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情況下,若說跟著劉泰的老兵沒什麼話才是怪事。
而泰山郡的新兵們聽到這話自然有幾分臉紅,畢竟人都是要臉的。
而軍隊之間更重視臉麵問題,這次戰爭根本就沒自己什麼事,結果劉泰總共發了十五萬畝土地,泰山戶籍戰士便領走了三分之一,這土地拿著燙手啊!
當然,燙手歸燙手,要是哪一個泰山兵要是不要,怕是會被人狠狠打一頓。
對於泰山士卒,與自己麾下老兵發生矛盾,劉泰並不感覺奇怪。
畢竟從前世而來的劉泰很是明白,解決矛盾的方式不常有,但掩蓋矛盾或者轉移矛盾的方式卻有一大堆。
畢竟自己的元從派係遲早會跟自己所在地區的地方派係產生矛盾,隻不過怎麼樣合理利用矛盾,怎麼樣壓製矛盾,不讓內部矛盾變成自己的問題,那就要看自己的手腕了。
隨著軍隊中的分田儀式結束,不論劉泰,還是褚翜可都沒絲毫的鬆懈下來。
不僅這兩人,就算一直在劉泰九營中劃水的由解飛領導的機巧小組也派上了用處。
那就是讓得到了田的百姓趕快進行補種與春耕,機巧小組則是在玩命的生產春耕工具。
雖然時間已到了三月末,但獲得了田地的百姓自然是開始耕種。
因為發下來的都是熟田,對已掌握壟耕種植法的百姓,能很快開墾田地後開始種植。
“為什麼種植得是粟米啊?”劉泰看著集體農莊裡的奴仆們在耕種粟米,充滿了不理解。
以前或是在打戰,或是在軍營訓練,並沒有親自執掌一郡,所以劉泰對百姓們耕種實際上並不了解。
但現在自己真的主政一方,看著百姓們在春耕,頓時發現百姓種植的並不是自己印象中的小麥,不免有幾分疑惑。
畢竟南稻北麥,這是劉泰自古以來的印象,但卻沒想到,這時代居然沒有。
所以劉泰便是找來了褚翜,開口道,“我們這裡的農田不種植麥嗎?”
“相對於粟米,麥飯處理起來更加的麻煩,而不處理的話又非常難吃,所以北方世家中也許會種植麥飯,但對升鬥小民來說,還是種植粟米相對比較劃算!”
褚翜思索了一下倒對劉泰認真道,“當然,最重要得還是種植粟米的技術相對比較成熟,小麥種植出來,未必有粟米來得獲利多。”
劉泰聽到這話也認可的點點頭。
劉泰知道種田不那麼簡單的事,好像有了種子就能來一個豐收,任何的農作物都需要一套合適的耕種辦法。
從種植播種到收割都需要細心且科學的照顧,甚至在它生命各個階段所需要的養分,更需要用化肥來進行填補。
照顧生命這種事,從來就是最麻煩的。
現代人就算養仙人掌都會養死掉,更不要說拿著一種古代人完全不了解的種子,種植出古代人完全不了解的作物。
哪怕有耕種的高手在側,來了新的種子以後也需要它們多多培育幾代,讓它們徹底熟悉了當地的環境才有可能在一個區域進行大麵積的種植。
劉泰思索了一下,對褚翜道,“你專門派人去尋找一些擅長種植小麥的高手,尤其是種植能在秋天播種,春天生長,夏天就能收割的冬小麥,我有大用!”
劉泰並不清楚冬小麥這個品種到底有沒有發明出來。
但劉泰清楚的是,冬小麥的出現直接乾掉北方所有農作物,成為了北方百姓的主糧。
所以自己現在先種植著粟米也就是了,但將來肯定是要主推小麥的。
褚翜並不清楚劉泰為什麼會對這一種小麥感興趣,但他卻清楚若真有這種秋天播種,春天末收割的糧食,那到了夏天就能騰出足夠時間給百姓們服徭役。
所以褚翜便來到羊家,開始委托給了羊曼,讓他幫忙去找一找這方麵的人才與良種。
同時,這也是褚翜希望能緩和泰山羊家與劉泰之間矛盾的一種方式。
畢竟泰山羊家也就安排了幾個旁支進入到劉泰的軍史隊伍中,絲毫沒要在劉泰身上下注的意思。
對於此,褚翜並不意外,畢竟泰山羊家不但名聲顯赫,此刻更是西晉的外戚之家,彆說劉泰這個雜號將軍,就算劉淵見了也要給幾分的薄麵。
這樣的情況下,能塞幾個人給劉泰的軍史隊伍中已是相當給麵子了。
但褚翜跟著劉泰相處久了,也知道劉泰對於泰山羊家的態度多少有幾分不忿。
隻不過因為劉泰講道理,且泰山羊家自己也不怎麼惹事,所以雙方並沒有真有什麼衝突。
但現在有機會讓雙方之間的關係緩和一下,褚翜還是非常樂意見到的。
所以,褚翜便委托羊曼來尋找有沒有什麼耕種小麥的高手,以及收購冬小麥的種子!
而事實上,羊曼到底也是知道縣官不如現管的道理。
讓他直接投靠劉泰這種讓泰山羊家丟臉的事做不出來,但相互間幫個忙,羊曼還是願意搭把手的!
至於劉泰是劉淵的人?這又有什麼關係。
自己又不效忠司馬家,又不效忠晉廷,為了自己泰山羊家的存續,跟劉泰合作又怎麼樣。
劉泰那可是真的會殺世家豪族的!
所以,有了褚翜以朋友的身份上門拜托,那羊曼為劉泰乾活真的是毫無心理負擔。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絕大多數的晉廷世家的態度。
因為晉廷本身一直是強調以孝治國,而世家更是把家放在國家的麵前。
所以當異族真的有威脅到他們世家本身時,豪門世家往往都是會主動跟異族合作,成為協助異族統治華夏的有利幫凶。
更不要說劉淵的匈奴漢國更是打著一個漢字,羊曼幫助劉泰,就更是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對於此,難道司馬氏難道不知道嗎,也是清楚的。
但他們立國不正,人心向背,除了利益他們根本就拉攏不了世家半分,這局麵幾乎是司馬氏篡位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