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得出來了(一萬!)(2 / 2)

“你說把愛漸漸放下會走更遠……”

“又何必去改變已錯過的時間……”

已經發布了一周的《不能說的秘密歌迷大合唱,響了起來。

可周傑侖卻無語了。

拜托……

我是想要看看大家的真實反映啊。

怎麼來唱歌了?

又不是演唱會……

要是能拿獎,我天天給你們開演唱會都行……

我要聽反映啊……

還沒說話,接著,黃俊朗這邊的門就被推開了。

阿郎一個不注意,還被撞了一下。

接著,幾個中年老外走了出來,看到了黃俊朗後一愣……

其中一人似乎有些疑惑,說了句“ahdesole”的抱歉話語後,又歪了歪頭……

但也沒說什麼,徑直離開了。

而彈頭壓根就沒管黃俊朗,趁著幾個法國人開門,他的眼睛就往裡麵瞟。

可惜……

這門是帶自動關合功能的。

他也不敢阻止關上,門很快再次關閉。

就這樣,大家在沉默中,聽著裡麵的歌聲……

整整聽了一整首後,忽然……

“喔!

“嘩啦啦啦啦……”

掌聲和歡呼聲才從裡麵響起。

而就在這時,劉墨墨走到了周傑侖身邊:

“得走了,有記者和媒體過來了。”

聽到這話,周傑侖趕緊應了一聲,帶著大家夥離開了。

而從安全通道裡走出來,遠離人群後。

周傑侖又看了一眼那些人群進出的影院正門,試探性的來了句:

“還……還不錯喔?”

“……”

“……”

“……”

除了李平東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怎麼說……

說不錯吧,挺不錯的。看的人又多,歡呼聲又高,還弄出來了大合唱。

確實不錯。

可……

現在大家夥其實都弄不清楚,到底是因為歌曲,還是因為電影本身……

要是電影放映結束,就有鼓掌和歡呼聲,然後開始唱歌,再鼓掌再歡呼,那肯定就是成功沒跑了。

不管能不能獲獎,最起碼得到了肯定。

可現在……誰心裡也沒譜了。

歡呼聲,有。

鼓掌聲,有。

片尾曲也收獲了肯定。

可問題是……質量到底咋樣啊?

所以,誰也不知道說些什麼。

這時候還是李平東第一個開口的:

“哈,其實觀眾的反應並不能決定評委的觀點。”

中年人叼著煙,語氣輕鬆。

畢竟是老江湖了,大風大浪都經曆過,看著一群“萌新”撓頭,他自然得站出來帶隊。

“今天的放映是給觀眾看的,也是給影評人看的。但評委那邊的定論基調基本上通過一輪又一輪的審核,已經定死了。所以是好是壞其實都沒什麼太大關係。你們也不用想著靠觀眾的叫好叫座,就能影響了什麼。也不用因為沒有觀眾就會覺得影響了什麼。沒必要的木已成舟,眼下好好享受這場屬於電影的盛會才是真的。”

聽到他的話,周傑侖、彈頭他們心裡算是舒服了一些。

不過……

隨著被劉墨墨的注視,李平東同樣也看了她一眼。

倆人通過這一眼的對視,已經明白了對方心裡的某種觀點,其實和自己是一樣的。

今天來的都是亞裔的臉孔。

外國人很少。

雖然不排除沒買到票……但總體看下來,這片子在歐洲這邊的受眾力,似乎很小的樣子。

讓人有些擔憂。

這時,彈頭問道:

“李導,那我們在哪可以看到評價?”

“戛納的網站上……不過現在還沒有,這會兒是晚餐時間。法國這邊的人挺懶散的,就算有影評人會寫影評,也肯定是晚餐之後了。所以……咱們去吃飯吧?怎麼樣?”

聽到這話,眾人自然也沒意見,點點頭就靜悄悄的在劉墨墨的帶隊下,朝著這附近一家還不錯的餐廳而去。

一頓飯吃完,其他人想看電影,看看其他導演的作品。

唯獨彈頭,他對自己出演的這部電影保持了相當高的專注力與熱情。

你們想去看電影?

