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鑫和新海誠還真的是好久不見了。
下樓看到這哥們的時候,倆人來了個擁抱。
“陽光明媚啊,新海桑。”
“嗨嗨……”
新海誠笑著點頭回應,然後,按照“慣例”,拉著許鑫坐上了車。
自古以來,天朝對整個東亞的文化輻射影響著周圍所有國家的生活習慣,友人見麵,相聚吃飯是不變的規矩。
“許桑這次的電影,我看是和意大利合拍的?”
“對,一部群像戲……唔,萌萌,今天有排片麼?”
聽到這話,坐在後排的蘇萌搖搖頭:
“沒有的,許哥,明天才有。”
許鑫了然,轉頭對新海誠問道:
“要看看麼?”
“好啊!”
雖然倆人一個是電影導演,一個是動漫電影導演,但從本質方麵,動漫和電影是共通的。
並且……
“剛好,我的新動漫許桑也看看。”
聽到這話,許鑫問道:
“是那姐弟戀的故事?”
“SOSOSO……”
獨特的日語認同結構從新海誠口中說出。
“就是從《萬葉集》裡得到靈感的那個故事。已經完成了呢,雖然後期還有些地方沒做完,但整體結構已經出來了。許桑看《萬葉集》了沒?”
“看了,但老實講,因為句式在翻譯過來後,是按照天朝七律詩的結構表達的。對我而言,它比起唐詩、宋詞而言,在表達句式上,意境顯得單調了一些。並且,翻譯的老師,其實也是采用天朝古詩的結構,我在書上麵看到的多是詩文的影子。很難引起我的共鳴。雖然其中有幾首短句詩我印象很深,但也完全是因為翻譯的原因,畢竟日語我不了解……”
許鑫說出了自己對《萬葉集》這本被日本人稱之為“日本《詩經》”的詩集最直觀的想法。
其實這話換個日本人聽來都不見得會喜歡。
畢竟……雖然不是貶低,但你把我們國家的文化說成了“意境單調”,總歸不太好。
但這就是許鑫最真實的感覺。
他無法共情。
就好像新海誠在萬葉集裡很喜歡的一首,叫做《雷神短歌》的詩句:
“鳴神の少しとよみてさし曇り雨も降らんか君を留めん
鳴神の少しとよみて降らずとも我は止まらん妹し留めば”
原文翻譯過來就是: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
乍一看,意境還不錯。
可是……
你聽聽下麵的:
“青天圖畫四山合,白晝雷霆百步喧。”
“已外浮名更外身,區區雷電若為神。山頭隻作嬰兒看,無限人間失箸人。”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餘聲投林欲風雨,末勢卷土猶溪阬。”
許鑫之前和包括餘華在內的這些作家老師聊天的時候,偶爾聊起來過詩詞這方麵。
這些人有著一個相同的認知,那就是詩文重意、重留白。
神似形不似。
重要的不是你看到了什麼,而是你看到了之後,想到了什麼。
在這方麵,那些能留下來的唐詩宋詞無一不是驚世之作。《萬葉集》對比起來,重形輕意,是真的不符合許鑫的胃口。
而聽到了許鑫的話語後,開車的新海誠微微點頭。
他能理解許鑫的話,但其實能做到共情的地方也不多。
說穿了,還是文化環境與認知的問題。
大家都是身在對方眼中的“異國”,而看到對方的文化,也都是基於自身文化的認知基礎上。
對某一部作品達不到共情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就像是他之前和許鑫聊《人間失格》,在聽到許多日本人因為看完這本書而自殺後,許鑫露出來那種荒唐的表情。
他給許鑫推薦這本書後……
雖然文學作品進行比較,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
可得知了《人間失格》是一部“喪”到極點的作品後,許鑫搬出了法寶。
你給我推薦《人間失格》,那你去看《活著》。
慘麼?
