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能讓你歪樓,我跟你姓!
“歡迎《山楂樹之戀的三位接受我們《南方周刊的采訪。歡迎”
一句話表示采訪開始。
“謝謝。”
三人齊聲道謝。
“在采訪進入正題之前,我有個疑問。關於《山楂樹的評價,各位都看了麼?”
三個人互相看了看。
最後還是許鑫開口:
“看了。”
“目前是主競賽單元評分第六,距離第五名被譽為奧斯卡有力角逐對象的《黑天鵝隻有0.1分之差,以及諸多影評人和觀眾的認可,講實話,連我們這些記者都覺得高興……不知道三位心裡現在是什麼想法呢?”
“呃……”
許鑫又看了看倆人,見倆人都在等自己開口後,便笑著說道:
“我的想法其實比較簡單。在昨天晚上,電影沒上映之前,我的想法有點類似……考試發成績。反正卷子已經交了,老師也批改完了,我也努力了。但成績好壞,我心裡沒底。而電影上映之後,那就是成績單已經發了下來,見考的還不錯後……我現在的想法其實已經不在這部電影上麵了。”
“哦?那許導現在最想做的是?”
“看電影,然後溜達玩。”
“……”
王敏敏嘴角一抽……
可看著許鑫那一臉坦然的德行,又不像是在開玩笑。
然後就聽許鑫繼續說道:
“李導,李平東導演,不是在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改編的電影裡當攝影導演麼?昨天《山楂樹結束剛好是它。可我還沒看……還有其他電影,等今天一天的采訪日程都結束,我就看電影去了。你瞧……那邊是我們的隨隊翻譯艾晴,威尼斯本地人。她中午說帶著我們吃威尼斯的農家院去呢……”
“噗……”
劉一菲一個沒憋住,笑噴了。
林更新也樂了:
“也不知道威尼斯這邊吃不吃大豐收……”
“哈哈哈哈哈……”
三個人哈哈大笑。
王敏敏的臉色卻“難看”了起來。
又來,是吧?
看我鬥轉星移!
於是,她看向了劉一菲:
“劉一菲你呢?現在的心態是什麼?”
“和他一樣啊。我們打算一起去看電影,然後嘗嘗……大豐……噗……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
“……”
“……”
不行。
這三個妖孽在亂我心智,毀我道心。
我得穩住靈台。
一點清明決不可破!
“我是說關於電影,以及你的演技備受認可這件事。”
“這個嘛……”
終於變得正式一些的神仙姐姐想了想,說道:
“其實許鑫舉的例子特彆恰當,在昨天電影放映前,我們都是那個忐忑的考生。但成績發下來後,接下來無論是獎項,還是認可,那都是《山楂樹本身的事情了。而作為演員,我需要的是為下一部作品做準備。”
說到這,她停頓了一下,語氣變得堅決了一些:
“我希望,大家在電影上映後,看到的是靜秋。而在我的下一部電影上映時,大家看到的是一個全新的故事。”
王敏敏眼睛一亮,敏銳的抓住了她話語裡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隱去“劉一菲”這個人麼?”
“對。”
劉一菲點點頭:
“希望世界遺忘我,隻記得熒幕上的角色就可以了。”
一下子,王敏敏就抓住了這次訪談的第一個爆點。
在沉寂了幾年後,劉一菲的心態似乎和之前完全不同了。
有了一個非常古怪……但怎麼琢磨好像都是一件好事的心態轉化。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無論這部戲得獎與否,你都已經做好了向前看的準備?”
“是我已經在向前走了。”
雖然察覺到了話題開始朝著自己偏轉,但她還是想趁著這個機會表達出來自己的觀點。
於是糾正了王敏敏的說法後,她繼續說道:
“《山楂樹是6月份拍完的。在6月份之後,我已經開始向前走了。所以,它對我而言,其實已經是過去式了。
我在尋找下一部作品,下一部……就像是《山楂樹一樣,讓我能在與世隔絕的地方,完成那個角色所需要的一切,把自己塑造成角色的樣子的那部作品。
但是,並不是說我不看重《山楂樹了呀。這部戲是我們大家的心血,我肯定還希望它能夠被認可的。因為……它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故事。”
話音未落,許鑫幫她補充了一句:
“這兩點不衝突。演員的事業路途就是一個不斷精進的過程,不管是她,還是林狗……咳咳,林更新,還是我這個導演在內。我們呈現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可以滿足在當前這個故事之中的要求。但一個故事的完成,就已經代表了結束。而劉一菲也好,林更新也罷,他們也都要再次踏上一段新的旅途。是這意思吧?”
