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
張導!
你的思路是對的,就按照這個思路拍下去就對了,可千萬不要搞死而複生的那一套,太恐怖了!
你是不知道啊!
你那個原定結尾,拍出的成品是個什麼樣的質量,放到大銀幕上看起來是多麼的滑稽。
你不知道的!
我都知道!
吳迪的心在滴血!
因為自己曾經受到過的那些刺激,真的,在聽說要接拍這部電影之前,吳迪是根本就沒有看過三言二拍的,隻是聽說過它的大名而已。
真的沒有見識過。
等到真的見識過後,這才知道,這部大爛片驚世駭俗的殺傷力。
太恐怖了!
可以想象,當年第一批走進電影院,爭搶到機會觀看這部電影的那些年輕人,他們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是個什麼樣的心情。
哈哈……哈哈哈……
老張挨的板磚估計都可以蓋彆墅了!
平白無故的,受了那麼大的刺激,吳迪怎麼能不想方設法的討回來?
於是,他連夜寫了一份小報告,其中梳理的都是他認為的,三言二拍可以改進的地方,同時也是比較容易突破的地方。
要知道,這部電影如果整個故事不改變的話,其實,可以變動的地方是很少的。
然而,恰恰就是故事的這個主線,從老張的設計來看,其實他也是動了腦筋的。
你想改動他的主線,基本上是無從下手的。
因為整個故事的推動,雖然力度不足,可以說,從戲劇的角度來看,衝突也不是特彆的足夠。
但是,一環扣著一環,還頗有些接連不斷的意思。
你想從哪一個節點突破進去,大改一刀,居然還不太好挑地方。
為了能夠讓三言二拍不要爛的那麼徹底,那麼驚悚,吳迪那幾天可以說是絞儘了腦汁。
就連上廁所的時候都要伴著臭味深入思考呢!
最後,他敲定了幾個點。
更改結尾就是其中的一個。
要知道,原版的三言二拍,從故事的內核來講,它確實是一部懸疑片,對,沒錯!
說懸疑,誰是懸疑,正是三言二拍!
我們這個懸疑的標簽也不是隨隨便便貼上去的,我們是真的有懸疑在的。
於是,每一個情節的起承轉合,那也是有深意的,你要是把它改成彆的故事,那非得麵目全非不可。
而在老張的監督之下,你是彆想達到這種境界,沒可能的,他也不會讓你這樣做。
那麼,既不改變整體的劇情,又能夠讓電影的觀感更好一些,這個切入點在哪裡?
對!
沒錯!
就在結尾處!
不管是喜劇片還是懸疑片,其實,一個好的結尾有的時候可以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
因為很多時候,觀眾們也並沒有那麼挑剔講究,更不可能像那些專業的影評人一樣,關注什麼鏡頭,什麼光影。
沒有的。
廣大的觀眾其實一般集中關注的就是電影的結尾,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電影,他們最後總是想知道一個結果。
也就是故事的終局。
觀眾們看一部電影,真的沒有那麼矯情,他們就想弄明白,他們看了半天的這個玩意,最後講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那些雲山霧繞的文藝片,總是在電影院線折戟沉沙了。
文藝片最大的特點就是那種調調,你知道的,什麼叫做調調,就是那樣的一種氛圍,高級感,妥妥的。
故事呢,一般是沒頭沒尾的,情節呢,是曖昧不清的,很多事情都說了,但是又都沒有說透,就是要給你展現一種狀態。
你想弄明白導演的終極想法,他的這個故事究竟表達的是個什麼意思,故事的結局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抱歉。
我能給你的,都給你展現了,你看,就是這部電影,導演如是說。
想要探尋結局,請你自己開動腦筋,自己悟去吧!
我們這部電影,嚴格說起來,是個開放性的結局,它的走向呢,可以是很多種。
可謂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啦。
這就是很多文藝片導演內心真正的想法,老實說,很多文藝片導演的態度都是高高在上的。
他們往往隻重視那些影評人,電影節評委,也就是所謂的內行的看法,對於廣大的觀眾,其實並不是很看重。
如果,他們看重普通電影觀眾的想法,他們也就不會專門拍攝那種晦澀難懂的故事了。
因為,更多的人沒有閒情逸致去捧著一部電影,猜來猜去。
很多院線電影的觀眾想法是很簡單的,他們就看電影的結尾,隻要結尾收得好,足夠精彩。
比方說,懸疑片的最後有一個出人意料的大反轉,喜劇片呢,可以讓人笑中帶淚,內心受到觸動,這就足夠了!
過程拖遝一點,冗長一點其實都無所謂的。隻要結局夠精彩,一切都可以被原諒。
好片奉上經典寶座,普通的電影呢,也可以有一個不功不過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