行啊,去唄。

我回酒店……

不行,我得看看評論去……

這話聽的劉墨墨直接翻了個白眼,問了一句很紮心的話:

“你懂法語嗎?”

“呃……”

……

法國時間夜晚11點半。

周傑侖的酒店套房之中。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劉墨墨身上,隻見她在戛納的網站上翻找到了《secret這一欄,點進去後,往下拉了一下。

戛納的電影節並沒有所謂的觀眾留言板,但會有專業的影評人的文章鏈接。

而通常情況下來參展的電影節觀眾留言,是在另外一個網站上麵看得到。

這個網站並不是官方網站,但每年會根據入圍名單,羅列出一部又一部電影,供已經看完的影迷討論。

而比起影迷如何看待這部片子,可以作為風向標參考,顯然眾人更在意影評人的看法。

而或許是因為時間太早的緣故,整個網站鏈接上,就隻有一個影評人鏈接,劉墨墨直接點了進去後,對眾人開始翻譯:

“這篇文章是由影評人……讓·帕森·馬德林寫的。”

“他出名嗎?”

劉墨墨話還沒說完,彈頭就問了一句。

而劉墨墨想了想後,說道:

“二線吧。距離大影評人還有一段距離。不算特彆權威。”

“呃……”

彈頭似乎有些失望,而桂倫鎂則問道:

“他說的什麼?”

“我看看啊……唔,我給你們翻譯一下。他的第一句話:謝謝上帝,終於讓我看到了天朝電影人的進取心,他們終於不再滿足……滿足……挖掘人性醜陋的一麵了。”

“……”

“……”

“……”

一屋子人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我對這部影片的定義很鮮明,它是割裂開的兩種極端。它有著非常讓人眼前一亮的指導風格,但同時,演員的演技就是一場災難……”

順嘴翻譯出來後,劉墨墨趕緊收住了話語。

有些尷尬。

而更尷尬的是其他人……

“沒……沒事,你繼續講好了。”

聽到周傑侖的話,劉墨墨點點頭:

“好。”

不過,在看完下一句話後,她還是決定委婉的翻譯一下:

“大概意思就是說,演員的演技還很稚嫩。就是這意思。”

“……沒事喔,你就直接翻譯好了,我們都能接受。”

顯然,周傑侖更想聽“真話”。

“……好吧……我不清楚為什麼個人風格如此濃鬱的導演,會在選角環節上出現這種失誤。在我看來,他的角色選擇完全是一種災難。男主角的……”

她又看了周傑侖一眼,想了想,繼續翻譯到:

“男主角的演技生澀而呆板,充滿了門外漢的味道。女主角的表現乍一看很不錯,但實際上內核空洞毫無靈魂可言。而其他配角,除了那位男主角的父親外,看起來都充滿了做作的樣子。這部片子的選角簡直是災難性的……嗯,後麵的話基本都是批評,我就不翻譯了,我直接說下一段。”

劉墨墨看著大家的臉色都不好,索性直接跳過了這部分:

“好了,女士們先生們,在缺點說完後,讓我們回歸到電影本身:坦白地講,它是我最近幾年關於天朝電影看過最舒服的一部片子。而上一次讓我對天朝電影有如此感覺時,還是《not one less……唔,《一個都不能少。

當時在威尼斯看《一個都不能少時,我就被張一謀導演那褪去了刻意營造的人工色彩,開始朝著探尋自然、淳樸的美麗所感動。但那部電影就像是曇花一現,我以為天朝電影已經開始進入下一個階段時,卻又被這幾年來那些天朝電影人們繼續拿著晦澀、黑暗的題材來參展,而感覺到沮喪。

首先,這部影片的導演風格很棒,電影之所以被稱之為藝術,它的最基本定義就是由色彩、鏡頭、演繹對象來組成。而這部電影無論是從調色、場景布置、還是那讓人感覺到舒適的節奏中,都能看出來身為一名導演的掌控力。

