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也叫多嗎?
難道還是少嗎?
不要忘記,這不是一部電視劇,而是一部電影,而且是時長隻有100分鐘左右的常規片長的電影。
五分鐘的戲份,而且還是對手戲,真的不算少了!
對於小齊的這個安排,合作雙方都表示非常滿意。這一段戲份是講述陷入了桉件之中的男主角,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情況下,在煎餅叔經營的手機專營小店裡找到了線索。
看到那街邊掛著小招牌的,看起來很簡陋的手機小店,吳迪特彆的感慨。
像是這樣的小店,也曾經是這個時代街霸一樣的存在,幾乎遍布大江南北的各條小街小巷。
不過,在吳迪趕來的那個年代,卻已經幾乎是絕跡江湖了。
很難見到。
如今,再次看到,還挺懷念的。
和煎餅也算是老熟人了,這個時候,默契自然是沒的說,絕對的第一等。
很快,今天的戲份就拍好了。
而煎餅叔呢,拍好了這一天的戲份,他短暫的客串之旅也算是結束了,在這種時刻,他當然不會放過吳迪。
兩位老朋友坐下來喝一杯,這個標準操作是一定要有的。
煎餅對山城也算是很熟悉了,至少比吳迪這個初來乍到的強得多,很快,他就找到了附近的特色小店,把吳迪拉了過來。
不是什麼豪華的大飯店,也沒有衣著光鮮的顧客和服務員,隻有鳥鳥的飯菜香,還有擦的不甚乾淨的餐桌。
吳迪利落的撕開了一次性快子的包裝皮,煎餅笑了笑:“你還真是一點都沒變。”
“我還能變什麼?”
小菜端上來,一看到那紅紅的顏色就知道,都是嗆辣口味的。
“我還以為,你紅了以後,就該學會裝腔作勢了,不會再進這種小店,沒想到,你居然沒說什麼。”
“像你這樣的,真的不多見。”
煎餅對吳迪的評價是很中肯的,有的時候,事情的發展就是這樣的吊詭。
這種突然的改變更加容易出現在某些原本發展的不是很理想,卻突然爆紅,或者是原本的生活很坎坷,不算富裕,卻鬥然而富的人的身上。
這就是人性,倒是沒有什麼好置喙的。
誰都不願意被提起黑曆史,誰也不想自己落魄的樣子總是被人記起,所以,當突然爆紅,身份地位有了根本性的轉變之後,他們往往就會迅速的拋棄以往的身份,甚至是端起架子來。
就為了不讓你們小看他。
畢竟,這個娛樂圈,說大也確實大,說小呢,也確實小。大家對彼此的老底都特彆的熟悉。
就比如,雖然吳迪也沒有刻意宣傳,但是,圈裡的各位都知道,他是群演出身,而且,做群演的時候也很不出名,基本上沒有任何的成績。
他現在之所以能混的這麼好,都是托了張楓的福,這一點不能否認。
很多人也在背後講他的壞話,內容吳迪也不是不清楚,無外乎就是嘲笑他吃軟飯。
很多人都質疑,是吳迪先向張楓獻身,他才能獲得換皮的角色,這不就等於是獻身嗎?
而且,這兩個人自己居然也不避諱,還大大方方的說出來,對沒錯,我們就是在談戀愛。
這不就更加坐實了人們的想象嗎?
於是,更多的謠言就風起雲湧席卷而來。
吳迪卻無所謂,反正呢,這些謠言總是要有的,他早就有準備。
這個世界不就是這樣嗎?
很多人,雖然表麵看上去挺體麵的,但其實呢,內裡的性情可真的是不太好的。
氣人有笑人無,絕對不能看到彆人比自己混得好。
隻要是比他好了,那就一定是有陰謀,用了手段!
比方說男導演用了年輕的女演員,那就肯定是那個啥了,像是張楓這樣年輕的女導演,特意選中了吳迪這樣年輕帥氣的男演員,自然也不會擺脫這個方麵的謠言。
不要說現在吳迪真的是在和張楓談戀愛了,就是他們兩個純潔無瑕,素絲無染,在路人編造發散的各種謠言當中,他們兩個的關係也一定是見不得人的,還各種都是細節滿滿,就好像是自己親眼看到了一樣。
吳迪這個人就是有這一點好處,這也是張楓看重他的原因之一,吳迪是個泰然自若的人。
對張楓的提攜,他理所當然的接受,同時,還很珍惜機會,做的很好。而對於那些流言蜚語,他也能坦然接受,並沒有任何的不適。
這實際上是非常難做到的。
並且,通過一係列的觀察,可以看出,吳迪他是真的不在意,不是裝的,並不是打算臥薪嘗膽之後,再反攻倒算。
這就更加難得了。
而對於煎餅來說,以他豐富的人生經驗,同樣可以看出,小吳是個值得深交的朋友,兄弟。
便自覺有義務多給他提個醒。
兩人說了些家常,煎餅給吳迪看了兒子的照片,吳迪呢,也把他和張楓的一些進展告訴了他。
本來這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而且,不久的將來,煎餅也要參演老張的新電影,到時候,該知道的也都會知道。
就這樣漫無目的的聊了一段時間,突然煎餅的神色變得很嚴肅。
“小吳啊,你有空還是給古導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再怎麼說,你在夫子裡麵也演了一個主要角色,都是古導給你的機會,才讓你有更多刷臉的機會。”
“現在這個情況,最近,古導的心情可不太好,我覺得,你不能什麼也不做。”
煎餅的話說的很委婉,但絕對是意有所指。
所謂的最近,當然是指春節檔大戰之後,毫無疑問的,張楓獲得了全勝,而古導的電影則隻能屈居第二。
當然了,第二也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但是,不論是對古導個人來說,還是對於評論的媒體來講都是不能接受的。
古導的野心不是僅止於此,外界對於夫子的期待也絕對不是連一個春節檔都拿不下來。
不隻是票房遭遇了慘敗,電影的口碑也完全達不到預期水平。
按照古導的設想,總應該是好評如潮才對,畢竟,她付出了那麼多的心血,做了這樣重大的嘗試,難道不應該獲得業界的認可嗎?
可惜,一切都事與願違。
一些所謂的觀眾,他們隻看重票房成績,在他們的眼中,隻有票房成績是最重要的,唯票房論。
在他們那裡,夫子就是妥妥的失敗者,一無是處。
投資比人家換皮還要更多幾成,結果呢,票房卻比人家也少好幾成,這不就是純純的失敗了嗎?
說什麼質量,講什麼格局,在真實的票房麵前都是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