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本就是從未來穿越而來,那些娛樂圈的炒作,營銷,他已經相當熟悉了。
這一點就不同於身處2009年的袁大飛,他們這個年代,也是吳迪親身經曆過的。
很多炒作,營銷的方式還都比較原始,有一種赤膊上陣,泥沙俱下之感。
主要是缺乏一個健全的計劃,一個完整的方案。
就比如到了吳迪穿越而來的那個年代,營銷已經成為了一個必須的流程。
不管是演藝事業,還是普通的商品銷售,都需要營銷,而營銷也從一個比較負麵的詞彙逐漸演變成為中性詞彙。
在2009年,電影的發行各種推銷的廣告,還被稱之為是宣傳活動,而到了2020年代之後,人們,不隻是業內,甚至是最普通的電影觀眾也逐漸明白,那些鋪天蓋地的廣告,權威媒體的推薦,甚至是電影網站的打分,都是營銷的一部分。
都是可以做出來的,不一定能反映電影的真實質量。
這些都是營銷,任何事業想要發展,都需要辟出一塊專門的營銷費用來,做前期的推廣。
營銷做得好,三輪車可以秒變勞斯來斯,營銷做得不好,或者是僅僅在前期落後於人,那麼很抱歉,就算是影片的質量再好,也很有可能不能獲得滿意的成績。
甚至被那些大爛片踩在腳底下。
豈不遺憾?
演員的個人發展也是一樣,就算是事業如日中天,一旦沒有一個良好的計劃,那一陣風過去之後,很有可能就泯然眾人,後續無力了。
但是,吳迪顯然不會遭遇這樣的尷尬。
他早就已經熟知全套炒作流程,在片約很充足的情況下,當然不需要他再多蹦躂。
當然,目前他收到的這些劇本,本來就是質量良好的那一波。
在完成了這三部片子之後,吳迪就會麵臨一個重大的選擇。
到底要做實力派,還是要做偶像派。
很顯然,吳迪是具備當個偶像派演員的實力的,當紅炸子雞等等,以他的外貌,絕對可以突出重圍。
他又有演技大禮包加持,與其他當紅小生競爭,獲勝是沒問題的。
而實力派呢?
吳迪當然也不是不能衝一下。
最關鍵的是,一旦被認定為實力派演員,你在圈子裡的根基就會相當的穩固,說的誇張些,將來一輩子都不會發愁沒戲拍。
成為實力派,將來得獎的可能性就會更高。
但是,是優勢當然也會有劣勢。
這是必然的。
相較於偶像派,實力派演員的商業價值通常就會降低,可以拍攝的廣告就會少很多。
換言之,就是賺錢的機會沒有那麼多。
這個所謂的分野就要看吳迪是想做一個錢多多的人,還是想做一個能在電影史上留名的演員了。
但其實,很多事情並沒有那麼的嚴肅。
想要發展,也要看時機,有的時候,時機到了,那運氣直線上漲,擋都擋不住。
可一旦運氣不在自己這裡,你就是拚了命的蹦躂,也照樣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所以,真正要動腦筋的時候,還沒有到來。
現在的小迪迪,自然可以躺在大導演的羽翼之下,清清爽爽的混日子。
“晶晶,新片的事情先不用急,現在我都有兩部存貨了,況且,這兩部片子還都沒有完成後期,以後還不知道什麼地方用得上我,我覺得,短期之內我還是不要進組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