他為這部影片注入了自己鮮明的個人風格。

喜歡用布景烘托角色內心世界,喜歡通過綜合環境,而不是單調的演技來表達一對熱戀男女內心世界的豐富多彩。當然了,也不排除他是在彌補演員的不足。可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彌補,我覺得他很棒。

其次就是節奏的連續性。這個劇本很有意思,乍一看,是一條故事線貫穿始終,但實際上導演卻在為我們展露出了四種不同的結局。而這四種結局並不是很突兀的穿插,是被合理的埋在主線之中。隨著他那舒適卻不遲緩的主線故事,一點點展開。

甚至,這部影片有一個很有趣的點。它充滿了合理性,也就是說,你可以把四個結局……或者說四個截然不同的人生歸納為一個,也可以通過那主線的結局,來反推在某一個時間關鍵節點,如果男主角做出了另外一種選擇後,會得到一個什麼結果。

導演很誠意的把四種合情合理的“悲劇”展現給所有人。但偏偏又沒有過分渲染,輕描澹寫的一筆帶過,讓人產生了一種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真棒的慶幸。

請原諒我再次提及天朝電影,因為這部電影真的給我了很大的驚喜。沒有過分渲染悲劇,似乎也與黑暗絕緣,甚至他沒有刻意去剖析那影片之中來自校園內的惡意與醜陋。而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這些年天朝電影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的東西。

我從來不覺得晦澀、黑暗、人性的醜陋才能構建成步入藝術成就的最高殿堂那把鑰匙。人類對光明的渴望一定是遠遠超過黑暗的。

而這部電影,至少我認為,它出自一個內心充滿陽光的人手中。利用劇本,利用這種一分為四,卻又合眾成一的巧妙故事結合,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身心愉悅的故事。同時,通過對於鏡頭的掌控力,把整個看似單一的故事,排編成了一個耐人尋味,但專業性無需過強也能看懂的青春電影。

顯然,這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但就像我之前說的,它的缺陷同樣明顯。第一,劇本的深度不夠,它的上限很低……甚至在我看來,它的深度有限,但導演在有限的劇本裡努力把它帶入到了一個超出極限的高度,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第二,就是全劇演員的演技,大大的拖累了它,它本該值得一個更好的評價。

最後,我的觀點是:雖然這是一部割裂嚴重的青春愛情類電影,但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能在這裡麵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回憶共鳴。所以推薦去看。而且,它確實是在天朝電影很難看到的一種全新風格,甚至是這兩年給予我最大驚喜的天朝電影。

而至少跟我一起去觀看的同行們也都有這個觀點。

因為它讓我看到了天朝電影人正在試圖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如果你和我一樣對天朝電影感興趣,卻已經厭煩了他們探尋、暴露黑暗麵的風格,那麼,這部電影會帶給你完全不同的感受。好了,晚安,女士們先生們。”

同步翻譯完成。

劉墨墨長舒了一口氣。

下意識的抬頭,看向了大家夥的表情……

想了想,她說道:

“總體而言,對於……許鑫的評價,很好。電影……在他這應該是及格的分數……至於批評方麵,其實你們也不用太介意,影評人就是一個雞蛋裡挑骨頭的職業,不可能有一部電影完美的滿足所有人的。所以……不用太在意……”

說完,她刷新了一下網站,見沒有新的影評後,她說道:

“我們看看觀眾評價吧……”

操作了一番,點點頭:

“評價還不少……大家來看一下?”

彈頭和桂倫鎂第一時間走了過來。

“拍的好美啊……”

最新一個漢語評論映入眼簾。

……

“《不能說的秘密戛納展映第一輪全場爆滿!”

“觀眾:周傑侖的演技帶給我們很大的驚喜,電影也很好看。”

“《不能說的秘密或成為戛納最大一匹黑馬?”