劉一菲和林更新同時點頭,表示了認同:
“對,就是這意思。”
而王敏敏見他開口,又把話題重點放到了他身上:
“那對於你呢?我聽劉一菲的意思,你們其實都在拍攝這部戲……或者說從它開始立項,到完成,再到現在的這一整段過程裡收獲了許多東西。許導呢?你的收獲是什麼?”
“……啊?”
許鑫愣了愣。
啥……啥玩意?
收獲?
收獲啥?
他覺得王敏敏沒理解自己的意思。
也覺得自己沒搞懂對方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一定要用收獲這個詞來形容呢?又不是打怪升級……
你拍了一部電影就能有多少經驗,然後用這些經驗兌換個什麼神級屬性……
就算他有收獲,也是用語言形容不出來的呀。
導演的創作方式,是基於自己認知的基礎上,來詮釋劇本的故事。
它是沒有一套固定化的程式的。
從《秘密到《風聲到這部《山楂樹。
彆說許鑫自己了,連外人都看得出來,這就是許鑫的風格。
或者說是他對世界的認知。
而所有的片段延展,也都是根據靈感與審美角度而來。
可你讓他說一下他現在的靈感是多少級,審美角度又修煉到什麼境界……他咋給你回答?
於是,想了想後……
“還真有個收獲。”
忽然,他想到了什麼,用力的點點頭:
“如果說這部電影最大的收獲的話,對我來講,那就是弄懂了意大利的披薩是不放菠蘿的。”
“……”
“……”
“……”
這個回答又把王敏敏給弄懵了。
什麼東西?
在她那迷惑的目光中,許鑫說道:
“王記者,你知道麼?意大利的披薩,是不放菠蘿的。”
“……”
“……”
在劉一菲和林更新那無語的目光中,許鑫忽然來了這麼一句。
王敏敏更懵了。
然後就聽許鑫說道:
“或者說,我弄懂了什麼叫做文化的獨立性與文化的包容性。”
“……?”
看著她那瞪大了的眼神,許鑫聳聳肩:
“是這樣的,我們昨天晚上過來……”
他把在威尼斯大學門口的小攤上的遭遇說了一遍後,繼續說道:
“可能是導演的職業病吧,我看東西,思考的就比較多。說老實話,雖然入選了威尼斯電影節,我很高興。但在來到了這邊後,我在車上,看著廠裡的人遞給我的資料……就是這次參賽的作品,看著那些導演的作品、演員的履曆等等,我挺心虛的。”
稍微坐直了身子,他很認真的說道:
“彆的不提,我說《山楂樹不比《黑天鵝差,你會覺得是我瘋了麼?”
“……”
王敏敏似乎懂了他的意思,想了想,說道:
“《黑天鵝的聲勢不小,甚至一直是本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的大熱人選。”
“不錯,所以,我雖然在我內心裡對《山楂樹很滿意,但實際上,我也沒自大到覺得《黑天鵝和我拍的東西差不多。
這是我當時的想法。
說白了,是我不夠自信,也可能是因為好來塢作為電影史上的工業巔峰,它的名字讓任何導演都必須要保持敬畏與壓力。在來到這裡之前,我真沒想過……包括目前,我也沒想過我會吊打好來塢,壓根沒有這個想法。”
“……”
王敏敏沒吭聲。
因為她知道,許鑫還沒說完。
“可在那個小吃攤的店主那,在看到他非常非常認真的對我說,要給我一份正宗的意大利瑪格麗特披薩後,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你瞧,披薩是意大利的,對吧?意大利本地人不加菠蘿,也不加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就麵餅,番茄醬,羅勒,橄欖油和奶酪。這是他們傳承到如今的飲食文化。
而披薩到了其他地方呢,在美國也好,在其他國家也罷,按照了當地人的口味進行改良,成為了更……國際的一種食物。
連我一開始也認為披薩加菠蘿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
可我看到了那位攤主的堅持。
也明白了意大利人的堅持。原來,披薩不用加菠蘿,不用加那些奇怪的東西,也特彆好吃。”
說著,他做出了一個雙手抓著空氣挪動的動作:
“而你再把披薩挪到電影上來呢?意大利一年賣的披薩,絕對沒有中國的必勝客多。披薩從這裡走向了全世界,有那麼多改良版本,可意大利的人還是堅持披薩最傳統的做法。為什麼?我認為這是他們文化的根。
我們把這種根源文化放到電影上麵來,暫且不討論電影起源地,我們就單純的以語言、文化來劃分,我們是屬於華語電影市場,對不對?
