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是多少個零,就是這麼多,沒有一點錯,眼睛都花了吧。
具體的計算標準和計算的公式,隻有正經的業內人士才能掰扯清楚,但是總體來講,就是這樣的。
反觀換皮,那就相當的實惠了。
雖然製作經費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非常昂貴了,總的製作費,達到了3000萬。
按照製作經費和票房的比例大約要達到四倍的粗略計算公式來看,隻要票房能夠過億,基本上就算是回本了。
剩下的那些錢,就算是純賺。
換皮的投資人,主要的大頭就是蘭瑪珊蒂的公司,蘭女士可以分到不少的錢。
相比前期的投入,基本上算是翻倍賺了。
大賺特賺!
蘭女士賺錢就相當於吳迪賺錢,再加上那200萬的片酬,還不是美滋滋?
況且2億還完全不是終點,現在不過是春節假期這幾天的票房粗報,而一部電影的上映期,至少是一個月。
雖然過了這七天假期,電影的票房就會大跳水,但是,總體來說,也還是可以磨一磨的。
按照專業的預測軟件估計,至少還可以磨出五千萬。
五千萬呐!
蒼蠅再小也是肉,更何況那可是5000萬!
而且,都是要流到蘭女士的腰包裡麵的,一大筆錢!
更何況,現在可是2010年,這個時候的市場活躍程度,根本無法和十年以後相比。
這五千萬,絕對是一筆巨款了!
發財了!
與吳迪有同樣感受的,當然還有張楓。
雖然張楓從來都是表麵上波瀾不驚,好像根本就沒有把這筆錢放在眼裡,但實際上呢,心裡早就已經樂開了花。
換皮賺錢,當然就等於是她張楓賺錢。
現在的電影界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導演除了單一的創作者身份,往往還是電影的製作人,同時也可以占據一小部分投資。
甚至一些強勢的導演,比如老張之類的,一旦開拍新片,製片人的位置,一定是留給自己,或者是家人的。
這樣就可以保證電影的版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不隻是可以分得票房收入,今後基於這部電影所產生的各種衍生利益,也都是屬於製片人的,也就是導演本人或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張楓當然不是換皮的製片人,雖然背靠名導父親,但在電影圈,張楓畢竟還是新人,作為新人,在製片這一塊尤其要注意,張楓當然明白這種套路,為了電影的宣發更順利,張楓便把製片人的位置留給了蘭女士。
現在從結果倒推,蘭女士的初次闖蕩,還是很成功的。
事實證明,蘭女士雖然是內娛新人,以往的主戰場也是在a國,但是,她畢竟經驗豐富,在她的手中,出品過很多熱門影視劇,對這一套還是玩的很溜的。
不止如此,在2010年這個微妙的時間點,a國的影視圈整體上還是比內娛要老到的多,整體運作也成熟的多。
很多手段說白了,都是a國影視圈玩剩下的,於是,在a國混的如魚得水的蘭女士,第一次進駐內娛就可以很快的摸清脈絡。
這其中,當然也少不了換皮團隊的共同努力。
正是因為換皮團隊相信蘭女士也相信吳迪,所以才願意積極的和蘭女士打配合,在多方努力之下,換皮才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自從收割了巨額票房,張楓走路都帶風了,腰杆更是挺得筆直,整天都是笑嗬嗬的。
這種狀態,從大年初一到現在已經持續了好幾天了。
“誒,老張來了,把口水擦一擦吧!”
“誰流口水了?”
“你彆冤枉人好不好?”
冤枉?
要是冤枉,她擦嘴做什麼?
兩個人吵吵鬨鬨的時候,老張便在桌前坐下了。
開篇自然是沒有彆的事:“聽說你的電影拿了票房冠軍,可以啊,說是要衝票房,就真的衝上了。”
陰陽怪氣的,明明是認可的話,但是怎麼聽,怎麼彆扭。
“還不能說是冠軍,畢竟同期的電影還都沒有下映,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
“你就彆謙虛了,誰不知道春節檔的電影票房主要就指望著春節的這幾天假期,過了這個村,還有那個店嗎?”
張楓眯著眼睛說道:“做人做事要嚴謹,等到票房入賬,才能知道是賺了還是沒賺,具體賺了多少。”
“表裡不一,口是心非。”吳迪搖了搖頭。
實際上,整個換皮劇組的人,在項目啟動之初的目標就隻有一個,那就是奪取春節檔票房冠軍。
隻是,有的人嘴巴大,早就吹出來了,而有的人,則比較謹慎,萬事都要看最後的結果,給自己留後路。
作為換皮的領軍人物,張楓對於換皮的感情就要複雜的多了。
作為一部劍指票房的作品,張楓對票房當然是十分渴求的,但她也有一定的理智,隻要能大賺就可以,至於是不是冠軍,隻能說是向著那個方向努力,最後的結果如何,還要看具體的情況。
她更關心的是,一部主打票房的電影能不能在兼顧票房陣容的基礎上,也拍出一點點藝術追求。
畢竟,是導演嘛,也算是創作人的一種,對於觀眾們的反饋還是很重視的。
並不是純撈錢。
她就是這樣對外說,心裡也絕對不可能這樣想。
因為以張楓的出身,她若是隻想賺錢沒有一點追求,她完全可以選擇更加省時省力的方式。
多得是以錢生錢的門路可以賺大錢,犯不著去當導演。
作為年輕一代的導演,張楓的各種思想也是在互相交鋒當中,她很清楚,如今已經進入了商品經濟時代,電影也同樣是一種商品,既然是商品,自然是要賺錢的,也要以商品的標準來衡量它。
但是,在追求賺錢這個屬性的同時,張楓也並沒有忘記,電影還是一種藝術形式。
她不希望,從她的手裡誕生的第一部長片作品就是大爛片。
雖然在漫長的導演生涯中,就連老張也免不了有幾部平庸的作品,但至少第一部也要有聲有色,獲得觀眾認可吧。
於是,就在這種反複糾結之下,換皮誕生了。
在真正的票房成績出爐之前,其實張楓還是挺緊張的,唯恐票房大滑坡,亦或者是對這部電影的質量口誅筆伐。
好在,挨了一個星期,並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而另一邊,老張這個時候站出來說話,其實心裡也是同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