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都沒說話。
因為田總的感覺,就是他們心裡的感覺。
太乾淨了。
這片子……
乾淨的劉一菲,乾淨的林更新。
乾淨的靜秋與老三的愛情。
因為太乾淨,所以不容於世間?
是這意思吧?
而隨著許鑫的話說完,齊雷在一旁來了句:
“雖然看了原著,以及故事發展到老三出現在醫院裡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故事最後還是個悲劇的收場。可就這麼平平靜靜的走完……讓我有種想要個完美結局,可如果沒有,也不是不能接受的感覺……挺奇怪的。”
同樣一番話得到了不少人的讚同。
“或許這就是這部電影的魅力吧。”
田雙河應了一聲,然後發出了一陣輕笑:
“哈就這樣也挺好……你覺得還有什麼地方要修改麼?”
“唔……”
許鑫想了想,說道:
“先以這一版為準吧,開始做配樂。這個配樂簡單,我一開始的構想就是《bel ciao這首歌的變奏。歡快的時候,就用正常的曲調。而憂鬱的時候,可以用大提琴或者長笛……它的一切,是建立在那個年代特有的名詞革命友誼的基礎上來演繹。這是我的配樂思路。而這片子有幾處還需要增減,我和老朱這幾天再研究研究,那邊也同時開始唄。”
“沒問題,再聯係演員們過來配音吧。”
田雙河一聲令下:
“抓點緊,要是能趕上威尼斯,隻要入圍,就是勝利。這兩年的威尼斯,咱們國家的電影入圍的人除了老賈之外,其他人寥寥無幾。老賈始終換湯不換藥……是時候讓小許給他們帶來一些新的驚喜了,你們說是不是?”
最後一句話,他是衝著其他人說的。
包括齊雷在內所有人都點點頭。
是啊。
該讓這部……節奏很奇怪,但觀感卻異常舒適的片子,讓那群老外看看天朝電影的新風貌了。
……
《bel ciao
這首歌最早,是意大利的反xs遊擊隊民歌。
是用來表達了遊擊隊員離開故鄉去戰鬥的心情。
歌曲的原作者已經不可考,而這首歌因為南斯拉夫電影《橋而聞名世界,但實際上《橋這部電影裡,用這首歌也是改編的。
這首歌很經典,被譽為南斯拉夫第二國歌。
傳唱度可以說是世界範圍內的。
意大利語、葡萄牙語、德語、法語、俄語,以及天朝版本的《啊朋友再見。
版本眾多,但版權卻是無主的。
許鑫之所以選擇這首歌,一來是他特彆喜歡這首歌的旋律。二來是這首歌很適合這部電影的氣質。
最終,老三同樣離開了心愛的姑娘。
前往了另一個世界。
而關於配樂的思路,他也和老頭聊過。
在他的電腦裡,他搜集了三個版本的《bel ciao。
一個是意大利原版,一個是更加氣勢恢宏的俄語版。
以及一份版本。
“各位老師,我的心頭好就是這部俄語版本,它更加恢弘。不過柔美程度不足。老三和靜秋的離彆分為幾個階段。
在大家在青龍村相遇後的離彆,是為了更好的前程,包括那段響應號召時,知青下鄉的片段,我都要這種恢弘的感覺。
要那種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氣勢!然後在其他階段,我把配樂的主題分為了三類,一種是憂鬱,一種是輕快,而最後一種是如流水一般的寧靜……”
“全部圍繞這首歌展開吽?”
“對,因為靜秋有合唱表演的階段嘛,這裡可以用人聲。但大多數時間,我希望隻是通過音樂來表達這種感覺……”
會議室內,不僅僅是西影廠的這些配樂大牛,包括朗朗、王斯聰、周傑侖、刀朗也都坐在這裡。
《好聲音這兩天是休息時間,而聽到許鑫那邊已經剪輯完了影片,開始配樂。
幾個人本著給許鑫幫忙的心態過來的。
看完了104分鐘的電影,就在他們還沉浸在那股……悲傷如流水,去留不可追的氛圍之中時,許鑫已經開始聊起來了自己要的配樂的感覺。
整個會議室裡時不時的響起不同版本的《bel ciao,而比起其他人,周傑侖似乎有了什麼靈感,偶爾還會用手對著桌子彈奏幾個音符。
而剛才那個問題,就是周傑侖問的。
問完,他左右看了看,忽然對刀朗說道:
“刀朗老師,誒我們用大提琴、中提琴以及吉他組成的trio來,你覺得怎麼樣?我覺得有幾個片段,平靜要大於悲傷。所以在大提琴定下基調,中提琴配合彌補,而吉他則是衝散那種憂鬱氣氛的一抹平靜。三重奏下來,感覺還不錯”
他的話不僅僅是對刀朗說的,還是對這裡的其他老師說的。
雖然他不是專業電影配樂出身。
但論起來音樂的表達力,他不能說是睥睨天下的那“一絕頂”,但也有著絕對的自信心。
能把好友想要的感覺找出來。
至於其他人怎麼樣……
那就比比看嘍。
競爭、交流、溝通、融合。
阿鑫的電影很棒。
他也想貢獻出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音樂的世界裡,誰本事大,誰說話。
而朗朗也不甘示弱:
“推進時間時,那種陽光明媚的……劉一菲走路的鏡頭下,配樂可以用鋼琴。輕快如同流水一瀉千裡那種噠噠噠單音循環,顯得輕快俏皮一些……一會兒回家可以試試,我感覺效果應該不錯。”
聽到這話,王斯聰左右看了看……
心裡開始罵街。
特麼早知道音樂課我就不翹課了。
話說我小學時候還學過豎笛來著……
我會吹《泰坦尼克號……
要不一會兒問問老許要不要試試我的豎笛?
