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他鄉遇故(1 / 2)

11月30號。

一切關於老王和七哥婚禮的喧囂都已經逐漸歸於了平靜。

網絡上,關於馬爾代夫這場婚禮其實並沒有披露出來太多的細節,甚至連照片都是寥寥無幾。

除了得到允許的倆伴娘發了幾張照片外,也就是老王和七哥自己放出來的一些照片了。

比如在夕陽下兩個接吻的模糊影子。

比如蔚藍的大海等等。

加起來一共也就不到20張照片,還都是和婚禮現場沒什麼大關係的那種。

來賓是誰,發生了什麼之類的,無論是老王這邊還是七哥那邊的家人都很好的履行了保密工作。

哪怕記者已經從一些人那得知了大概流程,比如婚宴是米其林廚師,比如費用全包,比如婚禮菜肴,甚至是婚禮時間等等。但現場圖卻一張都沒傳出來。

反倒是國內的喜宴。

25號的喜宴弄的規模不小。

用媒體的說法,那就是來了半個娛樂圈。

規格相當的高。

而這種喜宴,老王擺了三次。

從老老王那邊的朋友,到娛樂圈,再到傶薇老家……

這一個婚禮確實把他折騰夠嗆。

但比起來正式的儀式,這種喜宴反倒不算什麼新聞了。

無論怎麼說,在好多人眼裡,傶薇都已經嫁入了豪門。

至於以後日子是好是壞……走著瞧唄。

至於許鑫一家,在馬爾代夫待到了11月下旬後,就蹭著老王的飛機一起回來了。

朗朗日肯定還沒散。

不過天天海景沙灘啥的也沒什麼意思。

哥幾個有點待煩了。

索性開始籌備下一個旅行景點。

得知了許鑫下個月月初要去柏林忙幾天後,不知道是誰提起來的去滑雪。

於是,幾個窮哥們便把下一個目的地放到了挪威。

他們已經過去了。

許鑫等5號忙完去跟他們彙合。

至於楊蜜她們這次倒是不跟著。

國內有工作。

30號這天,許鑫大清早起來準備前往柏林。

明天就是64屆柏林電影節第一輪評審的日子,他肯定得過去。

楊蜜提前一晚幫他把所有行李都裝好。

這次不僅僅是換洗衣服,還有雪板,防寒服等等。

甚至為了防止幾個人腦子一熱往深山老林裡紮,她還把衛星電話給許鑫帶著了。

並且逼著許鑫向她發誓無論走哪,這電話都會帶在身上。

而那麼一刹那,許鑫覺得……她好像沒把自己當老公。

奇奇怪怪的……

最後,在一切東西都裝好後,楊蜜遞過來了一個本子:

“給。”

“什麼?”

“這次評審的資料,你在飛機上看看,彆人家是乾啥的你都不知道。”

“唔……好。”

許鑫應了一聲,接過了資料本後,親了妻子一口:

“走了?”

“嗯,愛你~”

“我也愛你~”

