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真正的補全(2 / 2)

“嗯,出來了。您看看?”

“不看了。”

聽到這話,張一謀回答的很迅速,幾乎都沒什麼考慮的時間。

“你的風格已經慢慢變得成熟了起來,也不需要我操心了。我現在全力準備《金陵,就算能分心看你的劇本,看的太敷衍也沒法給你什麼建設性意見。還不如讓你自由發揮呢。”

“嗯……”

見狀,許鑫也不在追問,而是主動開始聊起來了年前年後西影廠的計劃。

從投資公司,到三部電影,在到一些大大小小的瑣碎事情說了一遍後,張一謀微微點頭,手裡捧著茶杯陷入了沉思。

沉思了片刻,他說道:

“《非誠勿擾2,我看到你倆在網絡上吵起來後,也去看了一下。”

“……?”

許鑫一愣。

“您去看了?”

“嗯,看了一下。也看到了你的回應……你的觀點是對的,這部電影前後確實割裂的很嚴重。不過,你沒怎麼接觸過商業片……當然了,我指的是正常運作的那種商業片,《秘密和《風聲這兩種都不能算在內。你沒接觸過這些東西,所以,你在看它的時候,首先的關注的就是它的藝術性。這其實有些誤區”

許鑫微微坐直了身子。

書房裡沒彆人。

爺倆說的肯定都是掏心窩子的話。

所以彆管有用沒用,他都得先聽一聽。

“商業片,它的商業元素要大於一切。就像是這些電影拍出來後,不追求什麼獎項、承認,唯一的目標隻有票房是一個道理。甚至,在一些公司眼裡,隻要票房足夠好,他們賺了錢,那就是成功。至於口碑之類的根本不重要。”

“嗯嗯。”

雖然不知道老頭要說啥,但許鑫還是繼續聆聽。

畢竟……他也挺久沒聽老頭給自己上課了。

“所以,站在他們的角度上來講,你的言論本身就是錯的。”

“……”

許鑫一愣。

而張一謀也看出來了他的不解,一邊示意他不要急,等自己說完,一邊繼續說道:

“當然了,我指的錯不是說你真的錯了。而是你在這件事上過於主觀,並且,或多或少的引導了民眾的情緒。”

“……啊?”

許鑫這下是真懵了。

這話從何說起?

而張一謀見他不解,繼續說道:

“《非誠勿擾其實就是一部充滿了馮曉剛個人風格的商業電影,你對這部電影談藝術性,出發點就錯了。論藝術性,《山楂樹甩他十條街,可你知道為什麼你的票房首周隻贏了200萬,而現在卻再次被他反超,並且開始拉開距離了麼?”

“……為什麼?”

老頭說的是實話,雖然他沒關注元旦時候電影票房如何,但31號當天,電影的票房是3.12億。而《非誠勿擾已經來到了3.4億。

“因為馮曉剛明白,要拍藝術片,那就拍藝術片。拍商業電影,那就摒棄藝術,完全的進行商業化。說白了,他用商業片,竟然和你打擂台,他贏都是輸。而你也是如此,《山楂樹是會被寫入影史的電影,你和《非誠勿擾比,太欺負人了。”

許鑫還是沒懂:

“那為什麼說我過於主觀了?”

“因為你試圖把所有電影的比較都從藝術性上出發。”

老頭捧著茶杯,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這本身就是一種違背市場規律的事情。就像是我說的,你為什麼會輸?是因為《山楂樹不精彩?還是說《非誠勿擾好看到天上了?其實都不是。你輸,錯不在你,而在觀眾。但不是說觀眾錯了,而是你低估了觀眾們對於娛樂的需求。”

“……”

在許鑫那忽然皺起來的眉頭之中,又長了一歲,對於世界洞悉的更加清楚的老人娓娓道來:

“小許啊,沒有任何人有權利乾涉民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放到電影上也是如此。誠然,電影本身需要的是藝術性,需要的是人文價值,需要的是充滿思考……但你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思考其實都很累的。你自己難道就沒有某些時候什麼都不想做,隻想發呆,或者讓一些繁瑣之事遠離自己,隻進行一些最不需要動腦子,或者簡單粗暴有趣的娛樂方式的時候?”

“……”

“在電影這方麵,商業和藝術的本質應該是均衡的。如果華語電影市場全都是充滿了藝術性的作品,那我隻能說這個市場離死不遠了。反之也是依然。並且,雖然說是均衡,可實際上,在我心裡……三七才是最正常的比例。”

“三成藝術片,七成商業片?”

“沒錯。”

許鑫的試探詢問得到了肯定的答複:

“我知道你對拍商業片不感興趣,但彆忘記了,那隻是你自己的想法。電影作為一種廉價娛樂方式,你切身處地的想一想,你忙碌了一天,下班後和女朋友約定在電影院門口。

你們倆真正想看的,是一場苦大仇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思考、爭議、抗爭、反叛等等諸多精神傳達的電影呢?還是想看一場吃著爆米花,喝著飲料,哈哈大笑的電影?”

