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筍”階段的“爸,我想吃這個,明天咱買點筍炒個試試吧?”、“你這拍攝的是啥啊,重油翻炒……加各種調味料?你倒是把詳細的都加啥給人家說清楚啊”……到“諾鄧火腿”係列時……她隔了好一會兒才冒出來了一句:“啊?井鹽?和咱家吃的礦鹽一樣唄?還是說有啥特殊的味道?”
再到“諾鄧火腿?我還真沒聽說過,有金華火腿好吃嗎?……不行,我得嘗嘗。”
於是,她一邊看,一邊開始拿手機在淘寶上搜。
從諾鄧鹽,到諾鄧火腿……最後乾脆又開始百度起來了油燜春筍的做法。
接著故事篇幅到了“挖藕”的章節。
“誒?我還真第一次知道,挖藕原來這麼辛苦……哎喲,這藕是紅的,一看就好吃……哎呀……不行,我得買點。這排骨藕湯看著饞人……”
再然後是“查乾湖冬捕”……
“這個我見過,在遼寧拍戲的時候我見過冬天他們賣魚,就往地上一擺,那魚凍的邦邦硬……嘖,這得多冷啊,真辛苦。”
“這個“頭魚”有啥講究麼?祈福的?咱們要不要去一趟?”
不知不覺間,50分鐘的《舌尖》第一集臨近結束。
楊蜜的淘寶購物車裡已經多了一堆以前她自己可能都意識不到的東西。
電視機裡,旁白的聲音緩緩說道:
“當我們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些付出勞動和智慧的人們。”
“而大自然,則以它的慷慨和守信,作為對人類的回報和獎賞……”
在這一集拍攝的主人公們的笑臉和對鏡頭的招呼之下,一集結束。
飯其實也吃完了。
可偏偏除了倆孩子外,一家人都守在電視前沒離開。
許鑫暫停了畫麵,問道:
“感覺怎麼樣?”
“……”
“……”
“……”
三人都沒說話。
過了大概能有十來秒的功夫,楊春玲點點頭:
“拍的真好。裡麵好多東西看著就想吃……”
她的話很快迎來了楊大林的認同:
“確實。尤其是酸筍,當年我在所裡時候,出案子,從燕京到廣西那邊追查嫌疑人。當時坐火車,我就聞著那味道覺得不對勁。心說這誰的腳啊?上車了也不知道洗一洗,怎麼那麼臭呢……後來才發現,味道是從幾個南方人桌子上發出來的。
就是這玩意……一開始我們都覺得臭,可看著他們就著乾糧吃這東西,我尋思是不是和咱這邊的臭豆腐差不多?就要了點嘗嘗……確實好吃。這兩年開遍地的螺螄粉,當初剛傳進來的時候,我就買回來給你媽嘗嘗,你媽還說咱家廁所堵了……”
他的話語裡滿是回憶。
不過能聽得出來,他也認同女婿搞出來的這片子。
確實好看。
最後,許鑫看向了沉默時間最久的楊蜜。
“你呢,啥感覺?”
“我……覺得哥哥你太牛啦!!!”
她用力的點了一下頭,看著自己手機購物車裡的東西,說道:
“這片子,光是第一集,就讓我意識到了咱們國家還有那麼多我沒吃過的好吃的東西。真的,以前咱家都意識不到……你看啊,家常菜什麼的就不提了。咱就拿海鮮舉例。你一說你想吃海鮮,無非就是龍蝦、螃蟹、鯛、石斑這些……這都成咱家的習慣了……一說火腿,咱家肯定就認金華的……可看完這一集,我真的特彆想吃那個油燜筍。我都能想象出來它的口感了,一定是那種又軟,又特彆Q彈,放嘴裡就會出現咯吱咯吱那種動靜……咕嘟~”
基本可以說什麼都吃過什麼都見過的女明星,此時此刻竟然咽了口口水。
“哎呀,我可太饞了……真的,哥哥,我第一次感覺到,咱們國家原來這麼大!雖然我會做很多的菜,但……和各個地方美食比起來,我竟然還有那麼多沒見過……甚至沒聽過的美食。我覺得這一點,是你這部片子最棒的地方!
我覺得作為江南人,對油燜筍肯定不陌生,可它對北方人而言,就是很新鮮啊……你這部片子,就像是紐帶,把所有地方美食……不說具有代表性吧,更像是每個地區的人在當地生活的那種狀態、風貌給展現了出來。”
說到這,她頓了頓,似乎打心眼裡認同自己的話語,情不自禁的用力點點頭:
“沒錯,就是這樣!對於好多人而言,我相信,其實就是平凡的煙火氣,最是打動人心。不需要多麼精致的刀工、料理烹製之類的……就……家常菜,也不會很貴,但看著就讓人喜歡……真棒!這片子拍的真棒!”
她的話讓許鑫忍不住露出了笑容來。
顯然,家人都很滿意。
談不上“懸著的心”放鬆下來……
不至於。
本身這片子的質量,他看完後,心裡就有譜了。
可這會兒聽到妻子的話,他最開心的就是這部紀錄片的主旨,他體現出來了。
那就是“煙火氣”。
高端食材、料理也好,平凡通過勞動就能獲得的食物也罷……自己國家五千年來的飲食文化,就是一條紐帶,緊密的把所有人的心都鏈接在了一起。
這也是為何他會如此喜歡餘光中那首《鄉愁》的原因。
看來……
自己沒有選擇錯!
於是,他笑著問道:
“繼續看?”