總之吧,不管怎麼說,在導演已經傳達清楚自己要的那種感覺之後,圍繞著《bel ciao這首歌而開始的電影配樂,已經進入了日程之中。
而為了方便輪子和朗朗“作弊”,許鑫還特意拷貝了一份《山楂樹到光盤裡,回到了彆墅裡,倆人就開始弄了起來。
至於王斯聰……
嗯,買豎笛去了。
其實有固定旋律的電影配樂是比較好弄的。
基礎旋律有了,接下來隻需要按照不同的場景需求,通過樂器、節奏、音樂節選的變化,來演繹出導演要的那種效果就可以。
至少朗朗和周傑侖碰撞在一起,倆人是有火花的。
從晚上吃完飯回到家,一直到快12點時候大家休息,鋼琴與鋼琴、鋼琴與大提琴、鋼琴與木吉他的聲音就沒停下來過。
討論聲也沒停下來過。
可到底許鑫是沒聽下去王斯聰的《泰坦尼克號。
大哥你先找準了調子再來吧。
聽的我耳朵裡要長痔瘡了。
許鑫一下子就這麼忙碌了起來。
這幾天時間不是在弄配樂,就是在弄配樂,或者繼續弄配樂。
並且花了兩天時間,把最終的剪輯版本確定之後,西影廠就馬不停蹄的去送審了。
這裡不得不承認一點,那就是廠裡的關係確實硬。
從送審,到拿到龍標,一共隻花了4天的時間。
並且還是在無配樂的同時,某些片段音軌還沒配音的情況下。
能量可見一斑。
而拿到了龍標之後,同一時間,影片的開頭和片尾也都製作完成。
在老朱製作完片頭片尾後,又把後麵的英文工作全都交到了張沫手裡。
已經熬夜加班了好幾天在弄整個電影字幕的張沫,頂著倆黑眼圈,又開始了加班的旅途。
許鑫也沒閒著。
劉一菲和林狗是12號到的西安。
到西安之後,就一頭紮進了錄音室。
開始為影片配音。
整個電影的後期製作其實是一個相當繁瑣的過程。
以剪輯成片落實為始,一直到全片結束而終。
同時,劉一菲的台詞也帶給了許鑫一輪新的驚喜。
她是真的把許鑫的話記在心裡了。
或者說王治文的話。
這段時間每天都是拿著自己訂閱的報刊雜誌,以小時為時間段,來朗讀這些內容。
朗讀,錄音,默聽,改正。
所以,當她開口錄台詞的時候,一下子就帶給了許鑫一種巨大的驚喜之感。
而與之相比……林狗這普通話就有些太折磨人了。
雖然台詞量不多,並且普通話也不能說不標準,可與劉一菲一比,差距還真挺大的。
於是,作為表哥,終於放棄了豎笛夢的王斯聰站了出來。
表示要給表弟上上課。
你台詞就這德行,你好意思玩卡爾?
你好啥意思0/7/0?
你睡得著覺?
不好意思,我睡不著。
我非代替姨媽治治你不可!
而就在許鑫這邊在千呼萬喚中,等到了《山楂樹的後期製作進入全新階段的時候,楊蜜那邊也收到了進組通知。
22號,橫店。
《武林外傳劇組正式開拍。
她要進組了。
已經在家閒的摳腳的小少婦打了個哈欠。
行吧。
摸了半個月的魚,也差不多了。
該乾正事了。
於是,她在電話之中,找到了一個號碼,撥了過去。
“喂,錢總,誒,您好,我是蜜蜜。”
舉著電話,她笑眯眯的說道:
“《好聲音的盲選階段預計在18號左右就結束,接下來的時間就是導師隊內考核,楊潁的工作差不多可以告一段落了。您看……咱們是不是也該開始了?”
說完,她聆聽了一會兒,笑著點點頭:
“行呀,那到時候我帶她一起去湖南拜訪您吧,您有時間嗎?”
“嗯,行,好的。那是您跟於編劇打電話,還是我打?”
“嗯嗯,好,那就麻煩您了。19號,咱們不見不散。”
“嗯,再見。”
電話掛斷,她伸了個懶腰。
“伊呀唔!”
活動著肩膀,她都囔道:
“在家懶了這麼久,是該活動活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