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許鑫聽來。
這事情嚴重與否先不提。
至少,他聽出來了薑紋的態度。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就是如此。
京圈也好,西北圈也罷,和他都沒什麼關係。
其實實際情況也差不多。
論出身也好,論自身榮譽成就也罷,他就屬於那種……隻要他自己不得罪人,那麼誰也不想、或者說不敢得罪他的那種地位。
但誰也不會把他當外人……
還彆說,這地位還挺奇妙的。
至於薑紋說的……
一時間,許鑫也不知道心裡是什麼想法。
直覺告訴他,這事……挺對的。
不是說多麼正確,而是對方走的路,是走對了。不再和西北圈爭這幾年……用海賊王的話說,那就是把胳膊賭到了新世界上麵。
但,這種“對”之下,他心裡同樣有種排斥感。
說不上來為什麼,感覺就像是待在南方的雨季一樣,渾身都濕漉漉的,又悶熱,又黏膩,怎麼著都不舒服。
忍不住問道:
“大哥,這是他們和您說的?”
薑紋樂了。
“套我話啊?”
“不是閒聊天聊到這了麼。”
“那不得碰一個?”
“來!”
三個人又碰了一下後,這酒已經下了半杯。
不得不說,薑紋喝酒的節奏挺快的。
咽下了這口酒,他一邊夾菜,一邊繼續說道:
“小許,你起的太猛,太快,好多人都始料未及。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雖然也都把你當盤菜了,你稍微出了點成績時候,大家覺得也是正常。但畢竟人的成長是需要曲線的嘛……但你不一樣,你是一部電影一個變化。等大家開始對你產生忌憚的時候,你已經長成了。”
“……”
許鑫微微點頭,表示認同這句話。
確實,說是因緣際會也好,說是命數如此也罷。
他的成績,一般人真的看不懂。
並且最關鍵的是,許鑫有時候自己也看不懂。
他從一開始的初心,也隻是拍電影而已。
電影拍了,上映後,彆管是票房、影響之類的,他也沒主動去鑽營過什麼。
甚至於……如果他真想鑽營,這麼多年也不至於如此鹹魚了。
彆的不提,就按照其他導演那樣,各種典禮、電影節出席,有事沒事就刷個存在感之類的。再接個什麼廣告或者品牌宣傳合作一下,他的地位如何不提,知名度肯定是頂流。
連鹹魚都能走到今天這位置。
他要是“勵精圖治”,那得到什麼地步?
這時,薑紋繼續說道:
“不過有一點你做的很不錯,那就是……明明彆人把你當敵人,你卻連看彆人都不看一眼。你越這樣,其實旁觀者越覺得你是個人物。甚至很多人就衝你是個人物,也願意和你一起玩。這也是為什麼西影這兩年招賢納新的速度這麼快的主要原因。大家都信你,再加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你得明白,小許,就算是京圈,也有一撮人對電影的熱誠始終沒變過。”
這時,馬可忽然把話接了過來:
“但認可歸認可,許導,事實是,大家現如今都對未來的市場有了一種清晰的判斷。未來的影視市場,一定是金元遍地的時代。它的成本會無限升高,大規模資金入場後,這種市場反應是常態。”
“嗯,我也這麼覺得。”
見許鑫點頭,馬可便繼續說道:
“現在,好多人的判斷就是互聯網時代,電影的內容占比會在未來市場趨勢下,越來越小。真正起到作用的,其實還是營銷與宣傳。
而營銷和宣傳需要有一個轉化的鑰匙。通常情況下,一部影片的賣點擺在這。要麼是題材是某個大熱IP,要麼是名導,或者是粉絲擁躉多的演員。或者更理想化的大熱IP+名導+名演員……
無論怎麼看,在恒定的三角關係下,擴大的宣傳攻勢都需要一個合理的轉化流量。而能擔當這份轉化責任的,其實演員才會天生最適合的擔當。
但……就跟老薑說的那樣,許導你把柏林牆給拆了。現在的圈子裡越來越扁平化,但其實整個西北圈做的,都是“現在”這個節骨眼的最佳選擇。可有些人已經開始布局未來了。
許導你們現在應該還沒做這方麵的考慮吧?”
