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不可逾越的鴻溝(2 / 2)

破產大明星 玉樓銀海 8996 字 10個月前

不得不說,你海哥在前期籌備的諸多表現,已經完美詮釋了好高騖遠這個成語。

宏大的敘事,充滿隱喻的故事,愛恨情仇糾葛到一起的那種調調,老實說,這真的不是海哥擅長的。

但是,當然了,在饅頭橫空出世之前,也沒有人認為,居然有那麼的不適合。

它就像張愛玲那句名言一樣,是華麗的外衣下爬滿了蚤子,電影的畫麵有多麼的炫目,它的故事就有多麼的令人無語。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若論失誤的嚴重程度,當然還是饅頭更勝一籌。

三言二拍吧,不管怎麼說,它也隻是一部普通成本的劇情片而已,邀請的明星,也都算是大眾熟知的,片酬沒有特彆的高昂。

不似那饅頭,首先為了拍出電影宏大的場麵,海哥不惜先搭建了一個影視城。

從這裡開始,鋪張浪費就已經開始了。

當然了,造的又不是觀眾的錢,人家願意浪費,也無可厚非,誰也管不著。

這之後,海哥就把自己宏大的劇本給扔出來了。

遠看似蜘蛛巢城,近看好像亂亂。

再加上我們海哥多年以來累積的良好口碑,高端的審美,端的是個爆款大片的架勢。

更何況,還有那些大牌主演呢!

一部饅頭,可以說是把東亞主要國家的知名演員全都網羅到了一起,這些人湊到一桌上,簡直是南腔北調,互相都不挨著。

用吳迪後來的總結來說,這種齊聚了很多國家演員的所謂演員拚盤式電影,效果都不會太好,最後能不淪為爛片就已經是導演功底深厚了。

因為什麼呢?

演員是一項需要情感投入的工作,演員們搭戲的時候,也需要不斷交流,這樣才能達到那種既定的目標,呈現出上佳的效果。

然後,你看,隻是演員就來自多個國家,而且,肉眼可見的,彼此之間就誰也聽不懂誰的母語。

用英語溝通?

彆開玩笑了,莫說這一波的演員當中,英語水平真的好到可以日常溝通的就沒有幾個吧,那種情感上的交流,互補長短之類的東西,用第三方的語言根本就無法做到有效溝通。

溝通都無能,就更不要說能把戲演好了。

所以,電影上映之後被不斷惡搞大出圈之後,海哥頻頻在媒體上表達不滿,各種埋怨,或許也是可以理解的,或許他還覺得,這部電影能夠有這樣的效果,都是他老人家力挽狂瀾的結果呢!

這還不夠努力嗎?

他們還想要什麼?

每個人,都不能對海哥的辛苦付出說三道四,評價他的心血結晶,他們根本就不夠格!

好像忘記了,電影是一門大眾藝術,一部電影到底是好是壞,並不是導演說了算。

資深的影評人或許發言的占比多一些,但也隻是一點點而已,真正能夠評價電影好壞的,還是觀眾。

雖然很多電影導演還處於自己曲高和寡,高嶺之花,拍的玩意普通人都鑒賞不了的那種氛圍中。

但實際上,觀眾的審美觀早就已經跑到他們前頭去了。

觀眾們是很聰明的,他們也知道,對不同類型的電影要采取不同的評判標準。

對於最常見的商業片,這個沒的說,票房為王,其他的標準都可以扔到一邊。

就算劇情是一坨屎,演員們的表演也是依托答辯也無所謂,票房為王嘛!

而文藝片呢?

雖然很多人會不感興趣,但這些人原本就不是文藝片的受眾,他們也不會隨意去評判一部文藝片的好壞。

而對於那些受眾來講,他們一般比隻把電影當成一種娛樂手段的觀眾有更高的鑒賞力,閱片數量也更多。

可以相信,他們做出的評判也是真實的。

在這樣的市場上,一部電影收獲的是好評還是差評,基本上是不會跑偏的。

真正的佳作,有可能因為生不逢時而蒙塵,但絕不會被人人調侃成為段子。

可見,如今的電影市場上,對於導演來說,他們最需要做到的一件事也是第一要做到的事,就是要認清自己擅長的領域。

其實,現在的電影市場已經逐漸走向細分,隻要是把自己擅長的領域深耕,耕耘好,也一樣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就。

完全不需要去涉獵那些根本就不擅長的領域,既傷害自己的口碑,市場反饋不好,還傷害感情。

完全得不償失。

就好像是著名文藝片導演塑料花也是一樣,雖然塑料花堪稱一代奇情大師,早就已經功成名就。

但是吧,就算是塑料花,他也不可能去拍商業大片,搞視覺特效,他要是那麼搞,絕對會瞬間跌落神壇。

於是,看到老張還是要一門心思的去拍攝三言二拍,吳迪的心情其實是非常複雜的。

作為一個新人,他又不能真的去阻攔老張,更何況,攔也攔不住,投資都已經搞到手了。

現在的老張就是躊躇滿誌的要把夢想實現的階段。

男人至死是少年,沒有人可以阻攔一個少年實現他的夢想。至於退演,當然也是不行的。

且不說,現在吳迪的角色還沒有正經定下來,就算是定下來了,對於他來講,退演也是不劃算的。

本來他都已經把話放出去了,絕對不演男一號雖然他也演不上,但是,一般主演確實是要撈到一個的。

要不然,蘭女士的投資不是都要打水漂了?

撤資?

那就更不可能了!

不管吳迪是怎麼想,蘭女士那邊可都是已經答應的妥妥的了,是她自己親口答應的,也沒有任何人逼她。

就像蘭女士自己說的,她是個成熟的商人,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所以,既然很輕鬆的就答應了,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蘭女士一定認為,老張的電影,至少不會賠錢。

而在這個基礎上,依托老張,再捧一捧自己的兒子,並無不可,屬於雙贏。

而吳迪呢,又不能跳到老媽的麵前,警告她這部電影很有可能口碑較差。

這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對於蘭女士來講,她可能更關注這部電影能不能賺錢,至於口碑,那都是次要的。

吳迪曾經查閱過a國蘭女士公司出品的電影列表,其中也不乏一些口碑不佳的影片。

但絕大多數都是賺了錢的,可見,在成本控製以及獵取高票房電影的眼光上,蘭女士都是相當厲害的一個人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