同樣很慘。
可你看前作會自殺,但你看了《活著》,它隻會用更悲慘的一生告訴你一個道理--“好死不如賴活著”。
看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股堅韌不屈的生命力。
歸根結底,這其實也是文化上的差異。
但縱觀天朝文學曆史,有孤高者,有悲憤者,亦有堪破虛妄,空寂涅盤者。文學作品花樣百出,但唯獨沒有一喪到底的。
哪怕再悲慘的故事,讀者都能從其中體會到那頑強活著的意誌。
還是那句話。
坐以待斃從來不是天朝人的性格。
就算境遇再怎麼悲慘,絕望也始終擊不垮從祖先開始就把“抗爭”兩個字刻在骨頭裡的天朝人。
而從這方麵……日本的文化確實與天朝差異太大了。
可以學習借鑒,新海誠推薦的一些書,或者觀點,他都會聽,會看。
但盲目追隨,丟失了自己的認知,那就太蠢了。
同樣的,新海誠亦是如此。
可能這也是倆人能成為朋友的原因之一。
而倆人的話題,也由一部《萬葉集》展開,逐漸開始討論起了一些……乍一聽都是廢話,但實際上隻有當事人才會獲得啟發的東西。
導演嘛。以文會友,以思想和精神的碰撞增進感情。
而聊到興起,新海誠還問許鑫這次有沒有時間。如果有,留出一天。
他很想帶許鑫去京都看看。
比起繁華的東京……京都在他這個導演眼中,可要有趣多了。
許鑫倒是欣然應允,答應等這兩天看什麼時候有空,空出一天時間來。
當然了,得在他探望完高倉健之後。
而提起了高倉健,新海誠忽然說道:
“許桑,高倉先生最近據說住過幾次院了,身體很差。”
許鑫一愣:
“啊?”
“雖然都隻是新聞媒體的消息,但這些新聞確實在圈子裡流傳。隻不過年輕人不怎麼關注,喜歡他的都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影迷……”
“呃……”
聽到這話,許鑫下意識點點頭:
“我明白了。”
雖然高倉健的身體一直不好,但這種新聞能流傳出來,以高倉健在日本的地位,不見得會有媒體是空穴來風的肆意編造。
作為絕對的大緋優,現在的高倉健可是正兒八經的大前輩。
年輕的日本媒體也不敢如此。
看來……
這次得好好問清楚到底什麼情況。
省的老頭在國內擔憂。
……
新海誠帶許鑫來的地方依舊是個小到不能再小的餐館。
但裡麵卻賣一種按照他的說法,很稀有的食材。
魚白。
就是魚的……
而許鑫看到炙烤的魚白,第一反應就是自己看過的那部《入殮師》裡的劇情。
得知這倆是一個東西後,本來心裡還有些抵觸的他決定試試。
畢竟,他很喜歡《入殮師》裡,老館長那種對於生死的人生觀。
不過試了之後,感覺這玩意其實也就那樣。
有點像是烤的外焦裡麵的羊寶……
就是味道稍顯單調……
但搭配日式清酒,也算是彆有一番滋味。
倆人一頓酒,喝到了快5點。
微醺,但很儘興。
甚至許鑫都不知道新海誠的助理是什麼時候過來的。
反正出來的時候,對方已經在車旁邊看起來等好久了。
至於目的地……
新海誠的工作室。
他要帶許鑫去看看他的最新作品,那部名為《言葉之庭》的動漫短片。
行吧。
40多分鐘……算是短片。
或許……這就是作為動漫領域絕對業界NO.1國度的自負與傲氣?
而當動漫開始播放後,許鑫立刻感受到了友人的心意。
雖然新海誠說這部作品還沒完成,隻是完成了前麵的半段,後期的一些原畫還在製作……
但當他看到開幕動漫那豐富的色彩與美術風格時,還是被驚豔了一下。
這……
雖然新海誠的畫風始終很華麗,但這片子開幕的雷擊還是劈中了他。
絢爛的色彩,鮮活的色調,配色真的是完美中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