咕噥了一句:
“哥哥替你吃……於老師,走吧?”
“……你這孩子。”
於珍笑著搖搖頭: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