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兩個大原因(3/1)(2 / 2)

雖然都是下午了,但作為一個在一線民警位置上乾了一輩子的人,他自然有著自己的關係網。

大能耐或許沒有,但你要說弄上個五六斤好羊肉,那肯定是沒一點問題的。

羊肉、韭花、芝麻醬一係列的東西,對於燕京人的冬天來講,那是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情。

五點出頭,天剛黑的時候,他就回來了。

提著一兜羊肉進了廚房,開始手切羊肉。

楊蜜也來幫忙。

至於許鑫……看孩子去吧。

涮羊肉這種事情,他不算精通。

把玻璃暖房裡弄的暖和一些就好。

而用煤燒火這種事,許鑫可就擅長的多了。

沒多久,暖房裡就變成了穿著毛衣都嫌熱的溫暖如春之地。

再然後,穿著棉服,挺個肚子的徐浩鋒便敲響了家門。

楊蜜出來迎客,看到了他後,親切的喊了一聲:

“師兄。”

“誒,蜜蜜。”

徐浩鋒笑著遞過來了一個盒子:

“沒什麼買的,在香江來的時候,剛好看到有賣寶寶睡衣的。以後孩子用的上買了兩套。”

“哎呀,師兄太客氣啦。”

楊蜜看了一眼就知道,這睡衣至少一歲多之後才能穿。

不過讓男人買小孩子的東西能那麼細心,也多少有點為難人。

心意到了就好了。

“許鑫,許鑫,快,師兄來啦。”

聽到動靜,給倆寶寶讀書的許鑫起身,站在門口迎了一下:

“徐導,您好。”

打了個招呼後,許鑫說道:

“咱們先進屋吧,孩子還在這呢。我不好出去。”

“對,師兄,您先進屋,咱們今天吃涮肉。馬上就準備好了,先坐下喝杯茶。”

“呃……誒,好。”

徐浩鋒應了一聲,目光從院子裡那些兵刃上一掃而過後,在許鑫的歡迎下走進了屋。

“外麵冷吧?”

“哈,還行。坐車,倒不怎麼冷。”

因為是第一次見麵,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

而且許鑫留意到了一個小細節。

在換上了拖鞋進了屋後,看到了爬爬墊上的兩個小家夥,他並沒有用拖鞋踩爬爬墊,甚至湊近看著倆孩子的時候,都是先拖鞋,跪在爬爬墊上走了幾步,到倆孩子麵前後晃了晃手。

同時,他的腳都是翹著的,沒碰爬爬墊。

挺細心的。

許鑫心說。

接著,徐浩鋒看向了許鑫,笑道:

“本來還說請你倆出去吃的。”

“在哪都一樣,家裡吃著更放心一些。”

“那倒是。現在外麵的吃的各種添加劑什麼的,特彆多。”

“對。”

許鑫發現,徐浩鋒這人其實挺有意思的。

說話慢吞吞的,文縐縐的,一點都不像是練武之人的那種性子。

給人的第一感覺還挺好。

“許導最近還在籌備《山楂樹?”

“對。明天後天就開始第二輪的靜秋試鏡了。”

“那還挺順利的。什麼時候拍?”

“明年。劇組都籌備的差不多了,年前把選景都搞定。年後開始改造……預計四月份到五月份開始吧。爭取在盛夏之前結束。”

“這部戲預算是?”

“製作費用的話……一兩千萬,片酬還沒出來呢。不過具體製作成本最多也就三千萬,高也高不到哪去,極限了屬於。”

“是。我看了下,這戲難就難在年代背景上麵。那些布景必須得老道具師來弄,年輕人沒經曆過那個年代,不見得能設計出那個味道。”

“哈哈哈,徐導說到點子上了。所以這次廠裡挑選的都是老師傅,力求重現那個年代的色彩。”

倆人借著《山楂樹的話題交流了一會兒,楊蜜走了進來。

“師兄。”

她笑眯眯的打了個招呼。

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受任何影響。

而徐浩鋒應了一聲後,忽然露出了有些不好意思的神色:

“蜜蜜……這……我挺不好意思的。”

“彆呀。”

楊蜜趕緊攔住了他繼續說下去的想法:

“這話從哪說的?沒選上肯定說明我不適合唄。您要是這樣……以後我還怎麼和師兄您共事呀?”

“……”

聽到這話,徐浩鋒猶豫了一下……

忽然歎了口氣:

“唉……其實你表現的一點問題都沒有。你那天走之後,我和導演的觀點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劇本製約了你。”

他臉上滿是愧色:

“我覺得我最大的失誤,就是沒給你一個大概的故事概覽。如果能大概給你說一下這個劇本講的是什麼故事,那你隻要延續著這條線來走,絕對會沒問題的……

但同樣的,作為一名作家編劇,我最難受的地方也就在這。因為我覺得你的構思其實很出彩,真的相當出彩。你豐滿了宮二這個人物。一下子……把整個主題立意都給上升了。

尤其是研究完了你的記事本裡寫的內容後,我更覺得……是我們設計的劇本製約了你的發揮……真的挺對不住你的。我和導演都覺得如此……”

他其實不提這個還好。

提這個……反倒是許鑫起了好奇心。

被劇本製約了演員對於角色的詮釋?

這說法……

難道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姐姐把宮二這個角色演的鋒芒太過了?

