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舒遙外出時和葉筱柔狹路相逢。
兩人同時看中了一塊玉佩,起先葉筱柔還故作謙讓,說什麼姐姐不該和妹妹爭。被舒遙幾句話挑釁後,葉筱柔直接拿出了兩倍於玉佩的銀票,而舒遙因“囊中羞澀”惱羞成怒,最後直接在大庭廣眾之下和對方撕破了臉麵,還稱葉筱柔母女吃的用的都是楊氏的嫁妝,拿著楊氏的錢和她這個嫡女爭,簡直不要臉至極。
外人如何評論還是其次,白蓮兒卻是真真切切地在永平侯麵前哭訴了一通,惹得永平侯爺心疼不已,一氣之下就放出話說以後白蓮兒母女的花費都由他負責。
楊氏原本還想“替女兒出氣”,把白蓮兒母女的份例降到最低,永平侯這麼神來一筆,直接把她的戲份都給省了。
然而,就在這之後不久,楊氏名下的嫁妝鋪子接連出了問題。
起先是有客人發現貨品有瑕疵,不僅要退貨還讓店裡賠錢,鬨到最後店裡為了息事寧人,隻好賠錢了事。殊不知這頭一開,後麵就沒完沒了,時不時有人故意去碰瓷,使得店鋪的生意大受影響,最後還是報了官府,將故意鬨事的混混抓了起來,這個事才算消停。
但經此一事,鋪子的聲譽受了不少影響,原本的老顧客紛紛轉向了其他的競爭對手。這時,有曾經的老客戶下了一個大單,若是能夠做成,不僅利潤豐厚,還能大大地震懾那些生意場上的對頭。為此,楊氏不惜將大筆資金全部砸了進去,幾乎把各個店鋪的賬麵都走空了。
一開始事情很順利,簽好合同後,老客戶就付了一成貨款當定金,之後隻需原材到位做出成品即可。然而,後麵的環節卻出了一個大紕漏,原本給鋪子供貨的一個大戶直接卷了定金跑路了,本來損失一點定金再找貨源也來得及,但沒想到的是,有人落井下石坐地起價,直接把原料價格翻了一番。
這下讓人進退兩難,不答應吧,客戶的交期滿足不了,答應吧,算下來都沒得賺還要倒貼不少。
最後為了不損失信譽,楊氏咬牙點了頭,同意高價買了原料。原本做生意就有虧有賺,到此為此雖說虧了不少,但也不至於傷筋動骨,至少信譽還能保住,後麵還可以東山再起。
誰承想,屋漏偏逢連夜雨,人倒黴起來喝口涼水都塞牙。
一場莫名其妙的大火,直接將原料連著其他貨物燒了個一乾二淨!
這麼一來,不僅血本無歸,原本的合同也沒法履行了。
因為交不了貨,還要按合同十倍賠償給客戶,楊氏隻能將手上的東西典當的典當,變賣的變賣,好不容易才湊足了賠償款,但大半的箱底也跟著空了。
連番打擊下來,楊氏大病了一場,整個人肉眼可見的憔悴,看著像是一下老了十歲不止。
常言道,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眼看楊氏手底下的鋪子不成氣候,外麵的競爭對手就想要趁機分一杯羹,居然想著低價把鋪子吃進。
而這個時候永平侯也沉不住氣了,楊氏這邊的動靜太大,他想要不注意都難,隻不過白蓮兒慣會籠絡人,霸著人不讓往楊氏那裡去,等他抽開身去尋楊氏問清楚,隻看見楊氏一臉憔悴,完全沒了精神氣。
永平侯下意識責怪楊氏,卻被楊氏反問了一句,她需要人拿主意的時候,他人在哪裡?
永平侯想到白蓮兒,頓時無言以對。
楊氏冷笑著將實情告訴了他,最後問他,是不是官場上得罪了人,不然為何那麼巧,所有倒黴事都讓她遇上了。
永平侯無言以對,悻悻地離開了。但回去後,他越想越覺得不對勁,鋪子經營了那麼多年,以前都順風順水的,為何接連出了那麼大的問題。
楊氏的嫁妝空了,影響的可不是楊氏一個人。永平侯府本身並沒有多少產業,收支僅僅隻夠維持下人的開銷,像是日常采買,幾個主子的吃穿用度,還有逢年過節的人情往來,包括永平侯交際應酬的花費,這些都是楊氏的嫁妝在支撐。
可想而知,沒了楊氏的嫁妝,侯府的財政就是一片赤字,到時候麵子裡子都沒了。永平侯當然無法接受這種結果,他接連派人又仔細查了一遍。
然而,結果就是眼前的事實,雖說還有個跑路的大戶可以追究,但終究杯水車薪,填不了這巨大的窟窿。
這個時候,不知道是哪裡傳出的風言風語,說楊氏母女這下囂張不起來了,侯爺喜歡白姨娘,太後也更看重葉筱柔這個庶女,楊氏母女早晚要給兩人讓位。
所謂疑心生暗鬼,這話落在永平侯耳中,就有了另外一層意思。
巧的是,這段時間葉筱柔和赫連淳接連幾次偶遇,不知不覺中再次摩擦出了愛的火花,兩人一個不理不睬,一個試圖討好,你追我逃好不熱鬨,白蓮兒那邊也整天喜不自禁。
這一切永平侯都看在眼裡,原本女兒能搭上五皇子,對他來說是件天大的好事。但此時再麵對白蓮兒這邊的歡天喜地,永平侯也忍不住多想了,他想起了白蓮兒之前的哭訴,還有葉筱柔口口聲聲不稀罕用楊氏錢財的話,結合那些風言風語,對方的歡喜就有了彆樣的意味。
永平侯會被感情蒙蔽雙眼,但各種利害得失尚能判斷清楚,也一向很懂得審時度勢,這才會為了庶女而舍棄嫡女,可如今的結果卻不是他想要。
懷疑的種字一旦種下,就會迅速地生根發芽。
永平侯為了弄清心裡的猜疑,特意將楊氏鋪子虧損的事告訴了白蓮兒母女。
白蓮兒還婉轉一些,一邊可惜著一邊勸慰侯爺不用太難過,對白蓮兒母女來說,楊氏的嫁妝錢財和她們基本無關,加上白蓮兒也不清楚楊氏的嫁妝究竟幾何,自然也沒怎麼放心上,而葉筱柔打心裡瞧不上楊氏母女,連虛情假意都省了,反而覺得楊氏破財是活該。
有些人會有種奇怪的心理,自己得不到的寧可毀掉也不便宜彆人,永平侯對此深有體會,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