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大明星第四百七十三章 誰先開口?
另一個方麵,自然是更加明顯的。張楓是導演,吳迪是張楓親自挑選的演員,誰敢輕視?
雖然劇組裡的其他人不知道,劇組的第一投資人蘭女士是吳迪的親媽,但是,張楓是清清楚楚的。
她怎麼可能在劇組裡給吳迪臉色看?
彆說是臉色看了,這要是那些善於拍馬屁的導演,說不定都能把吳迪捧上天。
但是,很可惜,目前的換皮劇組,居然很神奇的,沒有一個人意識到,吳迪的特殊身份。
這真的是一項奇跡。
而奇跡的締造者,正是導演張楓。
雖然張楓對所有的事情全都知情,但是,這並不妨礙她經常在劇組對吳迪要來喝去。
老實說,張楓對吳迪的態度,真的沒有什麼特彆的,就和其他演員的待遇差不多。
甚至,還更加冷澹一些。
畢竟,自己挑的人,自然要求也要更高些,總不能給整個劇組拉跨,那樣的話,丟的不隻是他吳迪的人,更是張楓的人。
這麼愛麵子的張導,當然不能丟這個人了!
於是,在劇組人的麵前,很多時候,張楓對待吳迪還格外嚴厲,這樣一來,吳迪隱形金主的身份就徹底被掩飾住了。
誰能發現?
根本就不可能嘛。
不是大家眼神不好,實在是他們掩飾的太好。
“雖然不是主角,小吳,你也要努力啊,可不能懈怠,儘量能自己配音的,還是自己來更好。”
蘭女士一口一個小吳,她叫著難受,彆人聽著也難受。
明明是親兒子,而且,互相也都知道彼此的身份了,可是,卻還不能親昵的叫乖兒子,隻能叫小吳,真是可憐呐!
“這個我懂,主要是換皮那邊也還沒有聯係我,之前和導演見過一次,她說我可以忙完了換皮這邊的事情再去夫子那邊,所以也就沒有著急。”
“我看,不如我下午再聯係一次,彆讓古導認為我不重視夫子。”
“也好。”
“順便把兩邊劇組的進度對比一下。”
對吳迪的這個建議,張楓並沒有異議,提前溝通一下也好,據她這邊已經得到的線索顯示,夫子那邊其實也早就開始後期製作了。
隻是進行到哪個階段,這邊還沒有得到明確的消息。
雖然吳迪去打聽了,古枚也不見得就會說實話,但是有棗沒棗打三竿是基本原則。
問一問,也沒什麼壞處。
“小張,找我有什麼事,儘管說,不用客氣。”
菜也上齊了,大家都開始舉起了快子,吃了幾口之後,漸漸有了些底氣。
蘭女士突然眯起了眼睛,吳迪呢,是自己的兒子,雖然已經多少年都不聯係了。
但是,他的個性,蘭女士認為還是很了解的。
他絕對不會主動給他打這個電話,一定是張楓在背後慫恿,他不得已才打的。
其實,不用他們說,蘭女士也能猜到一個大概,這兩個人主動聯係她,還能有什麼其他的事嗎?
或許,她主動聯係張楓,還能有些新鮮的玩意。
年輕人嘛,總歸還是臉皮薄一些,到了關鍵時刻,反而不敢張口了,蘭女士就不同了。
既然決定赴約,那就說明她已經做好了給錢的準備,那還有什麼可考慮的,趕緊給他們遞一根梯子,讓他們能夠把想說的趕緊說出來才是。
初聽的蘭女士的話,張楓難免有些錯愕,但是,當她看向吳迪,吳迪微微頷首,她又找回了勇氣。
不行啊!
這件事,最後還得她來。
這是沒錯的。
雖然小吳人是來了,但是,張楓也在,那就不能讓他開口要錢,誰都知道,劇組的一切拍攝計劃,說了算的,能夠把控的,都是導演。
吳迪不過是個小演員,他哪裡會知道,劇組哪裡需要錢,需要多少錢。
直到此時,張楓才悟出了些什麼,蘭女士為什麼一定要把她叫來呢?原本她真的以為,就像是吳迪說的,母子兩個之間太生分了,需要有一個中間人,在那裡給調和一下,找一找話題什麼的。
可是,現在,張楓才終於想明白。
她哪裡是來做調停人的,她就是來要錢的。
要是沒有她在,那今天開口要錢的,就隻能是吳迪,不可能有其他人。
可是,張楓在,難道要經費這種事,導演不開口,還要讓手下的演員開口嗎?
這就太不合適了!
於是,蘭女士的用意也可以看清了,其實,她早就料到張楓把吳迪抬出來,就是為了讓他要錢的。
怎麼可以讓親親大兒子作難呢?當然還是你張楓自己來做這件事最合適。
想要錢嗎?
想要很多錢嗎?
可以啊!
你就自己來要吧!
不要總是躲在吳迪的身後,還以為彆人看不出她的用意。
“蘭女士,是這樣的,我們這部電影的宣傳期需要提前一段時間,所以,宣傳經費這一塊,現在還有一些欠缺,我是這樣想的,現在的電影也不是過去那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
“現在的電影想要獲得好成績,就必須儘早開啟宣傳,這個宣傳是多方麵的。”
“比如報刊雜誌、電視網絡上的節目宣傳,還有地麵宣傳的條幅廣告,還有各種數據,方方麵麵的包含的東西還挺多的。”
“當然了,宣傳這方麵,我也不是專業的,也列舉的不是很全麵,但是呢,這個方向是沒錯的。”
“現在的電影宣傳是個很大的學問,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而且,這些工作還都是儘早開始最好。”
“時機,非常重要。”
張楓侃侃而談,從各個方麵進行了分析,吳迪瞪著眼睛,聽著她說的這些,才終於明白,她居然懂得也不少。
各種分析頭頭是道,完全不是不了解的樣子。
虧得他一開始還儘心儘力的給她科普了那麼多,唯恐她不知曉,延誤了戰機。
“小張,其實,你不用說的特彆詳細,電影這方麵呢,我雖然不是圈子裡的人,也沒有參與過具體的事務,但是很多事情我還是很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