他揮了揮手,坐上了程虎的車。

路途自然不必多說,一直到飛機起飛平穩之後,他打開了資料本開始看。

飛到柏林要七八個小時呢,時間很慢,就當打發時間了。

而楊蜜的這些資料,應該也都是從百度百科上打印下來的,那種編年體一般的記錄就是百科的模板。

乍一看很詳細,但想要挖掘更多的東西,其實也沒啥用。

這次主競賽單元的評審一共8個人。

拋開許鑫外,還有七個,其中美國籍的製片人、演員、導演一共有三人,還包括了柏林縣評審大隊大隊長上尉詹姆斯·薩姆斯下士。

當然了,這是玩笑話。

但之所以提詹姆斯·薩姆斯的原因很簡單,這位大隊長和李桉是屬於黃金搭檔那種關係。

從91年開始,倆人就在一起合作。

他是李桉的電影《推手》的製片人,並且連這部電影也是倆人共同編劇的。

接下來的《喜宴》、《飲食男女》也同樣是二人一起編寫劇本。

並且他也是《色戒》、《斷背山》、《臥虎藏龍》的製作人……

可以說,倆人是綁定的。

有點類似許鑫和齊雷這種關係。

互相成就,互相扶持。

所以,說這人是個天朝通,一點都不誇張。

不過話說回來,許鑫和李桉也不熟。

就跟著老頭見過一麵,而那時候他還隻是個小卡拉米,入不得大佬法眼。

所以倒也沒想著和這位攀什麼交情。

至於其他六個人……

實話,對許鑫而言都挺眼生的。

哦對,其中有一個他還見過,那就是拍出來輪子那部大爛片《青蜂俠》的導演米歇爾·格瑞。

看到這哥們都入選了,許鑫真叫一個蛋疼。

不過沒關係,他相信金熊的含金量。

能選這些人,說明大家肯定都不差,一定是在某些領域有所建樹的人。

不過,當他把目光放到了其中一個人的資料上的時候,略微露出了些許的疑惑。

芭芭拉·布洛克裡。

這個名字或許對很多人而言都是陌生的。

甚至對許鑫而言也同樣如此。

但她的履曆卻有點……驚世駭俗了。

首先,這姐們是60年生人。

這倒沒啥。

但是……

79的時候,這姐們就在《007太空城》裡當副導演了……

19歲,世界級大IP007電影係列的副導演……

許鑫看到這一條的時候好懸沒反應過來。

可這還沒完。

87年。

也就是許鑫還穿開襠褲的時候,這姐們就已經是《007黎明生機》的製片人了。

26歲……

離譜不?

而接下來就更簡單了。

《黃金眼》、《殺人執照》、《明日帝國》……《皇家賭場》、《量子危機》、《天幕殺機》……以及目前已經開拍,但還沒殺青的《幽靈黨》……

這姐們的履曆幾乎貫穿了所有007電影。

這就有點恐怖了啊。

他看著對方的資料,疑惑這人到底是什麼來路。

難不成007是他家的?

但問題是妻子準備的資料就是百度百科的那種,隻是寫履曆,卻一點都不詳細。他正想打開電腦查查的時候,隨便往下翻了一頁後,又一愣。

這一頁,就完全是說明文了。

類似那種補充條款。

先是給了許鑫一個名字:艾伯特·布魯克裡。

而看到這個姓氏,許鑫就明白了倆人肯定有關係。

並且,這篇資料明顯是人工編輯的。

顯然,楊蜜也發現了不對勁,在芭芭拉的資料後麵進行過一些調查,並且……

調查的很清楚。

這個艾伯特·布魯克裡就是當年從原作者手裡買到007版權的那個商人。

也就是說,布魯克裡是個家族。

也是007這個大IP的擁有者。

而芭芭拉,就是艾伯特的女兒。

資料裡不僅介紹了艾伯特的生平,還列舉了007這個IP的命運多舛,幾乎把當年為了爭奪007版權的那一檔子事在許鑫麵前用文字給複刻了出來。

許鑫看完之後,也就徹底了解了007這個電影IP的來龍去脈……其實也不算徹底了解。007這個版權有多狗血,他以前上課的時候就聽任課老師聊過,不過講的很籠統,顯然沒這三四頁紙裡的東西這麼清晰。

看完,更加直觀的了解清楚後。

他心中感慨著妻子做這份資料的努力,接著拿起了手機,給楊蜜發了條消息:

“007這個資料你弄了多久?”

“沒弄多久,看到這人履曆有些奇怪,我就問了下美國那邊,人家給我發過來了這些,我找人給你翻譯了一下。”

“辛苦了。”

“嘿嘿。”

臉上帶著笑的放下了手機,他把這份看完了的資料遞給了旁邊玩手機的蘇萌。

“記下來,我要是忘了的話,記得提醒我。”

