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怎麼會!”劉泰聽到了小郗璿的話語,過去雙手環住郗璿的腰部,略帶著幾分歎息道,“可惜你成了我的側妃,否則你若行千裡路,見萬般人,再把心中所想落於紙上,怕是真能在書法一道上獨樹一幟,縱然名留青史怕也不是難事。”
問題是你司馬睿一沒軍隊,二沒名望,甚至伱連立國根基本身就是世家大族扶持起來的。
而自己每天在哪裡睡覺,一般上都是交給王薇來打理安排。
結果什麼都沒有,劉泰的後宮完全就交給了王薇安排,王薇說什麼劉泰便怎麼什麼,完全不像是君臨河北的漢王。
“大王說笑了,大王您當世無雙,若非愛惜王妃姐姐,又怎麼會如此尊她敬她!”郗璿聽到劉泰的話,不由略微帶著幾分的感慨道。
這整個製度的大環境是,因永嘉之亂百姓南渡,很多原本北方良民逃到南方,對世家來說倒還好,他們靠著以前積累起來的名聲,又借助司馬睿支撐起晉廷,找到了容身之所。
郗璿感受著耳朵上吹來的溫度,感覺自己的整個身體都軟了幾分,想繼續寫字,卻感覺自己提筆的手,都有些拿不動筆了,隻是羞紅了臉說道,“大王,您真壞。”
他們除了把人給帶過來了,那是真什麼東西都沒帶過來。
“沒事,寫字最重定力,我來給你鍛煉鍛煉定力,相信從此以後定然心正,手正,字正!”劉泰很無恥的繼續捉弄的說了一句,“小旋兒,我相信你可以的!”
而不說他們上下一心,隻要稍微齊心,然後走堅壁清野,固守待援的路線,自己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啃下來也絕對不容易。
為了活下來自然也就到北方世家,或者南方豪族之中求個庇護。
“哦?”郗璿聽到劉泰的話或多或少的帶著幾分的驚疑。
“知道了,知道了!”劉泰聽到王薇的話,倒是對著王薇揮揮手說道,“你來安排!”
“今日可曾有什麼事情嗎?”劉泰對眾人不由詢問道。
畢竟自己的政策是對世家豪族不利的,所以自己南征世家豪族一定會抵抗。
“妾身是怕掃了大王的興致,有空應當多看看郗溫兩位妹子才是!”王薇對劉泰笑道,“妾身可不想要被人傳出善妒的名聲。”
王薇對劉泰道,“據太醫診斷,妾身又有身孕,這些日子,卻不方便伺候大王了!”
“哦?!”劉泰聽到王薇的話略帶責怪道,“那今日還來此地,在坤寧宮好好休息才是。”
但要知道北方可是有一個對世家更加苛刻的劉泰在,微小的利益折損是能承受的。
但現在,劉泰感覺司馬睿這種自己感覺對方明明渾身破綻,但時間卡的這麼好的家夥,自己也感覺到為難。
由她在後宮掌權,那整個後宮便亂不了,而對王薇的權利,自己自然是要尊重。
劉泰出於政治考慮,郗鑒算自主投效自己的士族代表,而溫嶠是晉廷舊臣投降自己的士族代表,所以接納他們的女兒,多少有安慰這兩方麵士族的意思。
見到劉泰過來,一群人卻也站起了身子對著劉泰行禮道,“見過大王!”
這算什麼,自斷根基?你現在坐著的這個位置真的這麼穩嗎?不理解,劉泰真的不理解。
“大王謬讚,大王覺得我朝誰的書法最高?”郗璿倒有幾分好奇道。
或者看在春耕在即的份上,千萬彆打起來,怎麼樣也給我撐到永濟渠修建好再給我打啊!
“大王,妾身給你盛了你喜歡的桂圓蓮子湯,裡麵加了蜂蜜,快嘗一嘗!”
不過,對打工人來說是沒資格休息的,既然到點了,就要起床乾活了!
這時王薇讓人端著桂圓蓮子湯送到劉泰的麵前開口道。
而劉泰倒也過來,看著郗璿書寫的字跡,卻是感歎道:
“小璿兒你書寫沉穩,下筆流暢,豐茂宏麗,真的很難想象這是出自女子之手。”
至於自己也不過是以勝利者的姿態製定新規則,否則就算給自己一個皇帝的位置,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應該信任誰去執行自己的政策。
對這些士族來說,他們也害怕,害怕司馬睿看著劉泰對北方世家予取予求,北方世家都不帶掙紮的,以為世家好欺負,若再不對司馬睿進行反抗,司馬睿真當自己是你捏的。
但朝廷臣子們看著劉泰這般舉止卻感覺有些說不過去,如果不是王薇跟自己已經生下了一個兒子做繼承人,朝臣們怕更會對劉泰廣開後宮,傳宗接代。
說實話,原本郗璿以為自己來到了劉泰的後宮,接下來的便是各種各樣的權謀內鬥,自己看的小人書上的各種皇室內部的陰謀詭計怕是都要用上。
不過一般每個月差不多一半左右天數跟王薇在一起,其餘天數則是跟郗璿與溫光平分。
不過正如此,自己也空餘了相當多時間,彆得不說,自己有了更多時間練字,對比起自己當初在家裡的時候,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區彆。
自己都已經為永濟渠投入了這麼多的沉沒成本了,總不可能這永濟渠隻差這麼一點了,結果自己先把永濟渠的工程放下來,然後去征伐晉廷吧!
劉泰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麵對祖逖這種自己看不到什麼明顯破綻的高手會感覺到頭疼。
但一起南渡過來的百姓就沒這麼好了。
甚至有些懷疑,這司馬睿該不會是想要從測試自己的戰略定力吧?!
所以劉泰便又納了兩名女子作為側妃,一個是郗鑒的女兒郗璿,一個是溫嶠的女兒溫光。
“啟稟大王,三月後進士已陸續回歸不少,但絕大多數卻並無事務,是否先安排他們進行巡視?”褚翜站出來詢問道。
“可!”劉泰點頭道,“讓他們多看看基層,如有不法之事可以上報,若有不解之事,可以記錄,他們的每日的日記,要作為他們成績參考的。”
“臣遵令。”褚翜對著劉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