外國的電影、好來塢的大片引進過來,我們看到了先進的工業文化與藝術作品。
但我們不是好來塢,我們是華語電影。
好來塢的電影確實很棒,可我們拍出來的卻還是華語電影。
所以,從這件事上,真正給我啟發的點,就是這個。”
雖然乍一聽,從他說出來“披薩不放菠蘿”的時候,大家夥就覺得很荒唐。
可伴隨著許鑫緩緩的把為什麼舉這個例子,以及幫助在場的所有人一點點的嵌套進屬於導演的視角後,他要說的話……或者說話語、舉例、以及思想之中的想法,就一點點的變得清晰了起來。
而他的解釋也越來越直白了:
“好來塢也好,必勝客也罷。加菠蘿,加榴蓮,甚至加任何奇怪東西的披薩,它很美味。
但意大利人堅持的傳統披薩味道也同樣不差。
這就是一個文化問題。
披薩加菠蘿,那就是文化包容性。
而意大利人堅持傳統的瑪格麗特披薩,則是文化的獨立性。
你要問我在《山楂樹這部電影裡學到了什麼……就算我學到了,其實我也和你說不清楚。因為導演這份工作不是工業的產物,它是一種很唯心的個人視角。
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有的可以共情,可有的卻是南轅北轍。
對於我的提升,是無法用一個量化的角度來形容的。
而我今天和你說這些想表達的就是,我在這個小吃攤上,學到了文化的獨立性。
《山楂樹能否獲獎,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拍的是華語電影。
攘外必先安內。
在我這裡,其實我能不能在外國電影節上獲獎,或者取得怎樣的成就,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明白了華語電影才是我們保持文化獨立的根!
它教會了我不要盲目的去和好來塢,或者為了拿國際性獎項,去拍一些不符合我們自己人的三觀,卻可以迎合某些價值觀的電影。
我們拍的,是華語電影,為世界影壇貢獻的,也是華語電影的藝術。
我讓你們看到的,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演員,我們的電影題材,以及……我們的人文精神。
這是促使世界電影文化繁榮多彩的最本質的東西。
意大利人能在加菠蘿的披薩走向世界的今天,還在堅持傳統。
這不是守舊,而是對自己文化的尊重。
我覺得……至少我個人而言,我的電影也應該如此。
我出身於華語電影,那就應該紮根於此。把我們的文化呈現給世界,而不是隨波逐流。
我覺得……”
說到這,在眾人的沉默之中,他堅定的點點頭:
“這才是我最大的收獲。”
“……”
“……”
“……”
一片沉默。
彆說王敏敏了,連攝影師、收音、包括蘇萌這些助理,以及旁邊聽著的劉曉麗……
所有人都被許鑫這一番話語裡麵的意思給說的沉默了下來。
而作為感受最直觀的王敏敏,她知道,許鑫說的沒錯。
並且,這個答桉真的是她……從業生涯之中,聽過最清醒、直白、也是最深刻的言論。
這番話出來,她就知道……
今天不管後麵的采訪問出了什麼問題,都隻是這番堪稱振聾發聵的文化根源總結的陪襯而已。
注定是錦上添花。
憑心而論,這番話,真的對國內那些電影人來講,價值千金!
是一番可以讓所有人撥雲見日的啟發!
光是這段話,就讓今天她的采訪不虛此行了!
可是……
在心裡出現這種認知的同時,她眼神又忍不住露出了一番古怪。
歪樓……
還是特麼你會歪啊。
你這人是怎麼從一塊披薩中,把話題上升到這種層麵的?
乖乖。
要麼說呢,一部電影的靈魂還真的是導演。
你們這群人……
和彆人是真不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