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老張賣瓜自賣自誇,既然帶了吳迪過來,張楓很自然的就賣力推薦。
其實,也不用她如此。
小林也是個隨和開朗的人,作為正牌老師,他更明白,學生的成績如何,看的不是他的推薦人,就算是推薦人再牛皮,學生自己不用功,沒實力,也照樣不能成材。
所以,這次的教學能不能成功,關鍵就要看吳迪個人。
而吳迪,應該問題不大。
小林瞟了吳迪一眼,給了張楓肯定的回答。
“張導你放心,我看小吳態度這麼好,聲音條件也可以,隻要稍加訓練,應該就可以掌握要領。”
“對了,小吳你是哪個學院畢業的?”
“以前上過誰的課?”
看似是無聊亂搭的一句話,卻給吳迪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戲劇學院?
那種玩意,他什麼時候上過?
大門往那邊開都不曉得。
但是,要是和小林說實話,肯定會給自己帶來不良的影響,該怎麼回答。
“他呀,以前不是科班出身,所以我才把他拉來特訓,訓練好了,水平提高了,我這邊才能進入後期錄音。”
“其實,你也不必這麼認真的,既然小吳之前沒有科班學習的經驗,這第一部片子先配音也行啊。”
“更何況,換皮還是一部魔幻片,也有古代的背景,配音出現在其中也不會顯得突兀。不像現代劇,一旦配音不貼臉,或者是質量不好,很容易被觀眾挑刺。”
“小吳,你彆誤會啊,我隻是按照實際情況來說,並不是針對你,我也說了你的聲音條件挺好的,隻要有時間,多訓練就可以達到真人現場收音的水平。”擔心吳迪會誤會,小林還特意向他解釋了一下。
吳迪連忙擺手推辭,其實,小林並不需要這樣緊張,他說的也確實是2009年影視圈的真實情況。
這個時候,影視業蓬勃發展,發展的過於迅速自然是好處居多,但是壞處也很有可能就跟著冒出來。
比如,配音電視劇大行其道就是其中之一。
說的誇張點,每年在內娛這片熱土上生產出來的影視劇,有幾百部之多。
這麼多的片子,就好像是流水線產品一樣,沒有品控,一窩蜂的上,當然會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
在那些粗製濫造的電視劇中,經常會出現很多配音,有的時候,甚至是一整部電視劇的所有演員都是配音台詞,根本不需要真實的台詞表現。
就連有些本來台詞功底很好的演員,也莫名其妙的被加上了配音,完全奇奇怪怪。
既然是批量生產,那質量當然就是難以保障的。
千篇一律的配音,根本就不能表達演員的情緒,而本來台詞很好的演員為什麼也會被牽扯進這一攤渾水裡,當然不是這些專業演員的問題,問題往往出在彆人的身上。
有的時候是主演是新人,而所謂的老戲骨隻是抬轎子的,於是,當主演並不具備良好的台詞水平的時候,便隻能啟用配音。
而為了保持水平的一致,那些原本可以勝任台詞的演員也跟著一起被配上了音。
但更多的一種情況是,導演為了圖省事,乾脆就全都一配了事,根本就不進行現場收音了。
水平也參差不齊,為了讓他們都找到感覺,還浪費時間。都是流水線產品,還追求那麼多做什麼。
太費精力啦,關鍵還費錢。
這種現象在電影圈還不算泛濫,一則是,相比電視劇,電影的拍攝周期要長很多。
這樣對比一下就知道了,以目前電視劇的拍攝速度來講,一部每集40分鐘的電視劇,拍完20集大約隻需要兩個月。
而同樣的一部兩個小時時長的電影,全部拍攝完畢通常也需要兩到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