下意識的,他看向了楊蜜。

而聽到這話後的楊蜜卻並不意外,隻是笑著說道:

“沒關係啦。”

看起來,她似乎真的不覺得有什麼。

可這話在徐浩鋒聽來,卻異常無奈。

其實……

劇本是可以改的。

真的,他和同為這個劇本的編劇周靜之在研究完了楊蜜的記事本裡的內容後,都對楊蜜這種用“武學境界”來定義宗師境界的思路相當感興趣。

那個大時代之下的宗師,高在武藝。

可同樣的,更高在一層更加深、更加廣的哲學意義上。

他們每個人都是宗師。

可每個宗師在那個大時代之下,卻都顯得異常的“被動”。

用記事本裡的話來講,宗師在那個年代,同樣是被裹挾著的芸芸眾生。可同樣的,越是被裹挾,才越能彰顯出每個人的堅持與執著是何等的動人。

薪火相傳,連綿不絕。

而楊蜜這個記事本裡的內容到底有多厲害?

這麼說吧。

劇本開場時候,葉問有一段獨白,大概的意思是師父告訴他,綁上了這條腰帶,就是習武之人。習武之人,無論如何,都不能鬆懈心中的那一口氣。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 】

而這一口氣,就是功夫。

功夫,就是一橫一豎。

最後隻有站著的人和躺下的人。

這裡,直接用上了楊蜜的那一種境界。

用劇本裡的境界定義,是: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這個階段的葉問,見的是自己。

而在經曆了許許多多的事情後,終成一代宗師的葉問,在最後麵,被徐浩鋒添加上了一段台詞:

“所謂千拳歸一路。到頭來,功夫還是隻有兩個字:一橫、一豎。”

用楊蜜的記事本裡的話來定義: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

而說出這句話的葉問,最後,來到了最後的那個境界:

“見眾生。”

也就是:“見山還是山”。

剛好形成了一個點睛之筆一般的閉環。

並且,他甚至還套用了楊蜜在記事本裡的一句話。

那是源自《法華經的一句經文,叫做:以一燈,傳諸燈。終至諸燈皆明。

以這一句話為引子,設計了一幕剛好和宮二出家奉道在寺廟裡的鏡頭同樣的場景。隻不過這一次,他設計的畫麵是佛前靈台上供奉了許多燈。

暗喻:功夫傳向了世界。

所以幾乎可以這麼說,楊蜜的記事本裡的東西,就像是太極陰陽圖裡的陰陽魚。

劇本是陽,她記事本裡的東西,在徐浩鋒看來就是陰。

兩者是可以達到互補的。

他們設計的劇本,男性化,非常的“陽剛”。

而楊蜜設計的宮二,就是那個“陰柔”,完美的填補上了整個劇本,讓它徹底升華。

作用真的很大。

可最讓徐浩鋒感覺到難受……愧疚的地方也就在這。

用了人家的東西,結果卻沒給人家“錢”。

你說這不是扯澹麼?

而這件事王佳衛知道麼?

自然知道。

並且,他其實也糾結過。

但有兩個很殘酷的事實擺在眼前。

一,這部戲如果真的按照楊蜜的思路來走,那麼葉問就會變成一個存在感弱化許多的角色。

和傳八極拳入香江的一線天,他比不了。

和寧可死,也沒有向葉問乃至任何人展露宮家六十四手,尊重宮家人的一切決定,既然決定失傳,那就失傳。始終一輩子都活在陰影裡的丁連山……他也比不了。

就更彆提和宮二了。哪怕和宮二的感情線有了很大的延展空間。

但就那段時期的葉問而言,“葉問”的優勢就隻有一個開班傳藝,不掛招牌,破除了舊時代武林門戶之見的功勞。

雖然功勞也足夠,並且論後世影響力,葉問絲毫不差。

但放在電影那個節骨眼,葉問這個見證者,和一線天、宮二、丁連山的節奏有些不搭。

這是第一點。

楊蜜……太強勢了。

而第二點則更現實。

這個劇本,前前後後已經準備了十年的時間。

光是前期劇本、劇組、乃至那些帶薪簽約練習拳腳功夫的演員一樣……整個劇本的金錢已經花了許多。

預算也是一加再加。

投資方的耐心,真的快被折磨完了。

下了死命令,明年開春就要開拍。

否則,這個打磨了這麼久的劇本可能就要付之東流。

他們,沒時間再去重新打磨劇本了。

想到這,徐浩鋒無奈的歎了口氣。

選擇了實話實說。

“唉……是這樣的,蜜蜜沒被選上的原因,我先和二位解釋一下。”

接著,他把這兩個原因給說了出來。

第一個原因,許鑫微微點頭。

這裡和他的想法是一樣的。

姐姐的宮二,真的是完美契合了那句台詞。

“見眾生”前,她回了頭。

徹底貫徹著自己“霸氣”與“倔強”的路線。

知行合一。

偏偏,這是個男性向的劇本。

而第二個……

“王導被投資方追著不是常事麼?”

看著徐浩鋒臉色難看,許鑫開了個玩笑,試圖緩和一下氣氛。

然後他好奇的問道:

“這部戲的投資方……是誰啊?”

這個問題徐浩鋒自然也不會隱藏,說道:

“大投資方是上影廠。”

“……誰?”

許鑫一愣。

“上影廠。”

“……”

許鑫的表情一下子就變得精彩了起來。

“上影廠?魔都電影廠?”

“對。”

徐浩鋒點點頭:

“這片子從準備劇本,到現在,其實已經換了七八家投資方了……準備的時間太長了。並且,王導的要求還高,這些年,光是搭建的試拍布景、建築、以及各種團隊……

雜七雜八就花了將近六千萬……這些還隻是試拍的。

好多投資方都耗不起,隻能不停的轉手轉手再轉手……現在來到了上影廠這邊。有了前麵人的教訓,上影廠全權接手後,給王導下了死命令。

這部戲已經準備了十年,所以明年必須開拍……一年之內必須拍完……之所以不選蜜蜜的最大現實原因,也就在這。我們……沒時間去修改了……”

“……”

“……”

聽著上影廠的要求,許鑫和楊蜜的臉色愈發精彩了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