“提前預測:《不能說的秘密有望獲得哪些獎項”

“王佳衛、侯孝閒、許鑫,天朝電影的影響力正在席卷世界”

國外的人在看,國內的人也在關注。

一些電影雜誌被派往海外的媒體已經在電影結束後,帶了第一手的資訊回來。

先是《不能說的秘密窗口的長隊,與其他電影窗口的“冷遇”,到影片放映結束後,一些觀眾的采訪,包括《不能說的秘密這首歌的熱度……

一下子,似乎全天朝的人都知道了《不能說的秘密這部電影的名字。

而首當其衝改變,就是各大影院不約而同的開始做加大暑期排片量的準備。

畢竟……這熱度眼看已經起來了。

先彆管獲獎不獲獎,排片量大一些肯定沒錯。

其次就是各個演員藝人經紀團隊那邊收到的采訪邀約。

甚至連周傑侖他們在法國那邊,都已經受到了許多趕到法國的國內媒體邀約采訪。

並且,伴隨著第二次、第三次不同時間段,無論是淩晨、上午的展映,每一場都被一些在法國、英國、德國這些相近國家的天朝人趕來這邊而導致爆滿的放映廳照片烘托的,大家似乎……都可以預見了,這片子一定能拿個大獎回來……

似乎戛納最佳電影的獎項、乃至影帝影後都開始衝著招手了……

雖然一些懂行的媒體,或者是網民還在解釋主競賽單元沒這部影片,周傑侖也不可能戛納封帝……但好虎架不住狼多啊。

在一些不懂行就瞎發文章,帶節奏的媒體推波助瀾下。

這五月初的國慶節裡麵,幾乎新浪、搜狐、網易、百度這些地方,時時刻刻都能看到關於這部電影的傳聞。

彆說其他人了,連西影廠自己都懵了。

平常也不是沒見過某個歌手跨界影視圈時,做宣傳的場景。

可這一次……

怎麼莫名其妙的這麼高?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不能說的秘密在戛納屠榜了呢……

什麼情況?

雖然這些新聞讓他們少了不少花心思宣傳的費用與腦筋,但這走向是真的沒看懂。

這……怎麼堪比奧斯卡了?

熱度怎麼這麼高?

就離譜。

但離譜歸離譜,需求決定市場。

網民想看,那就玩死裡推唄。

畢竟票房和各大發行公司的收入都是直接掛鉤的。

於是,各種照片,采訪,周傑侖他們接到手軟。甚至連楊蜜也沒跑了,一邊演話劇,一邊偶爾要接受一下電話采訪……甚至,戛納之後的宣傳檔期也已經排的滿到不能再滿了。

一切的一切,都在烈火烹油、繁花似錦。

可同時,越來越大的疑惑也在許多人心裡出現。

這電影熱度都高成這樣了……

為什麼這個導演還不站出來?

彆說觀眾不懂,圈子裡的人也不懂。

這時候不正是收割名利的時候,你稍微露露臉,巨大的好奇心就會催使著彆人對你趨之若鶩。

娛樂圈最難的是什麼?

最難的不就是讓彆人怎麼記住你麼?

你這時候但凡出來露個麵,收獲的東西可能彆人一輩子都趕不上。

你……</

p>

你倒是出來啊。

玩什麼神秘呢?

這許鑫……

到底是誰啊?

無數的不解,在從演員那刨根問底被守口如瓶後,轉化成了愈發大的好奇心。

以及好奇心之下的那一份不滿。

這人……

這麼裝的嗎?

連露麵都不露一下?

玩什麼神秘,裝什麼深沉呢?

看著不管是楊蜜、周傑侖、桂倫鎂還是誰,被問起來“許鑫導演到底在做什麼”或者“能不能跟我們說說許鑫導演的履曆”之類的時候,全部整齊搖頭,統一回答“他在忙很重要的事情”的場麵……

大家愈發不滿了。

而就在這個節骨眼,還在燕京那邊忙碌工作環節的張一謀,給許鑫打了個電話:

“準備回燕京一趟,和蜜蜜一起接受下采訪吧。在這樣下去……對你影響不好。”

“……啊?”

已經曬的比從燕京走之前黑了兩圈的許鑫一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