前者,可能你思考電影中的細節,隱喻,人性刻畫,比你上班還累呢。但後者你看完就可以忘記在腦後,但最起碼,那一兩個小時,你覺得很輕鬆,很舒適,來給自己減壓了。這就是商業片為什麼會成為主流的基本原因之一。

也是你輸了的原因。

都知道《非誠勿擾評分低,但它裡麵有葛憂,有你口中誇讚的孫紅鐳,有王碩那充滿個人風格的人生總結……甚至還有個姚辰,以及擰巴的舒琪……但它不僅僅有這些,它還有三亞絕美的風光,還有各種物欲奢華的表象供人們幻想,沉浸。

正確的,不見得是好的。而大家覺得好的,那一定是正確的。

因為追求“好”,是人類的本能嘛。”

“……”

一番言語,讓許鑫啞口無言。

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隻能安靜的抽起了煙。

而半根煙抽完,他才問道:

“我有點曲高和寡的意思了?”

“嗯,多少能見到點苗頭。”

張一謀眼裡閃過了一絲如釋重負。

顯然,弟子自己能意識到,是最好。

他不想打擊弟子的積極性,並且也堅定的認為他走的路一定是正確的。

但這個世界有黑就有白,黑白之外還有灰。

孤陰不生孤陽不長,萬物均衡,這才是和諧之道。

而這也是他今天想讓許鑫明白的道理。

許鑫呢,在得到了這個答桉後,思考了一會兒後,試探性的說道:

“可我也並沒有一直追求您說的路……打個比方,就說廠裡吧,明年推出的三部電影都是我拍板的,我覺得都是屬於商業電影的範疇……”

“我不管他們,我說的是你自己。”

張一謀笑著搖了搖頭:

“廠裡怎麼經營,那是田雙河的事情。我說的是你自己,你現在的藝術風格……可以說是撐起了你們這一代導演的天空。但你並不完美……奧運會剛結束那一年,我可能還不會對你說這話,因為那時候的你還不成熟。但現在我卻可以說出我最想對你說的一句話了:你的起點太高,這是你的優勢,但同樣是你的桎梏。”

“呃……”

恍忽間,許鑫回憶起了他讓自己去西影廠的那一晚……

那句“大不了,我回家繼承家業”的話語還猶在耳畔。

雖然是戲謔之言,但當時他收出來的時候,其實心裡還挺驕傲的。

可現在……

而就在這時,他聽見了張一謀的下一句話:

“不要把票房單純的認作金錢的交易。你要明白,那些代表金錢的數字,同樣是觀眾對你的認可與喜愛。”

看著許鑫,他無比認真的說道:

“你有責任對喜愛你的觀眾負責,了解他們的口味,洞悉他們的需求,拍出他們最喜歡的作品。”

“……”

“電影的本質,就是一種娛樂方式。商業片也好,藝術片也罷,隻要觀眾喜歡,就是好電影。”

“……”

“兩者,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

許鑫眉頭越皺越緊。

恍忽間,他一下子想起來了在西安的時候,齊雷問自己有沒有興趣拍商業片的時候,他給出的回答:

“沒興趣。”

他回答的是如此的堅決,果斷。

可現在……在聽到了老頭的話後,卻忽然覺得有些動搖。

對……喜歡我的觀眾負責麼?

拍觀眾喜歡的,想看的……

緊接著,莫名其妙的,他又想到了昨天。

昨天妻子拉著自己去滑冰是,自己說的話。

本意,他是想說昨天天冷,更何況元旦放假,人肯定多,她被認出來有些麻煩,不如改天。

但楊蜜卻誤會了他的意思,以為他不喜歡什刹海那邊人來的太多。

幫燕京人民說話。

而在倆人到地方後,楊蜜吐槽這門票貴,他同樣也站在人民的角度,開導她倆人才五十塊,對於普通人而言,這種娛樂方式性價比可是很高的。

他沒瞧不起普通人的意思。

但楊蜜誤會了。

並且,他雖然不在乎五十塊錢,但也深知什刹海的冬天對任何人來講,都是一種性價比很高的娛樂方式。

可今天聽老頭這麼一說……

他才真正發現……

原來,他的高姿態,其實是留在了圈內。

談不上看不起,隻不過沒興趣。

沒興趣看著這些人為了那幾千萬的分成什麼手段都使,五花八門,各顯神通。

可他卻忘記了……

在“圈外”,觀眾們對於電影的期待與看到好電影的喜悅。

就像是無關生死但高於生死的足球一樣。

電影的本質,自己並沒有搞錯,而是遺漏了觀眾這最重要的一環。

而今天眼前這位老人的話,讓他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我明白了。”

他真心實意的點點頭。

猶如補全了自己一般,看向張一謀的目光閃閃發亮!

“明白您說的意思了。確實,這件事我的出發點不對。您說對了。”

“……嗯。”

張一謀眼裡閃過了一絲喜悅。

嘴角也開始上揚了起來。

而就在這時,他還來不及誇獎,勉勵,房門便被“粗暴”的推開。

一嬌蹦蹦跳跳的走了進來:

“爸爸,哥哥,吃飯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