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掃蕩關中(2 / 2)

總而言之,周平雖然是要進攻蜀地,但這時間卻是有得等。

但李矩回去後,卻對自己麾下的士卒們道:“兄弟們,大王終於決定要稱帝了,我們以後也要改口叫大王陛下了!”

這些士卒們聽到了李矩這話,一個個的卻也忍不住的眼睛冒光,甚至有的人都歡呼起來!

李矩或多或少也是能感受到這些士卒們的欣喜,既有自己的命運跟國家捆綁在一起的欣慰,如今國家在劉泰的帶領之下更加富強,普通百姓體會不到,但他們這些戰卒怎麼可能感受不到,更重要得是,戰功,戰功,還是戰功!

因為劉泰製定的製度是類軍功爵製,在士卒保障後勤後,對士卒來說,想要自己獲得更好的地位,更幸福的未來,那就需要足夠的軍功來支撐。

所以,對這些士卒而言,對大漢沒貢獻的人才需要休息,他們隻想要殺得敵寇血流成河!

就更不要說劉泰,這個一手打造了軍史體係,軍醫體係,以及讓他們從各種流民中選拔,獲得如今地位的他們更是他們最重要的精神寄托。

如今劉泰要做皇帝了,自己所需要的就隻是把隴右給打掃乾淨,對於他們來說,自己還有什麼可以猶豫的,殺敵就是了!

這一刻的李矩便帶著這麼支意誌力強悍得都溢出來的軍隊開始在隴右之地進行掃蕩。

而褚翜也明白李矩這支精銳的任務,馬上便調度了足夠的棉甲與糧食做好後勤。

李矩首先盯上的便是匈奴潰兵盤踞而成的威脅隴右賊寇,直接便帶著軍隊跋山涉水追殺了他們三十多裡,把這已經重新彙聚的匈奴潰兵再次殺散,殺得河流都有些通紅。

然後李矩的目光便是盯上了陳安。

說實話,陳安是真有本事的人,當初永嘉之亂後,陳安亦自稱秦州刺史,先後投降趙國成漢,並開始派兵攻打司馬保,所以多少有一點強豪兵匪的牆頭草做法。

但在司馬保被部將張春、楊次所殺,因為司馬保無子,所以宗室司瞻被叛軍立為南陽王世子,所以陳安便是向著羊獻容請求征討。

羊獻容考慮再三,還是同意了陳安的請求,還是那一句話,羊獻容的政治手腕是可以的,尤其他非常的清楚,長安城內外的勢力犬牙交錯越多,那自己就越安全。

而陳安也沒有給羊獻容失望,在得到了兵力與物資的支援之後,陳安主動進攻,頃刻間張春逃奔枹罕,司馬瞻投降陳安,陳安把司馬瞻送交給了羊獻容,之後又抓住了楊次,在司馬保的陵前斬殺,以祭奠司馬保。

而羊獻容對陳安處理手段也感覺到滿意,多少算是認可了這一股力量。

但問題是人手中有了權利野心就會出來,尤其是這亂世,對從強豪一路成長為一路小諸侯的陳安來說,讓他完全臣服羊獻容是不現實的。

而羊獻容身邊有匈奴勢力與遊子遠為代表的漢人世家,所以多少有點成了聽宣不聽調的諸侯,當然某種程度上喊來說,陳安本身更多也隻算客將而不是羊獻容的臣子。

但正因為陳安這種近在咫尺的威脅在,匈奴勢力與漢人世家多少也能合作。

而現在,羊獻容投降劉泰,陳安也思索著自己是不是要投靠劉泰,畢竟陳安也非常清楚。

如今天下劉泰打下了長安,這天下已經入手九州,可以說大勢已成,漢室可興。

若自己再抵抗下去,那未免就有點太過自不量力,而且對比起趙國,作為有劉琨作證的漢室後裔,至少在這個時代來說肯定相當有號召力。

但看看自己手中的士卒,陳安也不舍得自己手中權利流失,畢竟他很清楚,他要是投靠了劉泰,那就絕對沒有像是投靠羊獻容時候那般可以聽宣不聽調,擁有相當大的自由。

所以,陳安心中糾結,自己到底要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麵對劉泰時,李矩率領戰卒向陳安方向殺過來。

隻能說,這時候的李矩或者說這時候的戰卒幾乎是無敵的,李矩隻不過是他們的統領,當然就算是換了劉泰麾下任何一個能夠獨領一軍的統領,都是一樣的。

因為劉泰要打掃完隴右地方的魑魅魍魎,然後便是稱帝,那為了能順利成為從龍之臣,順利三興炎漢,戰卒的戰意滔天,麵對著陳安更是沒有任何的畏懼。

而陳安也想試一試,劉泰軍隊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實力,此刻也沒任何畏懼。

還是那一句話,這裡是關中,更是靠近西涼,任何人想要在這片土地生活下去,首先所必須的能力就是能打,仁義什麼的,在這裡絕對沒有拳頭來得好使。

隻不過,當陳安手持七尺刀帶頭衝鋒到了戰卒中,卻完全沒自己跟其他異族或者當地豪強戰鬥時的那種暢爽。

相反眼前戰卒仿佛特彆擅長對付自己這等猛將,每次與自己交手,那都是數人一起對自己出手,讓自己顧此失彼難以招架,用不出全力。

同時這些基層的士卒配合起來也相當默契,哪怕自己手中長刀傷到幾人,但緊接著便是被他們身邊的士卒所掩護,不多時自己麵前便已換了對手。

因為陳安自己率領親衛在劉泰的軍陣下倒是能勇戰不退,但他所帶來的軍隊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當他們手中的兵器,對於士卒的甲胄所造成的傷害相當有限,陷入僵持之時,便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了敗亡。

此刻的李矩麾下的戰卒越戰越勇,信念更越發貫徹。

對戰卒們來說,他們死不死的真不要緊,因為這條命本來就是賣給劉泰的。

但劉泰能當上皇帝,讓大漢重新君臨天下,對士卒們來說,這才是拯救華夏的辦法。

畢竟晉廷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世家拯救不了華夏,隻會覆滅華夏,但劉泰也用事實證明了,隻要大漢到了為難之時,總會有漢家子弟出來重整河山,恢複大漢榮光。

而他們讀過《漢史》,他們切身的感受到自己正處於這曆史的變革中。

此刻他們感覺自己雖然微末,但微末的自己此時此刻也親身見證參與著這段曆史。

所以,哪怕陳安真的悍勇無雙,但是麵對著信念貫徹自身,清楚的感受到自己正在鑄就新的曆史的戰卒們,又怎麼可能會被陳安所震懾。

莫說陳安隻是仰慕虎癡許褚,就算真的虎癡許褚在這裡,麵對已經有了覺悟的戰卒,卻也會被絕對能前赴後繼的戰卒淹沒。

此刻,陳安雖然還在堅持,但他麾下大軍不可避免的潰敗。

因為陳安麾下的士卒是真沒遇到這種全方位碾壓自己的戰卒,隻一交手陳安麾下便清楚明白,自己哪是這些怪物的對手!

活下來,才是自己在這場戰爭裡麵最應該去想的辦法!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