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頭咯噔一下,吳迪差點沒噴出一口茶水來。
不是吧!
就這個質量,你還想送選三大?
你是想考驗三大評委眼睛是不是瞎,還是想要考驗自己的底線在哪裡?
“張老,你倒是也不必和小齊這部電影來比,根本就不是一個類型嘛,”吳迪是個善心人,到了這個時候,他就開始同情老張了。
沒辦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有一代人擅長的東西,這個事情是強求不來的。
在老張他們那個年代,確實對懸疑電影這種類型並不是很看重,他們這一代導演,更加注重個人意識,個人情感的表達,拍攝的作品可能用現代人的眼光看上去,頗有些苦逼兮兮的感覺。
就是沒有歡快,沒有輕鬆,苦大仇深為主線。
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導演,你想讓他拋棄傳統的思維模式,直接進入商業片的領域,真的是非常困難的。
就是沒有那種思維,也構建不了那樣的電影結構。
這也不能全怪老張,也有時代和生活環境的因素,不過呢,老張會感到失落,吳迪倒是也很理解。
就比如,吳迪在參演這部電影時候就發現,好的電影其實並不一定是金山銀山堆出來的。
小齊的劇組,就算是有吳迪的注資,也依然處處都透露出貧困的味道,真的,那個味太衝了,遮都遮不住。
不管是演員團隊還是製作團隊,都和業內頂級不沾邊,蘭瑪珊蒂那邊呢,雖然是大筆的投資了,但是也隻是實驗性質,並不指望著迷宮真的可以回本。
於是,隻是在經費上保證到位,什麼專業的運作團隊,根本是不存在的。
但是,就是這樣拚拚湊湊,類似於草台班子的團隊,電影的質量卻非常的好。
團隊人員雖然都不是什麼大牌,也並不資深,但是,他們對這部電影的態度都是非常的虔誠。
非常的認真,隻要進入了拍攝狀態就是火力全開,而身為導演和編劇的小齊,對自己的作品,態度自然是沒的說。
絕對的一絲不苟。
成片的質量,老張也看到了,絕對的高品質,什麼換皮,什麼夫子,在迷宮的麵前,都得讓路。
“什麼不是一個類型,明明都是懸疑片嘛,你不用安慰我,我這個人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老張想了很久,還是沒有領會吳迪的意思,權當他是在安慰自己,吳迪卻搖了搖手,解釋道:“張老你也不必給我找台階下,確實不是一個類型。”
“迷宮呢,是正統的懸疑片路線,而張老你的三言二拍,本來就是帶有戲謔的色彩,這兩種類型的影片,本來就沒有放在一起比較的必要。各有特色,我隻能說。”
“真的嗎?”
“你的意思是說,三言二拍也不錯?”
想起拍攝期間,吳迪的種種表現,對他現在的話語,老張就表示無法信服。
要是好,他當初怎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改進?
吳迪連忙解釋:“張老,我可是真心的,您什麼時候見我騙過人?”
“三言二拍也很好,雖然可能因為種種因素,它無法讓所有的觀眾都一致叫好,但是,張老您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不也是實驗性質的嗎?”
“既是如此,就也要做好會被觀眾質疑的準備,不過,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想想看,自從您老拍電影以來,從來都是鮮花與掌聲齊飛,走到哪裡,都是讚譽一片,國內國外的影評人,誰不是對您吹吹捧捧?”
“雖然您的實力確實是不容置疑,但是,您也不能否認,這些年,這些讚譽當中也有吹捧刻意抬高的成分。”
這有什麼好回避的?
這不就是事實嘛,老張沒有言語,也就是認同了的意思,其實,這也很正常。
入行三十多年了,老張幾乎是一出手就得到了業內的認可,並沒有經曆什麼蹉跎。
年輕的時候,剛剛接觸電影的老張,就和今天的小齊是一樣的,一樣的野心勃勃,一樣的才華橫溢。
當然了,無法避免的,也有一點點對自己的懷疑,需要前輩的認可。
而時間長了,名氣地位都節節上升之後,你能聽到的真話,知心話也就越來越少了。
即便是有,也會淹沒在無窮無儘的誇讚之中,根本就找不到蹤影。
但實際上,人的感覺器官都是很靈敏的,到底行不行,到底有沒有缺點,缺點在哪,甚至都不需要旁觀者指出來,自己都是清清楚楚的。
於是,那些一味的讚譽,連老張自己都不相信,也虧得那些人還能吹的出口。
有舍才有得。
這就是吳迪言論的中心,你老張雖然是知名大導演,但是,你也不可能沒有失手的時候。
就算古枚是誇大其詞,但是,這些年你也不是沒有拍過平庸的作品,至於三言二拍,那就是另一個維度的事情了。
將來,等到它上映的時候,老張將要麵對的局麵,極有可能就是兩個極端。
喜歡的人,推崇至極。
至於討厭的人,那肯定也不會沒有,並且,這些厭惡這部電影的人,他們的聲量說不定會比支持一方大得多。
這也是人性使然。
為了給張老頭提前打預防針,讓他不要被可以預見的現實打倒,吳迪也是一連續了幾杯茶,仔仔細細的為老張剖析了一把。
人呀,就是這樣的一種奇怪的生物,恨總是要比愛更長久,一些人若是討厭三言二拍這部電影,那他們就會拚儘全力的口誅筆伐,會步步緊逼,會追著咬,追著罵,你不搭理他,他還能自我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