“繼續繼續,下一集是什麼?”
“唔……主食……我最喜歡的一集。”
“那不行,這剛吃飽……第三集呢?”
“第三集名字叫做《轉化的靈感》,就是各種豆腐、醃菜之類的……”
“這個行,看這個,第二集等我明天一早吃飯的時候在看……”
隨著她的話,第三集開始放映。
片刻……
“建水烤豆腐咋淘寶搜不到啊……哥哥,咱去吧?去建水嘗嘗?”
“文思豆腐,我記得咱倆吃過吧?好家夥,我一直以為那玩意是用什麼壓榨機壓出來的呢。”
“誒!這個好這個好!咱去內蒙吧?”
“安徽?啊,爸,咱老家啊!你吃過毛豆腐嗎?……哥哥,咱去吧?”
“哎喲喂……紹興黃酒,這個我喝過,味道可好了……不行,我得買點。”
兩集紀錄片,許鑫莫名其妙的背負了好多約定。
約定一起去雲南挖菌子。
約定一起去查乾湖買頭魚討頭彩。
約定一起回妻子“老家”看看……
哦對,還有一起去建水吃豆腐……明明吃她就行……
可不管怎麼說,看著妻子甚至一家人都滿意,許鑫的心裡愈發有譜了。
相信《舌尖》一定會收到許多人的喜愛的。
他深信不疑!
哦對,忘了說了。
明天家裡的食譜已經定下來了。
白天楊蜜要去公司,楊大林負責買酸菜和剁肉餡。
家裡要吃東北版的酸菜餡兒餃子。
沒辦法,晚上吃了一大碗炸醬麵外加兩根黃瓜的她快饞死了。
……
“於老師,給您拜個晚年,祝您新年快樂~”
20號。
周一。
許鑫上午提著一兜禮品,叩響了於珍家的房門。
於珍開門後,聽著自己幾乎可以說教學生涯中最得意的弟子的祝福之語,笑的很開心:
“來啦,快進來。”
“嗯。”
許鑫提著東西進了屋後,見沒其他人出來,疑惑的問道:
“師公和小欣他們呢?”
“你師公上班,小欣上補習班去了。中午吃什麼?在家包餃子?”
她仍然很清楚的記得,自己這個學生在06年的開春,拿著《不醉》這個家庭作業過來時,那一頓餃子他自己吃了至少二斤的模樣。
誰知這次許鑫很直接的搖了搖頭:
“彆。咱出去吃吧……我不是拍了個紀錄片麼?楊蜜這幾天瘋了一樣給我做各種家常菜……我想吃點專業廚師的飯。”
“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於珍哭笑不得。
不過還是問道:
“那個關於美食的紀錄片已經拍完了?”
“嗯,這幾天都在做最後的收尾工作,不然早就能來看您了。”
“我又不急,走吧,去書房。茶水你自己泡啊,我先把電腦開了去。”
“誒,好。”
於珍絲毫不把他當外人。
許鑫也沒自己是外人的自覺。
在茶葉盒子裡挑了一款喝著最順口的茉莉花,給自己衝了一杯後,端著茶杯直接走進了書房。
進去後就看到於珍從抽屜裡拿出來了一個文件夾。
對他直接說道:
“我替你選擇了一下,這三篇論文裡,老實講……《論好萊塢因投資巨大而產生“內爆”的可能性及未來判斷》這篇論文,雖然很超前,但你的論據和猜測略顯片麵。還不太夠。但《演員從業情況》以及《失戀33天市場標準》這兩篇論文,很不錯。我把你的稿子交給了學報的編輯老師看了下。有個彆地方,你需要潤色一下。等修改好了,拿過來,刊登幾乎是板上釘釘了。”
她說的“學報”,全名是“燕京電影學院學報雜誌”,國內最專業、權威的影視C刊之一。
而能登上學報,那麼幾乎就等於許鑫一隻腳埋進了博士學位的大門,並且……
“不過我建議你這兩篇論文分彆發刊。《好萊塢內爆》用來結業、其他兩篇一篇跟隨著這幾個月的期刊走,當博士的敲門磚。然後另外一篇,等你考上了博士,在學期間發表……主要是你很忙,這樣可以幫你節省一下博士畢業的條件。這樣你在博士期間隻需要再發表一篇C刊,就具備幾個畢業條件之一了……”(注1)
“好啊。”
聽到她的話,許鑫沒有任何猶豫,直接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這也是他今天來找於老師的目的之一。
讓自己的導師幫自己做一下規劃。
而答應下來之後,他便說道:
“聽您的就行……然後還有個事情。考上了之後,我想著……在咱學校留校任教,您覺得怎麼樣?”
“行啊。”
同樣的,於珍也沒有絲毫的考慮便點點頭:
“那等開學,你跟我去學校一趟報名吧。直接過來給我當助教,剛好,這學期開始,學校想讓我繼續帶大一的學生,隻要你有空,就跟著我唄。先當幾年助教,熬一下,後續的話……”
她看了許鑫一眼,說道:
“慢慢來。”
(注1:博士我真沒考過,所以關於怎麼考之類的都是百度的。要是有不對或者誤區,大家彆笑話我……同時C刊啥的,我隻知道北影學報很厲害,但也不知道論文能上去到底什麼水平。也請大家彆較真哈。最後是關於助教方麵……我也不懂……查了好多資料,都比較籠統。就知道需要考一些證書……所以這方麵劇情後續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也請大家不要較真。感謝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