“沒有。”
許鑫也不藏著掖著。
也沒啥好藏著的。
有些東西,一步慢,步步慢。
對於未來,目前整個西影的堅持就是寧缺毋濫。
“我們相信,無論潮水怎麼漲,總有落下的一天。到時候誰在裸泳,看一眼就知道了。”
聽到這話,薑紋點點頭:
“有這種堅持是好……但照你們這麼想,未來可能就不在你們手裡了。”
可許鑫卻忽然問了句:
“大哥,您說的未來,到底是什麼未來?”
薑紋一愣。
馬可也忽然皺了下眉頭。
這時,許鑫又掏出了煙,散給倆人後,笑道:
“其實……不瞞二位說,聽到你們的話後,我心裡反倒踏實了……我想想啊,叫什麼來著。”
他一邊思索,一邊點煙。
幫倆人都點上後,最後自己的煙沒來得及點,就有了答案:
“想起來了,EXO的那個……吳……吳……那小孩叫啥來著?”
薑紋嘴角抽了抽。
來了句:
“吳一凡。”
“對。”
“你知道他?”
“我見過。”
許鑫笑著給自己點上了煙:
“是個大帥哥。印象還挺深刻的,去年黃小明過生日,邀請了一堆朋友,徐老師也去了。帶著他和前兩天到我電影裡試鏡的鹿涵。這倆孩子我都見過,印象都挺深的。屬於長相對女孩通殺的類型。偏偏倆人還是不同風格,一個帥的跟霸道總裁那樣,各種邪魅四射。一個像是個陽光小暖男,讓那些大姐姐看一眼就恨不得捧手心裡……嘖。”
說著,他有些感歎的噴出了一口愁雲慘淡的煙霧:
“咱老許的顏值被比下去了啊。”
“……”
“……”
明明大家聊的其實也算是正經事。
哪怕是把酒言歡,可三言兩語也沒丟了正題。
可許鑫這句話讓倆人都有些無語了。
不是……
這孩子哪裡來的自信?
薑紋忍不住心裡嘀咕了一聲:
“你不會以為你娶了美女當媳婦,自己就真的是個大帥哥了吧?”
而許鑫接下來則說出來了讓薑紋都滿眼驚訝的話語。
“我其實在那天看到了徐老師帶著吳一凡和鹿涵、還有關小彤出現的時候,就想到過這種可能了。不過沒大哥您了解的這麼細,但……那天晚上我給我朋友打電話聊了聊這個事情。
我朋友告訴我:許導,偶像這種東西,就是消耗品。他們裹挾著巨大的流量而來,消耗乾淨丟開就可以了。而想要製造這種偶像,也不難……她是乾營銷的,會的東西比我想的都專業。但……不管怎麼說吧,我其實從那天之後,多多少少就有這種感覺了。
我想到了京圈會開始捧新人,不過沒往大哥您說的,所謂的“未來”方麵想過。至於具體原因嘛……還是那句話,大哥您說的未來,和我想要的未來,不是一個東西。”
“那你想要的未來是什麼?”
馬可忍不住問道。
接著就見許鑫聳聳肩:
“就是現在啊。”
在對方那驚訝的目光中,他夾著煙,目光平靜如澄淨的湖麵。
“現在的未來,同樣也是未來的現在,不是麼?我想要的其實就是現在這種情況。他們捧了多少新人,賺了多少錢……誰攔得住?誰也攔不住。那是觀眾的喜好,那是市場的反饋和需求。我憑啥去左右觀眾的口味?
