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回歸青州(2 / 2)

晉末的卯金刀 倚夜聽雨 8036 字 10個月前

張嵩聽到王桑的話不由肅然起敬,臉色嚴肅道:“我知道了,我會去問一問褚翜,皮甲少不了你的!”

劉泰的軍隊絕大多數都是皮甲,隻不過王桑麾下的皮甲相對來說更加破舊一些。

再加上了他們負責清剿潰兵,所以更是需要甲胄的守護。

雖然皮甲這種甲胄想換裝也不是非常頻繁,甚至一件皮甲在一名士卒手中傳承一輩子也是常有的。

但問題是自己等人剛剛經曆了跟王浚的勝利啊,皮甲破損有些出乎了預估了。

更不要說還要以這樣的狀態去清剿潰兵,所以甲胄防禦不夠而出現的折損也是常有的。

彆得不說,隻要刺出了口子,然後出現一點破傷風,那整條命說不定就沒有了。

畢竟中醫對調理一類的病症有效,但對發燒之類的炎症所能起到的效果就很有限了!

張嵩許諾了王桑,卻又頭疼起了曹嶷這個不地道家夥的釜底抽薪。

不過,張嵩深吸了一口氣想出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自己也修建一座港口來!

打不過那就加入,這又不是什麼恥辱的事!

張嵩也明白,王桑的士卒居然都需要向自己催促來更換甲胄,這就說明了這些王浚的士卒就零散的個體來說,實際上並不是非常的好對付。

這樣的情況下,也就說明想平息冀州北方的潰兵,少說都需要半年的時間。

想來等到冬雪到來,那才能徹底解決掉潰兵問題,那在那之前,也就是今年之內,自己必須要想辦法把商人給留下來。

所謂的留下來自然不是強留商人,而是要讓這些商人需要經過冀州,讓這一條冀州的渠道還要留下來。

等到冀州平定的潰兵所帶來的兵患,那這條商路才能重新走通,想到這裡,張嵩撓了撓頭,暫且先這般的計劃。

就在張嵩抓著腦袋時,劉泰也在幽州地方終於等來了郗鑒的彙報。

稀鑒對劉泰道:“啟稟郡公,按照郡公所言,在幽州城東南的丘陵山區進行探查,的確是發現了一大片露天的煤礦,相當方便我軍的開采工作!”

“探查到煤炭就好,那這片工程便是交付給了你來了!”

劉泰聽到了郗鑒的話,到底是鬆了一口氣,然後說道,

“你先把這煤炭司的框架先搭建起來,也可以嘗試進行開采,我回到了青州後,會讓解飛把有關煤炭方麵的人才調度過來,借助你開采這些煤炭。

下個冬天,我們幽冀青三州能不能過一個好年,那就全靠你了!”

“遵郡公之令!”郗鑒聽到劉泰的話,相當興奮的對劉泰回答。

劉泰點點頭,隨著冬天越來越冷,郗鑒的煤炭司也會越來越重要。

這裡挖掘出來的煤炭需要送到千家萬戶去,至少能儘可能減少百姓們在冬天凍死的概率。

自己在青州時便推行火炕,甚至製造了給火炕進行焚燒的蜂窩煤。

但實際的效果下來,烽火煤維持火炕的效果還不如百姓們自己秋天時候積累下來的柴火。

當然最重要得是百姓自己拾取的柴火在百姓看來是免費的,但蜂窩煤卻是要出錢的。

對於此,劉泰也知道自己犯了一些嘗試性質的錯誤,即使如此劉泰還是選擇主推蜂窩煤而不是去主推柴火。

理由非常的簡單,自己希望的是推動工業革命,那對煤炭的利用效率肯定是要提升上來。

普通的木頭就算是再怎麼樣的煆燒,能夠有個一千度那就謝天謝地了,更不要說柴火這一種燃料至少對人來來說生產周期有些太過漫長了。

但煤炭話生產周期長,但現在使用起來都是現成的,對劉泰來說反正比柴火這種能源要更加的先進。

嚴格意義上來說,柴火這種能源是封建時代的代表,但煤炭如果能作用生產的話,那就代表一隻腳踏入到了工業文明之中了。

劉泰清楚,因為越來越嚴酷的小冰河氣候到來,促成了自己去開發唐山這片煤礦的決心。

畢竟現在自己完全就沒找到棉花,那通過燃料加熱的方式讓百姓們補充體熱就免不了。

等到郗鑒把這煤礦給開發出來,自己也就能夠在這幽,冀,青這幾州推行大浴場。

畢竟就小冰河時期的溫度來說,現在這三州的溫度,絕對不會比二十一世紀的東北高啊!

不論怎麼樣,隨著郗鑒順利的確認了唐山所在的區域有礦場後,劉泰到底鬆了一口氣,並跟趙安打了一聲招呼,讓趙安把俘虜的士卒丟給郗鑒去挖礦,便乘船回青州去了。

而早早在臨淄郡迎接自己的便是兼職青州刺史的褚翜。

“有勞了!”劉泰看著褚翜道,“這些日子我一直在幽州待著,怕積累了不少的事務,這就回去跟大家把這些事情給處理了”

褚翜看著劉泰的態度,卻是微微歎了一口氣,看起來今天卻又是一個加班加點的日子了。

不過千言萬語麵對著劉泰,褚翜卻也隻能說道,“郡公這邊請!”

很快,劉泰便回到內政廳中馬上開始處理起了那堆積如山的文案。

不知道過了多久的時間,劉泰伸了一個懶腰,到底是把事務處理了七八分。

這時候的褚翜看了看已經黯淡下來的天空道,“郡公,剩下來的文件是明天乾,還是今日加班加點將其完成?”

“政務是處理不完的,明天再來處理吧,在這裡吃完飯便各回各家!”劉泰揮揮手道。

聽到劉泰這般的話語,眾人也就不多說了,隻不過褚翜看著劉泰道,

“按照將軍的政策,我們接下來幾年應該是要休養生息吧!”

“是啊。有什麼問題嗎?”劉泰聽到褚翜的話,卻不由疑惑的看著褚翜。

“王娘子的三年守孝期快到了,還請郡公莫要忽視了此事!”褚翜很是鄭重的說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