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板,我是清白的!我為什麼要虛假報價?我們係統界又不是人類社會,就算是賣了高價,那些多餘的積分也不會劃到我的賬上,跟我有什麼關係?”
“這些購買大禮包的積分,和你沒關係嗎?”這個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係統義正言辭道:“當然沒有!”
“這一點我不會說謊,雖然你購買的大禮包花費的積分會記在我的賬上,我們比拚業績也是依靠這些積分,但是,我們可以得到的積分認證,也是和標價相聯係的。”
“標價500,我就是賣1000,係統界也隻會認500,不會認1000,你明白了吧。”
原來,係統界是這樣運作的。
通過這一番解釋,吳迪對係統界的一些規則也算是有了些更深層次的認識。
“原來如此。”
“好吧!”
“500就500了!”
吳迪答應了購買,合意瞬間就形成,積分迅速到賬,係統喊了一聲多謝惠顧,就再次隱身。
對於還剩多少積分,現在的吳迪已經不在乎了。
反正是足足夠用,就算是不夠用,也一樣有係統給他兜底,現在的吳迪已經有這種自信,這個狗腿的係統是舍不得讓他回到上一世的。
吳迪窩在沙發上,找了個舒服的姿勢。
雖然是爛片,但是也得硬著頭皮看呐!
還要找一個更好的姿勢,舒舒服服的看,以免被爛片刺激到吐。
100分鐘過去了……
但是吳迪好像是度過了一個蕭瑟的秋天!
為什麼這麼漫長?
明明它隻是一部100分鐘的短時長電影而已!既不是亂世佳人,也不是埃及豔後!
要知道,看那些老電影的時候,吳迪都不會焦躁難安,好像再多看一秒就要絕望了一樣。
但是,這部電影實在是……
隻能說,幽默細胞真的是一種珍稀的資源,不是人人都能擁有,而那些本來就不幽默的人,就不要再為難自己了。
最關鍵的是,還為難觀眾。
這東西,好笑嗎?
真的好笑嗎?
從老張的角度來看,他肯定認為,好笑的不行,特彆有梗,特彆幽默,而且,還能在幽默之中添加懸疑元素。
幽默舉重若輕,懸疑又扣人心弦,多麼美妙的一種體驗!
當然了,這隻是老張的設想,現實的成品就沒那麼美好了,至少,不能算是令人驚豔。
而市場上的反饋也是如此,因為拍攝了這部電影,有那麼幾年,老張的口碑可以說是急轉直下,非常難堪。
也幸虧是老張血厚,要是換做彆人,恐怕早就被拍傻了。
那麼,後世的那些針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到底是不是合適的?有沒有故意黑的嫌疑?
如果說上一世的吳迪,隻是聽說過這樣的傳聞,並沒有放在心上,而現在,他真的是有了切身體會。
這個電影實在是,讓人誇不出來。
喜劇電影真的拍攝難度很高,更不要說是喜劇融合懸疑的元素,就更是難上加難。
不要總是被一些影評人迷惑,覺得拍喜劇就沒有格調,沒有前途,要想展現格調,那就要拍劇情片,要拍所謂的正劇。
實際上,不是喜劇片格調低,是很多導演自命不凡,總覺得喜劇片是導演行業之中入門門檻最低的,所以,總是來禍害喜劇片。
是他們的低水平讓喜劇片變得沒意思,挑戰觀眾的神經。
實際上,優秀的喜劇片,拍攝難度非常的大,首先,要拍攝一部優秀的喜劇電影,你首先要有一顆充滿幽默細胞,同時飽含學識的心。
很多人都認為,喜劇片嘛,隻要能逗人一笑就可以了,但那是片麵的想法。
很多喜劇電影,台詞都比較密集,而喜劇的風格元素也是從這些台詞之中體現出來的。
如何寫就風趣幽默的台詞,當然需要導演也好,編劇也好具備良好的個人素養,簡稱肚子裡有貨。
才能將那些有趣的台詞巧妙的鋪在電影當中,以一種良好的方式展現出來。
可以說,拍喜劇那是一項天賦,不是誰誰來都行的。
即便你是名聲極大的名導,該不行的時候,也還是不行。
再者,喜劇電影還有一種潛在的傾向。
它大約分為兩類,一類,就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那種是屎屁尿為核心的所謂低俗喜劇。
這種喜劇拍起來不費力,有的時候還能迎合人們的低俗需求,碰巧了,票房也不錯。
最關鍵的是,這種屎屁尿喜劇一般投資還都很少,也都以現代都市作為場景。
既然投資小,那麼回本的可能性也就更高,於是,稍稍有些票房就足夠再拍下一部。
不管是導演還是投資人,都很有一些短視之人,他們往往看重的就是眼前的利益。
屎屁尿喜劇賺錢,那麼我們就繼續投拍下一部,下一部的選材也不會有多大的差異,依然還是走這種臟臟路線。
滾雪球一般的惡性循環就開始了。
很多人認為喜劇電影並不高端,也沒什麼稀奇的來源,大約都是這種喜劇。
而第二種喜劇呢?
不消說,當然是那種既幽默,又很有格調,純粹靠著人類的機智與靈感迸發促成的喜劇了。
在這樣的優秀電影當中,你找不到任何一點低俗的成分,它高雅,詼諧,舉重若輕。
像一片羽毛,輕輕的騷動人們的癢處,讓人忍不住大笑,或者產生喜悅的感覺。
這就是高端的喜劇電影所要達到的境界。
然後吧,老張可不是電影新人了。
這麼多年電影拍下來,他的水平有幾斤幾兩,其實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
唯一不清楚的,或許隻有他自己。
畢竟,他要是心裡有譜,他就不會要拍這種他根本不擅長的題材了。
術業有專攻,這個道理,拍電影當然也適用。
從以往的戰績來講,老張擅長的,都是那種純粹的劇情片,還是故事內核非常樸實的那種。
而現在,看看眼前擺放的這個新劇本。
一邊是懸疑,一邊是喜劇。
嘖嘖……
電影史上不是沒有把懸疑和喜劇融合的非常出色的電影,其中的翹楚,就是老比利的《控方證人。
雖然這部電影拍攝到現在已經五十多年了,甚至,這還是一部黑白電影,沒有華麗的妝容,也沒有炫目的特效,但它仍然是喜劇加懸疑類型電影中不可忽略的經典。
從電影門類上,老比利是個擅長拍攝喜劇電影的導演,在這部電影之前,在喜劇片領域已經非常的有經驗。
那麼,在他這裡,如何在電影當中穿插舉重若輕的喜劇片段,並不困難,他相當的拿手。
那麼,唯一有困難的,或許就是如何把懸疑要素充分的和喜劇的風格相對接。
而從成品榮獲諸多讚譽來看,效果自然是不錯的。
能夠獲得這樣的成功,功勞當然不隻是在老比利一人,控方證人這部電影,改編自懸疑大師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短篇作品。
雖然隻是一個短篇,但是,阿加莎作品的質量還是有保證的,這就可以保證電影的劇情至少不讓人覺得缺根弦。
這其實是很重要的一點,畢竟,在充滿了喜劇元素的同時,控方證人更是一部經典的懸疑片。
所以,懸疑的味道一定要足夠,邏輯通順絲滑,反轉有力不落俗套。這些,老比利說不定不能勝任,但是阿加莎的,一定可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