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從曆屆獲獎影片的名單上來看,很多時候就是金球獎的獲獎影片,往往就會在奧斯卡上麵沒有什麼重要的收獲。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每一年,從舉行時間上來看,金球獎總是要比奧斯卡提前。
於是,金球獎的獲獎情況就可以作為奧斯卡的參照物,而反之,則不能成立。
說是沒有重要的斬獲,自然也不能輕易的等同於是不能獲獎,顆粒無收。
實際上,兩個獎項會被刻意保持不重疊的,主要還是那些會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獎項。
比方說,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等等。
至於其他的獎項,重疊的往往就多了去,但是,人們往往也不會在意。
你會關注奧斯卡最佳剪輯,最佳攝影,最佳電影配樂等等獎項嗎?可能你也會嘴硬說關注,但其實,你是不關注的。
你也根本就記不住。
除了前台的那些最佳男女主角,男女配角之類的獎項,可能最佳導演獎就是各大電影節當中關注度最高的獎項了。
於是,基於各大電影節自身的關注度也好,專業性的保持也好,在這些關鍵性的獎項之上,評委會往往會刻意讓獲獎影片不重疊。
極少有那種影片可以橫掃幾大相關獎項的。
比方說,三大也是關聯的獎項,一般來講,你在水城獲了獎,就很難在坎城有所斬獲。
一位導演頻頻在西都電影節上獲獎,那麼,他在水城之類的電影節上也總是會失意而歸。
這也是源自於一種刻意的控製。
如今,擺在小齊和吳迪麵前的,隻是一個區區的大學生電影節,不但不是國際性的大獎,甚至連國際普A類電影節都還沒有混上。
照理來說呢,這樣的電影節,並不會引起三大評委們的特彆關注,或者說是特彆的避諱。
但是呢,不得不說,作為這兩年新銳電影主要的試煉場,大學生電影節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
也是很多年輕的新人導演嶄露頭角的地方。
如果真的在大學生電影節上麵獲得了主要獎項,那麼,水城那邊還真的就危險了!
那怎麼辦?
現在這個情況,撤回可以嗎?
老張:撤回?
你當電影節是自訴案件嗎?想撤回,就撤回,主動權在你這裡嗎?
…………
不要獲獎!
千萬不能獲獎!
入夜,吳迪對鏡大喊,第一次虔誠的祈禱。
係統:你瘋了嗎?
還有不想獲獎的演員,做係統那麼多年,這還是第一次見到。
係統嘰嘰歪歪,對於久未出現的它,吳迪自然是沒有好態度的:“你還好意思跳出來?”
“要是覺得委屈,不妨把任務的內容改一改啊,隻要獲獎就可以,不要三大了,那我就會衷心祈禱趕快獲獎。”
係統還真是委屈:“你把問題搞清楚好不好?”
“我又沒有說一定要去衝三大,國際普A就行了嘛,誰讓你這麼費勁吧啦的去衝三大了?”
“是我嗎?”
是嗎?
好像確實不是哈!
早知如此,還去拜托什麼老張啊,還寫推薦信,怪浪費腦細胞的,直接去上海報名不就可以了嗎?
都是國內的獎項,自然會給自己的電影更多的照顧,迷宮這部電影的質量又在這裡明擺著的。
刷個獎,應該難度更低。
嘖嘖……
失策了。
三大?
難度真的大了點,不過,路是自己選的,就算是艱難,跪著也要跪完。
畢竟,那可是三大,衝一波,若是贏了,那就可以是一輩子的老本!
…………
有的人還在攢老本,而有的人,已經開始了再一次的吃老本活動,你看,同樣是三大的獲獎者,在經曆了饅頭的大翻車之後,海哥還可以蹦躂到這個時候,甚至還能搞來巨大的投資,當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是三大的寵兒,是開創了一個時代的人。
在電影界,乃至更廣闊的文藝界,以及普通人的心中,都有著崇高的地位。
至少,在饅頭以前是如此。
其實,老話曾講,不見美人遲暮,不見英雄氣短。
對於很多天賦型的選手,也許激流勇進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試想,如果海哥當年拍完姬彆霸王之後就封鏡,再也不拍了的話,那麼,他現在的地位,的名聲,該會是什麼樣?
恐怕早就已經封神了吧!
根本不可能從神壇上跌落,海哥會變成電影界的傳奇,一個傳說,人們每每提起他那部驚世駭俗的作品,都會讚不絕口。
同時,充滿了各種猜想,遐想。
然而,可悲的是,海哥並沒有就此收手,而是隔三差五的就奉上新作品。
於是,他要麵對的,就不再是人們對神明的崇拜,而是對一位普普通通的電影導演的評判了。
其實,即便是在饅頭以前,輿論之間,對於海哥的非議也是有的,而且,還很不少。
甚至是,關於他拍電影經常是虎頭蛇尾,講不好故事,隻有情緒這樣的反饋也是有的。