更何況,市場肯定越繁榮越好。彆的不提,就說票房……我07年帶來了第一部電影,那時候全國票房才多少?現在呢?市場一年比一年好,萬事萬物不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律麼。”
說到這,他擺擺手:
“我攔不住,也不想攔。擋著彆人賺錢,那就不是現在的派係之爭了,那是殺人父母的仇。沒必要……如果未來真的如我朋友說的那樣,大公司花金錢包裹試錯,賦予這些所謂的偶像消耗品巨大流量,最後這些流量由粉絲轉化成了金錢。
和我想要的東西也不衝突。
或者,咱們轉換一個角度來想。
他們負責擴充市場,各種流量小生的票房號召力滿天飛。可市場擴充了,小魚的生存環境也能好一些嘛。
西影就是個鐵殼王八,外麵的風風雨雨也衝擊不到這家國企。我們把這些踏踏實實做電影的小魚招過來。彆的電影一部票房十億八億的,剩下點殘渣不也夠這些小魚活下去?
活下去,繼續為夢想前行,推出一些好的作品,不也挺合適的麼?
說白了就是一個大生態圈。有大魚,有小魚。生物鏈循環起來,生生不息,這圈子才能長久的生存下去。
和這個大前提比較起來,彆人賺多少錢……至少在我這,我不眼紅。至於原因嘛……”
許鑫兩手一攤:
“我又不缺錢。市場越多樣性,其實越好。爛片提高觀眾容忍度,好片增加大家對藝術的審美賞鑒。怎麼看都是一件好事才對。牆倒了,水活了,未來無論變成啥樣,總不會比現在更壞了,對不對?這是我看待這些事情的角度。”
“……”
“……”
薑紋和馬可對視了一眼。
倆人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驚訝。
這是許鑫第一次跟倆人吃飯。
同樣的,也是他倆第一次和許鑫湊一桌。
以前,隻是聽薑倵、聽朋友、或者聽其他人聊過“許鑫”這個人。
目前這圈子裡,已經沒有人敢把他當個純粹的年輕人,或者年輕導演來看了。
開玩笑呢……得多自大的人,才能繼續保持這種觀點?
而作為行業圈層生態鏈的領軍人物之一,他的觀點有錯麼?
並沒有。
恰恰相反。
對薑紋而言……
他發現了一件事。
那就是小許這人切入事情的角度……真他媽的大氣啊。
任何人……或者不說任何人吧,絕大部分人,在遇到涉及到自己利益受損的事情時,第一時間考慮的都是如何止損,或者說……如何拒絕。
就像是他剛才對小許說的那樣,你們或許贏了現在。但京圈開始布局未來後,從起步點方麵,你們就已經輸了。
落後了。
而落後,是要挨打的。
更何況……他其實打心眼裡覺得,這些人想出來的這一招挺厲害的。
簡直就是《道德經》上那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和光同塵現實版。
並且,從他跟另一邊的了解來看……西影這邊其實天然不具備這方麵的土壤。
或者說,土壤遠沒有京圈優渥。
原因無他,西影的宗旨就是“作品”說話。
而推新人……作品恰恰是最不重要的東西。
這一招,真的挺厲害的。
等於是彎道超車了。
但……這些事情其實也和他沒啥關係。
圈子啥樣,也不影響他拍他自己的電影。
在加上這次小許主動提出來,可以幫著《一步之遙》在戛納給片商推薦一下。
這份人情肯定要還的。
所以,他給出了提示。
但……說出這些提示的時候,他估摸著小許會犯愁,畢竟這些事情都是關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可誰成想……
格局竟然這麼大?
並且,他判斷的事情,在薑紋看來也同樣準確。
從圈層生態的角度而言,無論是西北圈的現在,還是京圈的“未來”,其實都不是什麼壞事。
真正損失的,也隻有這兩個圈子,可對於大圈層而言,大家打的越精彩,爆出來的好東西才越多。
這是實話。
可話是這麼說……
薑紋夾著煙,看著眼前的年輕人,在驚訝過後,還是忍不住端起了酒杯:
“這話敞亮!聽著舒坦,來,乾了!”
說完,一口把剩下那半杯酒給喝了。
不為彆的,就為了兩個字。
“格局。”
難怪老二說這人能處。
確實不假。
這頓酒……舒坦!
……
兩瓶二鍋頭第一瓶,三個人分。
第二瓶,四個人分。
算上一手客家菜很地道的廚師老曹在內,四個人就丁算勻了兩瓶吧。
許鑫滿打滿算喝了半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