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祝願所有參與電影交流周的同學們能夠享受電影,享受生活。”
對著鏡頭說出了自己最後的祝願後,柏林大教堂的噴泉前,許鑫笑道:
“可以了吧?”
“嗯嗯!可以了可以了!”
王艾琳和周潤一臉的興奮:
“有了這個,我們一定能出大風頭啦!”
接著,等楊蜜錄完了之後,許鑫看了下時間,說道:
“那咱們就此彆過吧?你們準備去哪?我倆要逛逛大教堂。”
“嗯嗯!我們打算去影院了……許導,那以後我們有什麼事情,也能給您發微信嗎?”
“行啊。沒問題。”
許鑫應了一聲,笑著對這倆到現在他都搞不清楚什麼關係的老鄉擺擺手:
“那我們走啦。”
“許導再見,蜜姐再見。”
“拜拜……記得在柏林注意安全。”
“知道啦,謝謝蜜姐!”
四人分彆。
楊蜜拉著老公的手走了幾步後,一回頭,就看到王艾琳蹦蹦跳跳的背影。
似乎在和周潤炫耀著什麼,看起來特彆興奮。
“哈~”
她輕笑了一聲:
“你說……今天這頓飯,對他們倆來說,算不算人生最奇妙的一頓飯?”
“彆說他們了,連我都覺得奇妙。”
看了一眼售票的英文提示牌後,帶著妻子往買票的方向走去。
一邊走一邊說道:
“你說得是什麼樣的緣分才能讓咱們如此巧合的湊到這?”
說到這,他頗為感慨的歎息了一聲:
“緣分還真是個奇妙的東西。”
他在感慨,可楊蜜看了他一眼後,卻來了句:
“可我怎麼覺著,你對他說的以後回國要搞的那個自媒體更感興趣?”
“看出來了?”
“肯定啊,你又不是什麼人都給微信的……乾嘛?很看好他們?”
聽到這話,許鑫搖搖頭,沒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妻子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你覺得再差能差到哪裡去?”
楊蜜眉頭微微一皺。
“你指的是……哪方麵?是你想投資他們,大不了損失點錢?還是說……覺得他們做起來了,可能就會無法銘記自己的初衷。最後變成了可能自己都不認識自己的模樣?”
兩口子其實在對人性,或者某些事情的角度上麵,還真是出奇的一致。
讓許鑫之前說的那番“不同角度看待事情不同”的論調化作了塵土。
隻是一句反問,楊蜜不僅想到了愛人問題的含義,甚至連視角都和他相同了。
這要是外人看來,肯定得給一句“心有靈犀”的誇讚。
但在倆人這裡卻已經是習以為常了。
“都有。”
許鑫一邊看了一眼標識牌,一邊遞上了兩張5歐元的鈔票。
拿到了門票後,繼續拉著妻子往大教堂裡走,一邊繼續說道:
“這倆孩子其實能看得出來,家庭條件不錯。”
“那肯定,手上那塊沛納海咋說也三四萬呢。這姑娘手鐲也是卡地亞的……留學生基本家庭條件都不錯,不然家裡也供不起呀。”
“但家庭條件好,不代表能進來娛樂圈。你沒看我都沒提什麼“你加油乾,我可以投資”之類的事情麼。他要是能做成,我很樂意看到圈子裡多了他們這種中立派的發言……他倆的主意你必須要承認,很不錯。”
“可我對【自媒體】這個行業存疑。”
看到有垃圾桶,楊蜜說著,指了下垃圾桶的方向。
這教堂裡麵不用琢磨,肯定不讓抽煙。
要抽還是在這先過過癮吧。
許鑫任由她拉著,往垃圾桶那走,一邊掏出了煙。
“不用存疑,任何行業的出生總是伴隨著質疑的目光。凡事你也要看兩麵性,這種自媒體的興起,會給大家帶來更多快餐式的娛樂文化。精神娛樂隻分通俗與高雅,但不分好壞的。因為它都是在愉悅個體。”
叼著煙,他繼續說道:
“我確實有時候也會覺得……其實也不應該把這個鍋甩給微博,但我始終覺著有了微博之後,伴隨著信息流的爆炸,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表達自己的想法。這雖然是好事……但這麼多想法彙聚在一起,一股腦的甩給那些暫時對某些事情沒什麼看法的人那時,會無限的壓榨他們思考的空間。
你不是特彆喜歡一首詩麼?叫什麼……從前,車馬很慢,一生隻愛一個人。其實說白了,消息的閉塞,讓大家在精神層次上,可以得到更多的獨立思索與延伸,這是現如今信息流無處不在,無差彆轟炸所有人的時代所比不了的。”
他的話看似漫無邊際,可楊蜜卻懂。
順著他的意思便問道:
“所以你覺得……彆的不提,就咱們這個圈子裡,需要能讓大家看到的“中立”?”
“有這方麵的想法。”
“……為什麼啊?你這想法有點莫名其妙的。”
“因為我怕啊。”
不知為何,忽然覺得嘴裡有些發苦的許鑫雖然在感慨,但眉眼之間卻多了一抹苦澀:
“我怕以後……大家想看到真相都難了。到時候……就真和那姑娘說的那樣,生活在信息繭房裡麵。所以我才告訴周潤,他這個想法很好,但難就難在中立、客觀。可……我又在想,究竟會有多少人,會記得身為媒體人信條的【求真】、【務實】?你沒看麼,人家現在都管咱們以前用時候,那個UC瀏覽器,叫什麼……UC震驚部。那新聞一個比一個誇張,言之無物,確之鑿鑿。多諷刺啊~”
“那咱們不如自己做,指望倆還沒畢業的孩子乾嘛?”
楊蜜無語的來了一句。
可這時……
“要做。”
“……?”
她猛然一愣。
看著抽煙的老公:
“要做?”
接著就見老公用一種很堅定的眼神看著自己:
“嗯,要做。如果不是他們,我其實還想不到這些事情……以前隻是覺得微博的出現是一把雙刃劍,這把劍快到讓我無暇去評判功過。但今天被這倆人一啟發,我忽然也意識到了這件事……艾琳雖然偏激了一些,但她有句話說的很對。媒體,在有些時候,確實能做到可以動搖民眾心智,起到喉舌作用。”
“難道你……”
“不想,但怕彆人想。更怕彆人做到了,而自己在後悔為什麼當初沒有把這個想法化作現實。”
“……”
楊蜜這下沉默了。
不是不知道說什麼,而是用這種思路往下再思考。
思考該怎麼施行老公的這個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