蘇萌點點頭,摘掉了耳機,開始進入了工作狀態。

小助理平常蠢萌蠢萌的,跟個大號弱智吉祥物一樣。

但在本職工作這一塊……

嗯。

萌萌一生,不弱於人。

……

柏林比天朝慢了7個小時。

許鑫在天朝時間下午的5點出頭到的。

而柏林這邊才早上8點出頭。

進關之後,看著熟悉但又不咋熟悉的機場……可惜,這次沒沃爾沃接他了。

想到這,他估摸著這次回去倒是可以和賓利那邊接觸一下了,畢竟那邊還盼星星盼月亮呢。

伴隨著自己的新廣告點擊量破億後,儼然有成為今年油管播放最高視頻TOP20,連帶著尚格雲頓都有點事業煥發第二春的意思。

一個廣告帶火一個品牌的影響力逐漸發酵。

咱老許也算是在廣告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心裡想著這些有的沒的,他撥通了柏林電影節那邊接待自己的工作人員電話。

很快,在上午9點多的時候,感受到了柏林這座城市到底有多堵的許鑫來到了下榻的酒店。

今天沒啥事。

不過晚上有一個官方舉辦的歡迎晚宴,介紹幾個評委互相認識一下。

這是許鑫必須要出席的。

至於其他時間他反倒能自由安排。

不過……

說老實話,自從上次和妻子在柏林這邊兜兜轉轉了幾天後,他對這座城市已經感覺不到什麼新鮮了。

酸菜沒東北的好吃。

香腸也就那樣。

至於其他菜肴……也就那德行。

索性,他讓蘇萌自己安排後,便待在房間裡忙活自己的事。

如今他手頭上的工作其實也不少。

隻不過沒那麼急。

戛納的提名要2月份才公布。

《約翰·威克》的特效鏡頭還在製作。

本來打算明年上半年籌備,下半年啟動的項目《捉妖記》現如今七哥懷孕了,他也隻能暫時擱置。

都不是什麼急的事情。

但他還是習慣性的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去敲打。

一點點的完善著心目中的故事。

哦對,還有最重要的一個事情。

他得搞定自己的博士論文。

這次的論文是結業論文,他的題目已經想好了,叫做《電影視覺-空間建構下的潛意識表象特征控製》。

這次沒有什麼像之前那種預測未來市場啊,或者行業調研一類的。

而是回歸到了身為一個導演最基本的職業水準。

人家都說他善於利用鏡頭語言來營造氛圍美學……甚至網絡上還有許多關於他的電影拉片。比如解構某一幕電影,他到底是什麼用意,或者如何表達角色心境等等。

但說實話……有的對,有的則是錯誤百出。

這也讓他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家對鏡頭語言的理解其實是有所誤區的。

一些喜歡較真的觀影人總是把目光局限在幕布之上,卻忽略了空間的搭配。

他們總是在想導演這個道具表達了什麼,這段片段在喻示著什麼……卻忽略掉了整個空間的層次感,以及被啟發的潛意識裡那種表達出來的沉浸感。

他接受觀眾可以這麼猜想。

但自己的學生不行。

因為現在他看的一些片子裡,已經發現了一些苗頭。那就是好多年輕的導演會刻意的把某種淺顯的表達,變得深奧。

比如表達一個人很生氣。

你直接懟臉特寫不就完了?

讓觀眾看到他的青筋暴起,目眥欲裂,或者是麵目猙獰……

誒,偏不。

給一個背影,然後背景上麵放著什麼代表憤怒的紅色花瓶,或者是氣球,再搭配個“呐喊”的海報等等……

形而上學。

學而無用。

看的他那叫一個蛋疼。

電影自然是一門技術活,但潛意識的表達該怎麼控製,卻是一門藝術上的曖昧距離。

他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受自己的影響,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導演喜歡“內斂”的演員,然後依靠各種道具的暗示表達人物心情。

這種簡直就是扯淡。

一味的玩深奧,其實就像是不好好說大白話轉而滿口之乎者也一樣。

沒必要。

所以他發現了這個苗頭後,就誕生了寫一篇教大家如何分清潛意識與表征、該怎麼解構在什麼時候用鏡頭語言,什麼時候直接“懟臉拍”的論文。

這論文或許不具備什麼前瞻性。

但……

如果能幫助一些導演撥開雲霧,彆去鑽牛角尖,天天去搞那種形似神連神的媽媽都不認識的東西,那比一些帶著前瞻性思想的論文要強的太多了。

他不僅僅隻是一個想用這篇論文結業的博士生。

還是一名有些名氣和地位的導演。

是新生代導演裡麵的領軍人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