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拍到了許鑫帶著兩個娃,和王斯聰與傶薇出行在某高端餐廳裡麵。
不過在網絡上並沒有引起什麼特彆大的水花。
而吃飯途中,許鑫問了下兩口子他們想怎麼拍這個紀錄片。
是給外人看呢?
還是給自己看。
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
“給自己看,不對外。”
於是,許鑫心裡有譜了。
而這部片子的片酬,就是晚上的一隻帝王蟹。
王斯聰摳搜的都沒給點第二隻。
許鑫不樂意,覺得好友小氣了。但大少爺想的卻挺簡單的。
就跟點了第二隻帝王蟹你能吃完一樣。
你當是麵條子呢?呼嚕呼嚕吃一碗……
……
《許鑫日記》
20號。
周六。
天氣晴。
導演協會2012年度獎頒獎日。
上午,帶娃。
中午,帶娃。
下午,神仙姐姐來救場,她帶娃。
親人呐。
……
“我發現你真的挺牛的。”
看著正逗著懷裡的陽陽在玩耍的劉一菲,許鑫頗為感慨的在對方好奇的目光中,對著她的臉畫了一個圈:
“你真跟氣球一樣,說胖,嗚~的一下就吹起來了。說瘦,呲~的一下就瘦回來了。咋做到的?”
眼前的神仙姐姐雙下巴也不見了,那曾經圓的跟餅一樣的臉也變成了巴掌大小。
人胖吧……就顯老。
年後遇到那次,她胖的跟老大娘一樣。
但這一瘦,臉上那股仙氣兒又回來了。
還真是奇妙。
而劉一菲看著他那好奇的目光,語氣很平淡的說道:
“輕舟已過萬重山~”
弄的好像她經曆了多少不堪重負的事情一樣。
“懂了。”
許鑫點點頭:
“看來最近沒少啃菜葉子。”
“你知道就好。在你老婆的淫威之下,我這隻兔子成功變成了牛……”
“長兩歲唄?”
“……”
神仙姐姐嘴角一抽。
奶奶個腿的,你是真狗嘴不吐象牙是吧?
於是,她懶得搭理許鑫了。
繼續抱著軟香軟香的陽陽,任憑陽陽在她懷裡拱來拱去……
這時,外麵一陣動靜。
許鑫探頭一看,發現是蘇萌和吳琪琪帶著一堆人走了進來。
“得,該化妝了。”
“嗯……你緊張不?”
冷不丁的,她甩出來了這麼一句。
“我緊張什麼?”
許鑫還真挺納悶的。
這又不是三大……三大他現在都不緊張。
畢竟三個大獎,他已經“拿了倆”,國內的獎項有啥緊張的?
“馮曉剛啊,而且我聽說今天華義的人也會出席。”
聽到這話,許鑫更納悶了:
“咋的?他們是什麼社會性質的團夥啊?還是說吃人啊?”
話音落,蘇萌拉開了門,帶著一群化妝造型團隊的人走了進來。
劉一菲也不再吭聲,隻是笑著來了句:
“反正今晚得靠你保護我了。”
許鑫心說你還記得你曾經造的孽呢?
隨後無語的搖搖頭。
今天的晚宴,《完美陌生人》劇組就他倆。
劇組的其他人都是意大利人,這種獎項也沒必要折騰。
乍一看確實有些勢單力孤的。
但今晚同樣還有《泰囧》、《西遊降魔》劇組,雲圖的人也都會來。人,肯定是不少的。不過這裡人多人少也沒什麼用。
雖然包括王斯聰在內,大家一聽他和馮曉剛要“王見王”,都有些起哄架秧子的意思。
但許鑫自己心裡跟明鏡一樣。
大家肯定是一團和氣。
逢場作戲而已。
哪有什麼王見王?
同行交流罷了。
……
其實講道理,要論起來含金量,這個導演協會的年度頒獎禮還行。
它的評選機製,是由天朝導演協會的會員導演擔當評審,不考慮任何諸如票房、影響力之類的外界因素,純粹就是“導演選、導演評”,一票一票評選出來的獎項。
乍一看,影響力還是挺高的。
但實際上……它的影響力還真算不上深遠。
不過,倒不是說這個獎項不好。
有些事情吧……非戰之罪。
許鑫在這次被曾佳通知後答應了出席典禮,就跟廠裡了解了一下這個獎項。
以前怎麼沒聽說過這麼一個乍一聽還挺靠譜的獎項?
結果從齊雷那得到的消息是:
“他們現在還在頂風作案。”
聽到“頂風作案”這四個字,許鑫還有些迷糊,心說這獎項難道當年也出過《光榮的憤怒》?
但實際上並不是。
它的第一屆頒獎禮,是在2005年。
老頭還在第一屆裡麵,憑借《十麵埋伏》拿到了年度票房導演獎。
但它的第二屆,就是2011年舉行的2010年度導演協會頒獎禮了。
中間停了的這5年,原因也並不是獎項出了什麼紕漏,而是純粹不符合“新規定”。
2006年,上麵出台了一個名叫《全國性文藝獎項評選》的文件。
而這份文件呢……有些奇葩。
首先就是審查時間,規定要求所有全國性的文藝獎項都要提前四個月上報,而後還要留出兩個月時間等候審批。
也就是說,沒法足年評定了。
許鑫心說也難怪,按照道理來講,《完美》也好,《西遊》也罷,陽曆年都應該算到2013年的電影,可偏偏這次卻按照陰曆年來定。
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在齊雷嘴裡,這份文件就是文藝獎項分豬肉的罪魁禍首。
因為它明確規定“除新聞類評獎外,其他全國性評獎每屆間隔時間均不得少於兩年”。
而這條規定,也成了金雞、百花等等重要獎項從一年一辦,變成2年一辦,導致所有獎項候選堆積、不得不出現所謂的雙最佳影片,雙、三金影帝影後等等的主要原因。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規定,齊雷不得而知。
但確確實實,打2005年開始,金雞兩年一半,和百花拆分,一年金雞,一年百花,結果兩邊漸行漸遠……
而到現在,這份文件還在。
隻不過……除了金雞這種國家級的獎項外,其他地方級獎項都已經尺度開始放寬了。
導演協會在當初覺得這種獎項製度不合理,所以就舉辦了一屆後就停了。
而這兩年伴隨著包括魔都國際電影節、燕京大學生電影節等等“地方級”獎項的周期縮短,他們才在這份文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戰戰兢兢的舉辦了第二屆。
然後順利的又拿到了第三屆的審批……
但,尷尬的地方也在這。
它是導演協會下屬的頒獎禮,主辦單位是導演協會,而導演協會的直屬單位就是這份文件的頒發單位……所以,他們注定無法像許許多多的地方級電影節一樣,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自己的含金量,擴大宣傳度等等。
甚至,這場頒獎禮都不會有直播。
不直播,不是全國類獎項,評委都是導演,我們關起門來自己玩。
所以,上麵隻要不較真,他們就能一年一辦。
但代價是……這獎項彆說觀眾了,連許鑫這種俱樂部會員都對它沒什麼特彆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