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商業巨製(1 / 2)

破產大明星 玉樓銀海 8583 字 10個月前

約束粉絲的行為是關鍵,比如,這一次換皮的宣傳指向就很明確,禁止拉踩是關鍵。

按照吳迪的理論,雖然這樣做不一定會占便宜,但是,至少站的正直。畢竟,我們是在為一部電影奮戰,我們關注的也隻是電影的成績。

如果過分拉踩發散就很有可能給對家可乘之機,還顯得一點也不體麵,這可不是電影製作方想要看到的結果。

但是吧,其實,控製粉絲行為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畢竟,能夠在粉圈裡長期混的人都有幾個共同點。

低齡是肯定的,一般來講,隻要是參加了工作的人,慢慢的就會退出粉圈。

這是很正常的,一般來講,在粉圈活躍的一些大粉,那都是要天天在各大論壇裡發言的,特彆積極,工作了的人,哪裡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這些。

於是,所謂粉圈,結構低齡化是必然現象。年輕人嘛,沒有什麼社會經驗,還一腔雞血無處釋放,時常是口無遮攔講起了話來還非常的難聽,嚴重降低粉圈的格調。

對於換皮來講,他們需要的隻是反黑和適度的吹捧。不需要捧一踩一,這樣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粉圈的構成人員比較龐雜,年齡層又很低,這些孩子往往是自己認準一件事,就很少聽得進去彆人的勸說。

於是,要想約束他們的行為,就必須由熟悉粉圈生態的人來出麵行動。隻有他們說的話,那些小粉絲們才能聽得進去。

這也是一套固定的話術了,外行人,甚至是那些營銷公司的人也不見得都能摸得清楚。

吳迪把這些具體的要求提出來,具體能夠執行到何種程度,他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換皮的票房是不會被打壓下來的。

這倒也並不是因為換皮的質量有多麼的過硬,完全是因為對手會自動送人頭的。

畢竟,你看看夫子。

這個情況真的是令人堪憂。

沒有什麼比破爛不驚更讓人難以接受,尤其是對電影這種大眾娛樂來說,沒有好評,多來點差評也不錯啊。

就像是饅頭,雖然當時各種被惡搞,各種差評,影評人,普通觀眾口沫橫飛的謾罵。

但是吧,當年的票房成績其實是不錯的,這一點還是要承認。

看看那豪華的演員陣容,就足夠吸引觀眾們進場一探究竟。其實,從這一點上來說,海哥還是很有眼光的。

對於一部商業電影來說,演員陣容一定要足夠吸引人,畢竟你是大投入的巨片,不是中小成本的簡單劇情片。

就是野心太大,陣容過於混搭,以至於整部電影都呈現出一種詭異的不協調感。

這當然是因為來自各種文化背景語言還不互通的演員不能有效的交流所造成的。

轉過頭來再看夫子,陣容上來講,雖然有花哥鎮著,但是老實說,一部商業大片,隻有花哥一個人有號召力的話,還是遠遠不夠的。

更何況,花哥參演純內娛班底的電影其實並不多,這裡麵還有一個水土不服的因素在,基本上是很難克服的。

花哥年紀也大了,要想融入,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

而且從影多年,又是非常成功的商業片演員,他早就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演繹方法,並不是一兩部電影就能夠扭轉過來的。

於是,花哥實際上和夫子這部電影的適配率就很不好,應該可以相信,這一點古導不可能看不出來。

但她卻堅持最初的選擇,還是邀請了花哥,並且完成了最終的拍攝,這真的是很詭異的一件事。

老實說,依吳迪看,也許當初選擇煎餅來飾演夫子,效果可能都要更好些。

但是吧,作為一個小小的配角,在劇組裡他又不可能有話語權,於是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夫子這樣不尷不尬的拍攝下去。

再就是影片的定位問題。

古裝商業巨製?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吳迪感覺,古枚追求的應該就是這樣的效果。

但是老實說,在目前的電影市場上,這種題材其實是相當不受歡迎的,甚至是一個很有風險的選擇。

畢竟,以往的市場上,基本上就沒有見過這一類型的題材,雖然有些相似的,但是,那些電影主要圍繞的都是某一個具體的曆史故事,亦或者是某種架空的背景。

再看夫子,完全真實的曆史背景,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故事作為依托來展開故事,並且把整部電影的內核都緊緊的拉住。

這種選題,老實說,更加適合拍攝電視劇。

以電視劇的長篇幅,才足夠把那個遙遠的時代一點點緩緩展開在觀眾們的麵前。

因為篇幅較長,開篇頭幾級也可以沒有什麼太大的起伏,慢慢的把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特點交代清楚,這樣就方便觀眾們之後更加入戲。

電視劇,本來也是古導更加擅長的領域,而這個題材也是她原本擅長的範圍。

如果她真的有這樣的想法,鐘愛這個題材,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去投拍電視劇呢?

請到一批內娛老戲骨,說不定又可以成就一部經典。

很可惜,古導將這樣一個並不適合拍成電影的故事拍攝完成,現在,現實也該讓她清醒一下了。

經曆了短暫的追趕,很快隨著晚飯時間過去,換皮這邊的票房很快就起來了。

十萬……二十萬……

眼看著票房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張楓才終於有了幾個好臉色。

另一邊,專業團隊下凡,效果絕對是可以信賴的。

很快,各種黑水就被壓了下去,吳迪仔細觀察了一下,這邊的戰略基本上和他要求的都差不多。

在反擊各種無理言論之時,也並沒有過分拉踩同期電影,即便是出現個彆不和諧的言論,倒也無傷大雅。

畢竟,這代表不了主流嘛。

兩位小花的粉絲團實在是太能打了,隻一個下午就幾乎扭轉了局麵,不得不說一句佩服。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

這一點不服不行。同時,經過一個下午時間的發酵,關於換皮這部電影的真實口碑也算是出爐了。

如果讓吳迪自己來評價,綜合各方麵數據反饋的考核,至少可以打個三星半吧。

當然了,有個粉絲濾鏡,或者是演員個人出演之後的濾鏡也好,說不定打到四星也是有可能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